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二章 湘南暮风雨 (第1/2页)
暮时。 湘水之上。 一叶孤舟,远远南行。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立于舟头。 一把竹伞轻轻撑起,万千雨珠悠悠落下。 啪嗒啪嗒…… 雨幕成线,成帘,成网。 风雨潇潇,江笛吟木。天苍水阔,孤舟寥寥。 一壶清酒,仰头饮下。两颊酡红,眸若星辰。 湘水滔滔,卷起千堆雪,却卷不走撑伞之人心中的那一抹愤怒。 船夫戴着灰色的竹篾斗笠,身披粗麻蓑衣。 神色疑惑地望着船首不避风雨的少年。 “真是一个怪人。”船夫心中嘀咕道。 船夫唤道:“公子,外间雨大,进来躲躲吧。” 少年转头向船夫望去,淡淡一笑,露出一口白牙。 “谢谢船家,我站这儿看会儿雨。” 少年声音稍微虚弱,似乎有伤在身。 “看雨,这雨有什么看的,湘南雨水不是很多么。”船夫心中嘀咕,但终究不再多言。 陆北望着湘南的零陵郡方向,眼眸明晦不定。 此时,距离开砀野泽已经五天,离开衡阳郡也已然三天。 他有预感,自己和八仙之间……迟早要作过一场。 他们之间的因果,或许从自己穿越的那一刻,就注定了纠缠不休。 ……让时间倒退到五天前。 武陵县,刘家。 汉钟离笑道:“刘海,可取出那枚龙珠了。” 刘海忙一脸期待地取出那枚蛟龙龙珠,递给汉钟离。 汉钟离微微颔首,将龙珠握在掌中,法力吞吐而出,龙珠红华闪烁。 刘母头发花白,颤颤巍巍道:“小海,家里怎么来这么多人啊。” 刘海解释道:“娘,我外出一趟,拜了神仙师父,为您治眼疾来了。” 刘母激动道:“神仙……神仙在哪呢。” 汉钟离上前一步,来到床前,笑着道:“老人家,你望这边看。” 刘母循着声音,望眼前看去。 只见一片漆黑的视野中,一个火红的星点,微微闪烁。继而越来越大,眼睛突然刺痛,泪水横流。 不大一会儿,恍惚之间,眼前倏然一亮,面前四个影影绰绰的身形,渐渐清晰。 见到刘海,哭道:“我的儿啊,让为娘好好看看你。” 刘海忙冲上前去,母子二人抱头痛哭。 铁拐李和汉钟离相视一笑,吕纯阳也是淡淡一笑。 三人正要说些什么,铁拐李眉头突然一皱。 自灵窍空间中,拿过一枚青色的太清宝箓,神念投注其中,面容微变。 汉钟离微微收敛笑意,奇道:“道兄,可是有什么不妥么。” 闻听此言。 铁拐李神色凝重道:“玄都老师方才传来讯息,我辈真仙之缘,当始于八爻之数。” 吕纯阳微微皱眉,心道,八爻之数,是何道理。 汉钟离闻言,摇动的芭蕉扇微止,郑重道:“何谓八爻之数。” 事关真仙之缘,他如何能够轻忽。 吕纯阳神色不变,心中古潭无波。他早已参透真仙境界的门径。 距离长生真仙也只差一步,只待补足气运,真灵和金丹便可着手刻印金行之道,叩问真仙之门。 当然,他对眼前两位道友的成仙之事,也是颇为关心的。 眼眸若有所思,出言问道:“是找寻同道么。” 同道气数相和,福泽连绵,彼时,气象当又不同。 所以,吕纯阳才有这么一问。 铁拐李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 沉声道:“老师未曾言明,只说时机一至,我辈自有感应。” 汉钟离芭蕉扇摇起,笑意回转脸上,洒然道:“【得道真仙不易逢,几时归去愿相从。】既然如此,我辈静待即可。” 闻听此言,方才心中刚起的凝重之意,就是一松。 这时,吕纯阳微微笑道:“二位道友,贫道先将刘海领到终南山,教导一番。” 汉钟离笑道:“那好,我和李道兄,正好可去探访一二,看看这八爻之说到底何意。” 三人见事情说定,也不再多言。 零陵郡。 山海志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