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二章 月亮的节日(一) (第1/2页)
大周皇帝不爱热闹,一年中举办大型宫宴的日子不多,必须的无非是春节、仲秋、冬至等少数几个节日。 规模不确定,人多人少,定到几品,视万岁爷心情与健康状况而定。 不过,不管家宴宫宴,长公主与兆和公主两府必会参加,除非皇帝只宣他的亲娘与胞姐。 象中秋这样的节日,皇帝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宗亲勋贵重臣啊,够品秩的哪个也缺不得。 永安侯,勋贵、重臣、皇上的亲亲外甥,无论从哪个方面,都是炙手可热的人物。 做为永安侯的夫人—— 名义上的,长公主的儿媳妇,锦言很有自觉性,态度端正,知道自己的责任与义务。 早起请安,顺带着将自己的衣饰再次交与长公主审核,再次聆听殿下的教诲,中心思想借伟人名言概括之: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说起来,锦言倒比任昆更能理解长公主的争斗心情—— 归根结底,算是猫与老鼠的游戏吧? 你是原配嫡女又如何? 如今当皇帝的是本宫弟弟,当今太后是本宫亲娘,你以为还是当初你娘是皇后的时候? 现如今就是逗你玩儿! 你赢了也是输,输了还是输! …… 长公主一定、肯定、必定是抱着这种心理,积重难返,凡事都要与兆和公主别苗头! 只是,这般斗来斗去,不知,到底谁是猫谁是老鼠。 或许两人都当自己是猫,对方是老鼠吧? 锦言理解归理解,换做她肯定不这样,浪费时间浪费心情嘛! 有实力的时候,一下盖死多爽! nba投篮掌声最响的。要么是盖帽要么是远投——不就是明证? 若是她,要么干脆无视这个人,淡漠到空气状; 要么就找个由头,打蛇打七寸,只一击,让她自此再没有争斗的心气儿…… 可惜,她不是。 所以,在宫宴上见到兆和公主时,锦言还是按照礼节给她见礼。 当着太后的面,兆和没为难她。风凉话一丝皆无。很简单地放过了。 锦言见她笑得慈爱亲近。心底暗叹口气,看来还真有好戏在后头等着—— 长公主与兆和公主怎么可能握手言和? 就是她自己,上次在安亲王府的赏花会上,还让兆和外家的小姐折了进去。大家是仇人好不好,这般亲近所为何来? 分隔线 一身大红衣裙的锦言坐在一群四五十岁的中老年妇女中间,象石锅拌饭最上面的煎鸡蛋,把钵里的米饭蕨菜等各类食材全遮挡了。 她那张脸实在是年轻地有些对不起大家,与同品阶的夫人们一处,象极了谁家坐错了地方的孙辈。 这般的光彩照人,想不高调都不成。 太后见了就笑,对身边的皇后道: “哀家一早就知道昆哥儿媳妇沉稳,你瞧瞧。小小年纪,倒是气定神闲。” 皇后顺着太后的目光看过去,也抿嘴笑着附合: “可不是呢,比起那些老夫人们,气度不凡遑不相让呢。” “大过节的。又不是春宴,别让孩子干坐着为难,” 太后冲一旁的心腹女官道: “去将永安侯夫人请过来,在哀家下首搭个坐儿。” 宫宴的位置是有讲究的,按照品阶预先安排好,哪怕是同品阶的,也不能按照亲疏远近随意调换位子。 所以等太后把锦言唤走后,坐在她周围的夫人们都轻轻吁了口气,自在了些。 虽然永安侯夫人表现得落落大方,温良谦和,未曾开言先笑盈于面,家长里短的也能搭上话,可大家还是觉得有压力,总归是太年轻了些…… 自家的孙女都比她还大上几岁…… 锦言按着太后的吩咐调了位置,刚坐稳安置好,就听兆和公主笑言道: “素来听闻子川媳妇是个美人儿,今儿仔细瞧瞧,可不是绝色嘛,生生把我们比进泥土里了!” “你这张嘴啊……” 太后笑得慈爱:“娶妻娶贤,绝不绝色的倒无关紧要,哀家就喜欢昆哥儿媳妇这幅沉稳。” “可不是呢,就说这大红色再俗气不过,穿在子川媳妇身上,愣是有股子雅致出尘!” 兆和继续跟进。 做为话题的中心对象,锦言拿捏着面部表情,微羞带笑不语。 兆和这话,怎么听,都是夸奖的好话。 长公主不乐意了: 听上去明着是夸锦言,把别人比成泥土,这是给自家拉仇恨值吧;一会儿又暗讽锦言的出身,什么雅致出尘,真当她是傻子听不懂? “那是,皇妹说得极是,昆哥儿媳妇气质相貌俱佳,自然穿什么都好!不是一般的俗人能比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