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八章 爱迪生的发明(上) (第1/2页)
将香囊甩给夏嬷嬷,锦言********盼等卫决明的画像—— 能早一天是一天嘛。 闲时瞅着夏嬷嬷做活计,总忍不住要无聊地Y|Y,关于水无痕与任昆谁攻谁受的问题。 她原先一直认定前者受后者攻,无论是从长相气质还是地位行事上看,都显示分明,可是,送人香囊啊扇子套啊…… 这些个手作的东西,向来不是女人喜欢用此表情达意吗? 没听说男人送女人这个的! 或许,谁上谁下的问题与表象恰恰是相反的? ……你说你还能更无聊吗?连这个都猜! …… 没过两日,卫决明的画像就到了。 画了十几张,正面侧面的都有。 夏嬷嬷看得眼泪汪汪: “……四少爷画得真好,夫人您看,这就是三爷!您的眼睛与三爷长得很像……” 哪里能看出像了? 锦言一脑门子黑线! 这般的写意画儿都能看出眉眼相象来? 嬷嬷您真是火眼金晴! 反正她什么也没看出来!拿着这画像,人站在面前,她也认不出来! …… 满脸纠结,面色不善地盯着画: 怎么会是这样? 卫决明画的真心不错,只是文人画,神似形不似的,宽袍大袖,看上去甚是风度翩翩…… 可全大周的读书人都是这种模样的好不好? 哪里能看出鼻子眼睛的不同来? 气质高洁,温润如玉,这些感性的词语没用,要的是一目了然的特征! 要写实,要具象! 这是寻人启事,不是做飞机稿ps玩! 真是令人牙疼! 锦言托着腮,皱眉头。 “嬷嬷,您能看出这是我爹爹?” “当然!三爷就是这幅样子,” 夏嬷嬷眼圈还是红的:“四少爷把三爷的神韵画出来了。” 神韵? 咱找人,不要神韵,要五官肖像! 你看谁发寻人启事不是贴着生活照,有用艺术照的嘛? 这个道理跟嬷嬷讲不清…… 锦言想了想,好吧,反正她是没见过卫三爷: “嬷嬷,你说这些画里,哪一幅最象我爹?” 夏嬷嬷左右看看,反复比较,都挺象的,难以取舍。 锦言强迫性的要求挑出一幅来: “不要神韵的,要看哪一幅画的眉眼鼻子嘴巴最像。要选正面的。” 锦言对照着夏嬷嬷选出的画,动笔重新画,一边画一边问: “嬷嬷,是圆长脸还是方圆脸? 下巴尖一点还是方一点?眼睛是圆长的还是微圆的?不笑的时候眼角吊上去还是平的?微垂的?鼻骨挺得高不高……” 她有炭块笔,塘子观时烧得,虽然硬了些,但用这个画人像素描还算应手。 夏嬷嬷看她在纸上涂涂抹抹,黑一块白一块的,不忍的闭上了眼睛—— 这画的是些什么呀!三岁孩子涂得也比这个好! 也就是小姐,换个人她得啐她一脸!这不是埋汰人嘛! “嬷嬷,你看这里……” “这里,是不是这样?再略薄一点点?” 夏嬷嬷被逼着详细解说着,看那一团团黑黑白白中慢慢地浮现出三爷的脸,那双眼睛温和地看过来,仿佛人就在眼前…… 夏嬷嬷呆怔怔地看着,机械而热切地回答着: “不,嘴角还要弧一点点,三爷平常不说话时也象在微笑着……跟夫人您一样的……” 锦言在夏嬷嬷的指点下,终于画好了。 确切地说是画好头部特写,至于衣服什么的,常规的青色书生服就好了,这么多年了,当年穿什么好料子而今也都化成了丝。 得,嬷嬷! 象不象地你倒是吱一声儿,光对着画像掉眼泪算怎么回事? 睹画思人,看来这次是真象了。 “夫人,这画您再画一幅,这幅寄到东阳去吧?” 夏嬷嬷语气哀哀:“看着这画,就象姑爷在身边……” “放心嬷嬷,回头我就给娘亲寄啊,你快别哭了,这就是我爹爹的样子?我爹真得好帅啊,英俊不凡!” 怪道人家卫锦言长得好! 基因好啊,李氏就是个难得一见的温婉美人,卫三爷又这般雍容俊朗如月皎皎,生出的孩子能不漂亮吗? 除非基因突变。 那,卫锦言是谁? 呵呵……乐傻了吧! 锦言心里美—— 美人是自己,还有比这得意的事吗? 只是,怎么能把这幅画复印下来呢? 她捏着下巴犯难,自己画太慢,一天也出不了两三幅,这满世界的撒寻人启事,一个人把手腕画折了,数量也不行啊…… 找人帮忙? 这种技法大周应该没人会; 现教学画? 这得办个培训班才行,一个两个的也不顶用,而且非一日之功,远水解不了近渴! 哎哟唉,这可是个难题! 要是能印刷就好了,也不用什么海德堡秋山小森的名牌印刷机,只要能印黑白画的就行。 痴人说梦! 锦言知道大周这时候已经开始雕版印刷,但还没有活字印刷术。 所以印书是颇费财力的事情,若无赞助商,一般出身的士子想出书,基本属于梦想。 就连朝延的邸抄,因为每季度出一本,内容每期更新,都不是印的,全手抄本。 据给她送邸抄的三福说,有一个类似编辑部的地方,养了许多手抄员,在统一尺寸格式的纸上,用标准字体抄写,然后再统一下发的。 这还是朝延啊,出个内部期刊都是手抄本的! 怎么办!怎么办? 锦言一边画一边想,手上不停……总有办法的,一定会有办法的! 在没想出办法之前,她还是多画一张是一张吧。 “嬷嬷,多点几根蜡烛。” 没有电,诸事不便啊,点再多的蜡烛也觉得明亮度不够,称不上亮如白昼。 电灯什么的,真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