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八章 吹埙,观剑,悟长生 (第1/2页)
雪未停,天‘色’尚早。.。 纵使漫天大雪倾城,还是会有光自九霄而落的。 姜小蛮手捧着画卷望向远处天穹,隐隐有些泛红。 虽不知现为何时,可从心里估‘摸’一番时辰,大致明白应该不会超过末时日央。 时候尚早,倒也不急于一时赶回城中。 出来前已经给两个姑娘留下书信。 摘星楼中样样俱全,也不用担心自己不在姬小月和萧姑娘会饿着冻着。 青石崖上苍松劲柏遮住了落下的风雪,崖前亦是如此,松柏葱郁成林。 此刻,少年所处位置,恰好不为那漫天风雪所扰,确是一个歇脚的好去处。 视线落回手上画卷,只见手上拇指处隐有墨泽,也不知是那画卷才刚刚泼洒而成,亦或者放的久了有些受‘潮’。 画中佳人年芳不过二十,眸如星月,红衣如火,朱‘唇’微翘,巧笑嫣兮,曼妙身姿当得上风情万种。 虽为画,可姜小蛮恍惚间有一种错觉,画中‘女’孩仿佛就在身前一般,纤足如‘玉’,轻踩鸾背,三千青丝随风而舞,宛若谪仙下凡临九霄。 水墨丹青,画中空白处藏诗一首,‘日出北海旁,照我秦氏楼。秦域有好‘女’,自名为红衣。寒螀爱碧草,鸣凤栖青梧。不知谁家子?他日募红妆。’ 五言绝句,兴起于西域大周,当世以诗剑酒三绝于天下的大周圣皇李太白为最。 以三字提笔为名,以‘红妆’二字而终。 字里行间,俱都磅礴剑意。 剑意磅礴却不凛冽,隐隐有宠溺似水。 泼画留诗之人,必然是那武道之绝巅。 不过寥寥几行,却让手持画卷少年心神动容,似有所悟,不由轻声喃喃:“前辈,您究竟是为何人?” 一页兽皮纸,书有剑‘门’不世之绝唱。 一册画卷,笔墨勾勒有道蕴天成。 这番人物,必然不会是那籍籍无名之辈。 可仍由姜小蛮想破了脑袋,也终究是没有想起今世九州又有何人会有这般造诣修为。 姜小蛮小心翼翼将画卷收起,放入怀中,眉头微蹙。 少年不傻,隐隐有所猜测,可却又觉得脑中猜想多少有些荒谬。 画中少‘女’既为北域秦皇朝之人,那自称是剑仙的老头儿又说是他孙‘女’。 毋庸置疑,青莲剑仙也必然出自北秦。 等稍后回到城中,不妨去独孤王府走上一遭,问问太公他们今世北域有哪些老家伙平日以青莲为号便自会知晓心中所想是否属实。 大夏姜氏祖训,凡姜氏子弟,无论处江湖之远,居圣皇之高,当活一世,凡受人滴水恩,必当涌泉为报,远思扬先祖遮荫庇佑之德,近思父母生养之愆。上思报国之恩,下思造家之福。外思江湖之急,内思庙堂之忧。 九州之恩,最大不过父母生养之恩。 其次,便为师父授业之恩。 不管姜小蛮愿意不愿意,得了青莲剑仙的剑歌传承,便有了这师徒名分。 传道授业之恩,既为姜家子孙,自当遵循祖训,没有有恩不报的道理。 没有去坐身旁石凳,少年盘膝坐于虬龙一般古松之下。 背靠枝干,想心中之所想。 其实,也不过就是胡想瞎想。 丹田之上青莲印记为真,怀中纸页画卷为真。 无不说明了刚才与那青莲剑仙相遇是似梦而非梦。 可最后,那青莲剑仙又会去了哪里? 姜小蛮有一种感觉,那老头儿并未走远。 仿若就在自己身边,可偏偏用尽全部心神去感知,也察觉不到分毫。 武道入后天,便能神识入微。 方圆五里,虫鱼鸟兽草木无不尽在神识之中无所遁形。 “前辈?” “前辈你还在么?” 姜小蛮环顾左右,试探喊了几嗓子。 等了许久,除了崖间回身,终是无所回应。 少年摇了摇头,不由自嘲一笑。 说到底,还是自己修为太低。 那老头儿当真一心想躲,凭他高深修为,自己又怎么可能感知的到。 方才面对青莲剑仙时,第一感受便是如万丈高山威压在顶一般,让少年喘不过气来。 哪怕再刻意收敛,青莲剑仙浑身上下气息对现在的姜小蛮来讲,也依旧浩瀚如海一般。 而姜小蛮,就如那小舟一般。 瀚海生‘浪’本属自然,却能沉舟伤船。 颔首沉思,若以天下作江湖,自己不过是那湖底小鱼小虾,无身后族群庇护,必然会被那弱‘rou’强食法则所吞噬。 江湖向来如此,残酷而现实。 垂下脑袋,姜小蛮不免心情有些低落,第一次觉得自己竟然会这般弱的可怜。 后天巅峰,比起世俗武夫来强出太多。 同龄人中,亦能称尊。 可若当真凭此入北秦,怕是真如那樊城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