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六章 三个人的花灯 (第2/2页)
样不靠谱! 劝住:“水公子不必客气,您还是在楼上的好,若是觉得不方便,您换个位子?” 怕人看见,别挨着窗坐啊,挪里边点就好。外边亮屋里黑,没人看得见。 哦…… 也是噢,水无痕赶紧起身。坐到了屋角的一个锦凳上。 唉,我没想让你坐那儿的…… 锦言抚额长叹。搞得象跋扈正室面前受气的小妾似的!唉,算了,就这样吧,她还是看灯吧。 否则白折腾这一趟,至于事情泄露被传闲话担心什么的。话说她担心有用么! “……来,想看灯的都过来,窗这边才看得到。” 开口招呼,自己带的这几人可都是为了花灯兴奋好几天了! 分隔线 夜色起,城墙屋舍的轮廓都已隐没在暮色中,取而代之的是一团团一簇簇闪烁的灯火。 远近处的华灯仿佛得到了统一的信号,次第着一一绽放,刹那间花树银花芳华无双。 一盏盏千姿百态样式各异的灯:玲珑剔透的宫灯。活灵活现的走马灯,栩栩如生的动物灯…… 巡展的灯从楼下通过,锦言探着脑袋往下瞧: 历来只有最好的花灯才能参加白马寺的巡灯。所谓巡灯,就是在特定时辰里沿白马寺大广场巡回展示,然后再挂回各自原灯棚所在地。 巡展的安排颇有特点,不是一下子同时出发的,先从某一灯棚开始,起初是一两盏灯。向前走的过程中不断有新的花灯加入,有点象t台模特走秀。 然后花灯越来越多,沿着特定的路线绕场一周后。回到起始点时,最先出现的灯就退出队伍,挂到灯棚,然后按着之前加入时的顺序,依次退出,最后所有的灯都回原位。 跟着巡灯看灯的人也散落开来。挨个灯棚挨盏灯凑近了随意观瞧。 几乎每家灯棚都备有灯谜,猜对了可以将灯赢走,其中甚至有参巡的灯!若能猜中了,就能在众人欢呼艳羡中将赢了灯的摘走…… 锦言趴着窗看得津津有味,观星楼果然位置极佳,整个灯会的规划线是带弧度的椭圆型,观星楼的位置几乎没有死角,远的近的,灯火辉煌,人声鼎沸都尽收眼底。 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年内的第一轮明月如众人期待般,缓缓地挂在碧空。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这下全都齐了! 锦言发现,有一簇地方灯光特别聚集,红盏氤染,远远瞧过去,点点灯火多则矣,似乎花样欠奉,不知是何去处? 水无痕的目光也投向窗边,借灯之由,他看的是人不是灯。 仗着人在暗处,他近乎贪婪地注视着窗边的那个人,目不转睛地将她的一颦一笑一举一言都一股脑儿地纳入心间蕴藏,来不及细细品味,犹恐错过后,再无良辰美景。 …… “柳根你看,诗灯会早开始了,要不要提醒公子啊……” 一道清亮的声音越过外边喧闹杂音传入耳中。 这声音,是从包间门口传来,听起来有几分熟悉…… “你乱嚷什么!” 屏息捉捕到压低的责备声:“当心惊扰了夫人!” “我怎么乱嚷了?” 之前的声音不服气:“公子年年不就是为了诗会才来的?难不成今年就白错过了不成?……夫人夫人,公子又不是下人……唔!唔!” 似乎被捂住了嘴,后头的话强咽了回去。 “你还说!少惹事!” 咦,好象说的是她呢?是谁在背后说她? 锦言一咂摸,噢……想起来了! 是水无痕的两个小随从吧?叫柳根柳树的。 先前对她有意见的肯定是柳树,那个小帅哥长了一双很机灵的大眼睛,每次见自己都面上恭敬,内里却将自己当成跟他主子抢男人的坏女银…… 不过,这个诗灯会是怎么回事? 依她的了解,这就是针对文人的一个噱头,用来吸引高端人群的,以灯为引,以诗为名,其目的是宣扬白马寺,提升白马寺的知名度美誉度。 圈出块地,由几个小和尚做礼仪。备些特制的红灯笼,提供笔墨,谁都可以讨盏红灯笼。若诗兴大发,提笔灯上作诗,随便挂到指定区域,供人观赏,人散后自有小和尚来收走。 最后,由寺里的高僧汇同大儒们评出诗作三甲,其诗作在白马寺诗壁留存。 凡中者无不一举成名。 也不知是哪位高僧想出来的! 活生生的经典案例啊!话说现代数不胜数的各种榜各种秀,不都异曲同工? 只是,水无痕居然年年都为此而来? 这人,莫非是个奋斗士?不放过任何改变形象的机会? 唉,艺人换形都好难滴说……他这样被打上侯爷私有烙印的美男,想成功,真可谓铁杵磨针—— 虽说功夫深时日久可能有门儿,问题是,生命有限,有生之年,这根针能不能磨得出来? 等这根针磨出来,要缝的衣服怕都烂成丝缕了吧? 有志者事竟成,咱还是别耽误人家功夫。 赶紧地,放这位帅哥去抢灯笼…… ps: 是水无痕与锦言一起看灯噢,永安侯真好人吔!有票票奖励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