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三章 全家好和合 (第2/2页)
后和皇弟都没脸! …… 丫真是做死! 锦言心下冷笑,贱人就应该一下拍死,不应该给她留条舌头,留口气!还真以为jiejie是个软豆包,想怎么捏就怎么捏啊? 看我如何爆你一脸…… “多谢皇姨关心,您真是胸有内宅万家,家家事事清楚,卫府远在东阳,您竟然知悉我三房家事!以后若要知谁家短长,定来向您请教几番。” 锦言笑吟吟地,傻妞一个。 看热闹的有些脸色变了,这话怎么说的? 谁家没个见不得光的,兆和公主盯着人家内宅做什么?是要拿人权柄啊还是打探阴私啊…… “皇姨好静,素日鲜少出门,这不正好赶巧听说的嘛。” 防守反击。 “听说的啊?怪不得呢,传话,传着传着就走样,到您这儿就传讹了。您要是对我娘家事有兴趣,改天我给您好好说道说道。” 动嘴皮子装样儿。谁不会啊? 其实象长公主那样一记直拳打过去更过瘾,唧唧歪歪的多没意思!可惜,大家都是有身份的。打打杀杀的不够高档…… “论及子嗣,在座没有未出阁的小姐。我就厚脸皮说上几句,这儿女缘分要看老天爷的安排,早有早的好,晚有晚的妙,连果子都有先熟后熟呢,何况是儿女大事?” 侃侃而谈,笑看四座。 大家一听。有几分道理啊,这种事谁做主,自然是老天爷送子娘娘观音菩萨啊,还不兴有早有晚? “远的不说。玉桥胡同胡大人府上,小胡夫人不也成亲五载未出,之后连得三子?” 这件事锦言闲谈时听百里霜说过,正好拿来做例子。 对啊,那胡大人三代单传。到儿子这辈,居然五年不见一子,偏又禀持家训不纳妾,那些年没少见胡夫人领着儿媳妇拜神求佛。 谁知菩萨意真开了眼,连着给他家仨小子!破了三代单传的记录! 这项美谈在内宅的传播率很高。 也对。不还有晚来得子老蚌含珠之说吗,何况侯夫人年纪不大,成亲时日也不长…… 不对,永安侯情况特殊,跟这早早晚晚的没关系。 “难得!昆哥儿媳妇你能这么豁达,这子嗣事儿的确不能急,早早晚晚的,有耐心等就好。” 兆和抚掌称赞。醉翁之意不在酒。 噢,不就是讥讽任昆分-桃-断-袖嘛! 每个人都有爱的权利与自由,至于他爱的人是同性还是异性,这只是爱的一种选择。 有时候,爱一个人只是因为他本身,只因为是他,无关男女。 锦言对任昆与水无痕的关系,未必赞同,却能理解,抱以宽容。 |婚姻的真正本质是管控男女关系的机制,是管控型伦理,爱情指向的是自愿型伦理。| 有人说爱是一种意志行为,你可以决定爱或不爱,爱谁或不爱谁,但,人的理智能完全控制自己的意志与行为吗? 锦言对此种言论深表怀疑。 不就是有个相同性别的恋人吗,干卿底事? 你笑里藏刀想看我们贻笑大方对吧? 那就接招吧,不把你说得吐血算我没出师,功夫不到家! 嫣然一笑,梨涡深现,灿若春华。 “皇姨见笑,这豁达二字言重了。” 言笑自若,顾盼生姿:“府上这厅堂布置地甚是喜庆大气。恕我眼拙,这中堂所挂可是和合二仙?” 这算,转移话题? 兆和粲然:“没错,正是和合二仙。世俗间的讲究,难得你竟识得!” 这女人,不话里带刺能死啊! “噢,这就是和合二仙。我有听说过这个故事……” 莞尔一笑:“这和合二仙也称和合二圣,相传有寒山、拾得二人异姓但亲如兄弟,寒山在拾得婚前知道二人同爱一女,于是弃家去苏州枫桥削发为僧。拾得知情后舍女寻觅寒山,折一枝盛开的荷花前去相见,寒山急捧饭盒出迎,二人欣喜而同为僧人。皇姨府上办喜事在中堂悬挂其画像,取和谐合好之意。不知我说得对不对?” 表情生动,声音甜糯温软,一则小故事娓娓道来,绘声绘色,听得众人入神。 “不愧是才子之女,这故事我还是头次听人讲得这么好……成亲可不就是要和谐合好夫妻和美嘛。” 兆和得意又矜持地笑着。 长公主见她二人一来一往说得热闹,不由对锦言生出几分不悦,先前还以为她有什么招数,结果就不痒不痛地回上两句,啥事也没有! 锦言忽然正容,沉声问道:“那我倒是不明白了,皇姨为何宽己严他,自家门前雪不扫,偏管他人瓦上霜!” ps: 注:关于婚姻是管控型伦理……引用自曹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