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三十章 差别 (第2/2页)
琼州是在景炎九年和景炎十年分别推行国债和宝行这两个举措的,而在此之前,某人实际上已于景炎四年实施了货币改制,其后在下辖之地中不断地投放货币,这就使得社会上有了相当多的余钱。 只有社会的人群中有了余钱,才能来购买国债或存入银行。 同时琼州又授予前来流民以土地、且在景炎五年就开始实施粮食的“榷卖榷买”之政,于四、五年的时间里,使得除了官员之外的众多百姓,手中也有了一定的余钱。 人越多,越容易在某种引导下形成一种风气,使得整个政策得以顺利地实施。 事实上,国债和宝行之所以能在琼州顺利实施,主要是有宋军这个“急先锋”。因为从景炎四年年底他们开始抄掠东南,数年下来战利品的分配,再加上所谓的军功授田,以及军俸,军中不敢说人人是个富翁,却也能揣上几个小钱。 所以当初某人才会鼓动他们:“有闲钱就弄点,这不会吃亏。” 但是,一旦十几万的宋军积极参与进来,事情立刻就扩大了,因为他们牵涉到的,至少是十几万个家庭。从这些家庭再一传十、十传百,只要朝廷之后保证相关的信誉,有了第一次,第二次也想参与的人就会更多,因此,虽然宝行的进展并不能算是特别的显著,可国债的发行真的是一茬接着一茬。 反观北元这里,它的货币发行量原本就低于宋帝国远甚,社会上的余钱本就不多。而在蒙古人的盘剥下,众多食不果腹的百姓根本就没有参与的经济条件,仅仅依赖一些有钱的官员,相关的举措推行不下去,或者起不到应有的效果,自然也就不令人奇怪了。 此外,宋、元双方经济上差异,南北富庶的不同,江南在商业上更繁荣、商人更多,都成为双方的同一个政策实施,出现极大效果不同的客观因素。 后世同样有学者认为:这个差异的存在,是导致宋、元双方,长达近百年争霸最终结局的重要原因之一。 身在北元的叶李,的确在很多情况下没有选择。因为作为一个“外来之人”,他既得罪不起身为国师的桑哥,更得罪不起蒙古人的安童,在许多事上只能左右逢源。但这也使得他对北元朝廷内部的情况,有了更多的了解。 如果能自由地选择,叶李一定会完全投到安童这一边。因为他早已认识到:在看似安童这个朝廷丞相被赋闲的背后,其实多半是忽必烈的一种保护。 忽必烈交给桑哥做的,都是一些“棘手”之事啊。 叶李看到了其中的危险,所以他已经在有意识地靠近安童。换句话说,就是他的心思更多地用到了安童这边。这也是他刚离开桑哥,就进安童的门献策的主要原因。 此时的叶李肯定没有想到,他给安童、桑哥所献之策,在某种程度上也给杜浒的军情司打开了方便之门,使得杜浒等人在以后能够大张旗鼓地于草原上收购皮革和羊毛。 他另一个不知道的事,就是安童的病,的确是“急”的,却不完全是因为“国债”和“宝行”的推行。 安童毕竟是北元的丞相,有些甚至是连桑哥也不知道的事,他是绝对能够知道的。 安童非常清楚,北元上一年在南方的战事,进行的很是不顺。伯颜竟然在灵璧城下受挫,被迫放弃宿州,退守彭城。 自此,形势忽然变得逆转,襄樊方面的张世杰所部宋军,开始大举向襄阳进攻。 而盘踞在重庆的宋军,尽管一直动作不大,却始终在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哪里最令人可虑的,就是云南宋军的下一步动向。一旦他们也向川中进军,整个四川都将岌岌可危。 正是有鉴于此,安童在和忽必烈秘密商议后决定,借鉴蒙古过去联宋灭金的做法,派出使者绕道前去安南、占城和缅国,鼓动他们在宋廷的背后出手,以期缓解川中潜在的危机。 安童的“急”,其实是他知道,北元已经在开始承受前所未有的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怎么说,叶李所献之策,不仅可以增加朝廷的收入,而且还能安定大都的人心。因此就算他内心里有不舒服,从朝廷的大局来考虑,他也根本不会在面上表露出来。 但是,限于时代的眼界,还有另一件事,叶李和安童、甚至是忽必烈,均没有认识到。哪就是:货币的稳定,或者说是否被接受,同样是与战争的胜负相关的。而这,正是后来北元经济彻底崩溃的主要原因之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