驸马嫁到_第189章 擂台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89章 擂台赛 (第1/2页)

    历史时空

    第三道诏书一出,有如往平静的水面砸下了一枚重磅炸弹。京城立刻沸腾了。

    第三道诏书是关于太后的。

    在诏书中,皇帝先是以无比沉重的口气向世人爆料:其实,先皇圣明,早就看透了李家的狼子野心。故而,先皇临终有遗旨,看在新皇帝的面子上,他不废后。但是,新皇帝必须做到,李后生不得踏入太庙祭祖,死不得葬入皇陵。

    然后,皇帝再次做了深刻的自我检讨:他身为人子,实在是做不到按先皇遗旨对待太后。但是,他同样是先皇的,不能违背亡父的遗愿。所以,这些年,他无一日不活在痛苦与纠结之中。

    接下来,皇帝痛心的表示了对李家的愤慨:孰知,李家把他的忍让当成了软弱。先皇过世后,他们变本加厉的盅惑太后,党同伐异,残害忠良。其行为令人发指。

    当皇帝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时,开始约束李家时,李家却伙同大皇子一起,可耻的投敌叛国了。

    所以,皇帝在诏书中无可奈何的说道:大陈以孝治国,他是一国之君,更应该做好表率,成了天下人的楷模。天下无不是之父母。他身为人子,实不该言母之过。所幸的是,太后在世时,他尽心尽意的侍奉太后,尽到了为人之子的孝道。

    但是,人人都应该为犯下的过。李家之所以会有今日之举,是他们本人的,亦是他这个皇帝的,同时,也是太后纵容之过。所以,李家当诛,他这个皇帝和太后都要受到惩罚。

    最后,皇帝向天下宣布了对和太后的惩罚措施:首先,罚他本人斋戒三日,去太庙,在列祖列宗灵位前忏悔思过。随后,他会亲自出征,诛除李贼,还天下人一个安定平和。等平定了李贼,他便逊位于太子,遁入佛门。从此,青灯古佛。他会用余生来为天下苍生祈福,以此表达对天下的歉意。

    其次,遵先皇遗旨,贬太后为庶民。但是,太后仍然是他的母亲。所以,他恳请大陈的臣民们,多给他一点,允许他尽到一个的职责。等他安葬好母亲后,便立刻领军出征。

    四大城门前全贴上了这道诏书。皇帝派了专人诵读。读诏的人都是皇帝亲自从翰林院选出来的青年才俊,长得阳光帅气,一身正气,可圈可点。

    而这道诏书本身用情至深,几乎字字泣血。配上帅锅们字正腔圆的沉声诵读,闻者无不动容,潸然泪下。

    人们恨李家入骨,个个摩拳擦掌,只想噬其rou喝其血。

    随即,京都衙门的衙役们倾巢而出。他们三个一组,游走在京城的大街小巷之中——两人扛着一面大号的铜锣,边走边敲,在前开道。第三人则跟在后头吆喝皇恩浩荡,比武招将啦。”

    不少好事者围上去打听和地点。

    而这些差老爷象是变了个人似滴,全身上下再无往日的款儿。是明日起,连摆三天;地点是皇宫东门前——他们满脸堆笑,有问必答,极为耐心。

    许多人跑到皇宫东门前去打探。果然,东门前的空地上堆放了许多圆木。上百兵老爷在圆木堆里忙活开了。到了晚上时分,东门前便平地里立起了一座高丈许、十丈见方的大木台子。

    原来是真的。皇帝真的要比武招将了。人们无不奔走相告。

    百官们读懂了皇帝的意思:此诏一出,皇帝和李家、大皇子之间是绝裂到底了。从此,他们之间再甥舅、父子亲情,有的只是你死我活、誓不两立。

    那可是三十万铁骑啊难道皇帝有密宝吗,故而能这样无视蝗虫般的漠北军?自古富贵险中求……群臣的心思活泛了起来。

    第二天,皇帝没有去早朝——诏书中已经请过假了。他在斋戒。

    同时,他还得沐浴,然后,换上麻衣孝服,去护国寺领出太后的遗体。

    这次,他是以人子的身份去的。所以,没有皇帝的仪仗开道,也没有龙辇。皇帝只带了王公公,外加十来个贴身侍卫。

    天蒙蒙亮,东门“吱呀”一声开了。门洞里出来了一辆非常低调的青布小马车。

    十来个孔武有力的壮汉葛巾束额,身着粗布短打,骑着高头大马,护在小马车四周。

    他们警觉的看着不远处的人群。

    那里矗立着一座全新的木台子。晨风中,台上彩旗猎猎。四周的圆柱上垂着醒目的红绸条幅。条幅长丈许,宽两尺有余,在风中滴溜溜的打着转儿。每条条幅上都写着“比武招将”四个大字。个个如斗大、龙飞凤舞。场内有消息灵通人士透露,这些全是皇帝的御笔。人们闻言,无不向它们行注目视。眼神炙热而恭敬。

    木台的四周已经里三层、外三层的围着黑鸦鸦的人群,既有跃跃欲试的小青年、壮叔叔,也有白发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