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章 茶暖冷木间 (第1/2页)
清微不常给锦言写信。 东阳来的信,多半是李氏娘亲的。 塘子观的师父们是修行之人,太上忘情,就算心有思念,也不会象凡俗之人那样三天两头的写信,絮叨些家长琐事。 清微很想锦言。 她们一块长大,以往的十数年间从未分开过。 虽然清楚以往朝夕相处的日子不会再有,过去的就是过去了,每次写信清微还是会唠叨很多,东扯西扯七七八八写上几大张。 随信来的还有几大包东西。 眼睛发涩。 其实她不止一次地想过此生最理想的就是终老于塘子观。 得道成仙什么的,没可能,很小的时候师父就说过她没有灵根…… 根据师父不经意的支言片语,结合以前看过的修真仙侠网文,锦言基本判断传说中师父具有神仙手段的父母很可能就是修真者,师父可能是不具备修行条件,才被送回俗世的。 当然,这只是锦言自己私下暗自yy,连清微都没说过。 嗯,清微这次捎了不少好东西…… 分割线 今日休息,永安侯在书房里忙了大半天。 与幕僚们商量完手头的事情,想起锦言,自打她得知之前传来卫三爷的消息确认为误会后,面上不显,实际却有些郁郁。 这小丫头,平时看着比上年纪的人还沉稳,遇到生父的消息,乍喜乍忧,起起落落间,恐怕是失望的很,偏还要一幅若无其事的样子…… 抬脚就出了书房。 永安侯到榴园时,锦言居然没在! “……夫人去后花园赏梅……” 任嬷嬷恭敬地迎接永安侯。 赏梅? 任昆一愣,这个时候哪有梅可赏?早梅也将将打苞而已,枯枝老木有什么可看的? 锦言也是一时心血来潮。 清微给她捎来了塘子观自制的老白茶。 早起闻着清咧的空气。忽然就想起往日在二龙山的野外品茗。 二龙山多山泉,白龙泉、甘露泉都是清泉佳水,观里又有自制的好茶,她常常是带把小壶,山野草木之间,走到哪儿喝到哪里。 悠然心动。 明为赏梅,嘱人带了茶席一应物品,去了后花园。 永安侯到时,锦言的茶席已摆好,服侍的人被她支开远在一旁待传。 素手执扇。一把漆黑敦厚的铁壶正搁在炉上。红红的木炭烧得正旺。淡淡的青烟里有股果木的味道。 身旁梅枝虬髯苍木峻挺,那人身着黄裙,如一朵娇美冷艳的蜡梅花,在清寒的风中微笑。纤秾的身姿里蕴含着令人着迷的味道…… 永安侯压下心头瞬间的失神,提步走了过去:“好兴致。” 锦言见是他,微微一愣,这人怎么这时候回内宅?大周的男人,不管用不用上班,白天鲜少有在内宅厮混的。 忙就势弯腰施礼:“见过侯爷。” “偏你规矩多。” 永安侯半真半假的报怨着,他不止一次交代锦言不必每次见他都如此行大礼,偏这人当时好好应下,下次依旧记不住。 心里明白锦言谨慎。不愿为这等小事落口舌。 待永安侯坐下,细烟袅袅,壶中之水蟹眼已过鱼眼生,正是活火发新泉的时机。 锦言玉手轻弄,倒出清澈茶汤。一时香得氲魂。 永安侯饶有兴趣地看着她,野外茶饮并不陌生,但如她这番煮茶倒是未见。 “侯爷尝尝看。” 一杯茶汤双手奉来。 永安侯接过,暖意透过茶碗,只见一汪浅黄倒映着周围的梅木云天,仿若墨画一幅。 形似枯草的茶叶在清泉的冲泡下释放出暖阳的鲜活,带着淡淡青草香,然后味渐醇厚,透着枣花药香。 “好茶!好茶!” 任昆忍不住赞叹。 “好吧?” 锦言欢快中透着得意:“这是塘子观自制的老白茶,独一份的!” 碧云天,枯叶地。老梅干,红锦垫。 黄裳裙,绿丝绦。青白盏,素手扶。 巧笑眉眼弯,一泓清泉动,净音絮前尘,赏心乐茶事。 永安侯的心被茶香浸染,柔软而平和。 两人围炉而坐,品茶闲话。锦言说,任昆听。 …… “东阳的冬天是阴冷的,二龙山上更潮湿阴冷,每天喝上一杯老白茶,能袪湿防寒……” “平时附近山民有个小病求到观里,师父就送她们一包老白茶,不用吃药的,喝喝茶就好……” “……煮茶用水,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二龙山最好的泉水是白龙泉和甘露泉……” …… 品茗间听锦言轻声细语描述旧日光景。 那些语言轻而细密,在茶香与午后阳光的间隙里漂浮,让人的心事慢慢靠近。 永安侯的心前所未有的安宁自在,只是忙里偷闲的半个时辰,也有了一点深长的意味…… 不觉间三五泡之后,杯中茶已轻轻隐去气味形神,在地冻天寒间,温暖的余味和留在舌根的微甜,仿佛有快乐的能量浸透全身,所有疲惫都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