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52章 好日子 (第1/2页)
历史时空 第152章好日子 京兆尹武大人思想激烈的斗争了小半天,终于决定亲自去忠勇侯府走一趟。本为凭着俩刺客和侯府的关系,要是搁在别人身上,他早就派人下帖子,请忠勇侯过府喝茶了。 可是,前车之鉴,现在凡是碰到和忠勇侯府有关的事,他都得三思而后行了。 前次,部分禁卫军将士和忠勇侯府起了冲突。双方半夜三更的闹到了金銮殿上。皇帝当时没说什么,可是,后来陆续打出一套拉偏架的组合拳。不但带头的禁卫军一干大头小目倒了血霉,并连累着他们的当家人挨批罚俸,而且还直接影响到了整个禁卫军的前程。皇帝这几天在好几个不同场合都露了一两句口风,有意改组禁卫军,貌似想让二皇子萧焱主持这事…… 原来圣上中意的人是二皇子啊。幸好,幸好……武大人坐在马车里,回想着这小半年经历过的那些风风雨雨,感慨万千:幸好他是个有脑筋的,在局势不明的时候,坚决抵制住了李太傅和大皇子一派的频频秋波,也没有招惹忠勇侯和二皇子一派。他两边都不帮也不得罪,始终唯皇帝的马首是瞻——谁当了皇帝,谁才是他的天。做臣子的赌不起,也伤不起啊。 这时,马车停了下来。 “老爷,忠勇侯府到了。”胖管家在车外禀报后,拿了他的名帖,亲自去大门涉。 只可惜,高进一行人还没有回来。侯爷身体不好,早就宣布不见外客了。砚生把着大门,没有半点通融的意思。田管家出门之前,反复告诫他,非常时期,要守紧门户,不能放任何外人进府。小家伙记到心里去了。 胖管家没有办法,只好灰头灰脑的回去向他家老爷复命。 他家老爷又能怎么办?秀才碰到兵,有理也说不清。更何况,这个兵还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半大小子。 等着呗。武大人信手拿起小方几上的书,悠闲自得的看了起来。这些王侯世家都是这么个德性。得意时,不可一世;失意时,惶惶不可终日。他见得多了…… 大约一个时辰之后,高进等人终于回来了。 可是,道士们的事更大——误了吉时,很有可能会折了侯府将来的运道……武大人好脾气的去偏厅喝茶。 终于,道士们捣鼓完了。 武大人抱着圆鼓鼓的小腹,心想:这回该录口供了吧?看你小子还有什么花样 他一直在偏厅喝茶。 长安给他找来了全侯府最大的陶壶,亲自抱着陶壶侍立在一旁。只要他的茶碗里水空了,长安第一时间就给他重新续满,并热情的招呼他吃茶点。 武大人一直觉得这个笑得能甜死人的小毛头很眼熟。在喝了两壶茶,吃了一块桃酥、一粒驴打滚、两颗栗子糕后,他终于记起来了——竖子是报仇来了。去年冬,曹家恶奴当街欺压江姓车夫。三驸马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而这小子去京都衙门报案。当时,李太傅和大皇子一党频繁示好,他尚在犹豫、挣扎之中,所以,故意拖延了一下时间。这小子就象他现在一样,也被请到别室喝茶吃点心…… 这便是报应了有因就有果,天理昭彰,抱应不爽武大人认命了。之前,他还想着从小家伙的嘴里套出点内幕呢。只可惜,长安童鞋从来就不是个长嘴的。 武大人声东言西的运作了半天,也没有套出他想知道的那些故事。 下人又端来了一碟方方正正、如豆腐块一样的糕点。长安立刻卖力的向他推荐:“这碟糕点有一个美仑美负的名字,芙蓉糕……” 接下来是要说此糕不为人知的内幕故事呢,还是介绍它的制作原料和过程……基本上,每上一碟糕点,这小子就要套用同一个格式,海吹一番。武大人已经能背得出来了——这是我们侯府另一位厨师的原创糕点…… “不错。侯府果然藏龙卧虎,不同凡响。就连厨房院里都是人才济济,强手如云。”这回,长安才说了一句,武大人就从善如流的挑了一块,细品起来。 老头的话是什么意思?长安警惕性很高,抱着大陶壶在一旁翻眼回味…… 武大人终于吃完了一块芙蓉糕。这玩意甜到让人发腻,又干巴巴的,实在是不敢恭维。他在心里给了一个极差评,端起白底桃红的大盖碗喝水漱口。这时,他才发现自己的茶碗空了。茶碗里居然只有半碗茶叶。而那个叫长安的小子没有再续水。 武大人放下茶碗,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在桌面上,轻轻的叫了三下。这是时下京城里最火的手势。意思是:店家,该续水了。 可是,长安没有动。一是,他还没有回过味来,完全没有进入工作状态;二是,他也确实不知道这代表什么意思。高进自从当上驸马后,一直守身如玉,基本上已经绝迹于春楼、茶馆之类的月风场所。长安俨然成了井底之哇,对眼下的各类流行因素一概不知。 当然,长安很快就回魂了。发现茶碗见底了,他立刻重新续满。 就这样,武大人放下手时的事,在侯府的偏厅,偷得半片闲云,喝了一肚子水。 道士们都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