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九章 太学之制 (第1/2页)
我们说,宋景炎十五年的太学入学考试,之所以“前所未有”或“另类”,除了考试方式的改变,还反映在考试前后的安排上,也显得“与众不同”。 因为所有参加此次太学入学考试的学子,均在事先通过其所在学校拿到了一份“太学入学考试解说”。在这份“解说”上,除了告知本次“进京赶考”不同以往的考试方式,更重要的,是还告诉他们: 一、朝廷太学下设有师学院、律学院、算学院、农事院、工学院、商事院、医学院、史学院,以及画学院。 二、此次考试,各学院准备招收的学子数额为若干。 三、每位学子均可凭个人之兴趣,事先选其中的某一学院投考。 --------- 想必已经有人要泪奔了:乱来啊,你在这个中古时代竟然捣鼓这样的事情,可能吗? 但兄弟我要说:尽管看起来有点过,其实并不是没有可能。因为当你建立起了某种更正规的教育体制后,有些事情并不难办。 其次请注意,宋代于科考上,为后人最津津乐道的事之一,是它的“榜下捉婿”典故。 也即,假如兄弟您身在大宋,一旦参加进士科考试且上了榜,很可能立马边上就有“土豪”带人将您“捉”回家去成亲。不管您过去咋样,一夜之间,后世的什么“高帅富”、“白富美”之类的,统统就不在话下了。 当然,不幸的是,正因为宋代的“土豪”们乱抢,抢错的情况也屡有发生。所以,如果兄弟您到了大宋,在结婚这件人生大事上,绝对是宜迟不宜早;并且在发榜之日去看榜时,更不能让别人代替,否则很有可能是会“杯具“滴。 然而,“榜下捉婿”只能算是轶事,宋代在教育上真正值得后人应该所重视的,是它开创了当时某种教学上的分科制。 这样说的主要原因是:与历代相比,宋代的太学或国子监在所授课程上,显然有了某种明确的分类,即有律学、算学、医学和画学等。这些您都可以在《宋史》的记载中看到。 “律学”自然学习的是朝廷律法。 “算学”则不仅是数学上的知识,比如《九章算术》;还涵盖了天文、历法等内容。 “医学”前面曾经提到过,朝廷太学中过去有学医之人三百。 其实宋代在医学上更著名的是它的教学方式。因为除了传授《黄帝内经》等经典医书之外,当时为了提高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应用能力,宋代还创造了一个非常有用的教学工具,那就是后世著名的“针灸桐人”。 (港台武侠小说的另一位高手梁羽生,就曾以这个“针灸桐人”为背景,写过一部《飞凤潜龙》。) 画学就不需要解释了,按《宋史》中的记载,它更细致地分山水、人物、鸟兽等技法。 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说,后世大学里面的法律系、数学系、医学系和美术系,宋代就已经有了雏形。 古代中国之先进,不仅仅是四大发明,还有太多太多超越当时世界各地的制度和做法。后世“高等教育体系”的祖先,只怕是也要追溯到咱们煌煌大宋。 ---------------- 帝国在新太学上采用如此做法,自然完全是来自某人的授意。因为他对宋代“高等教育”的情况本就多少有点了解,并且就算他过去不知道,有陆秀夫这个好老师在,再加上谢枋得、刘鼎孙等一班“标准科班”出身的夫子,也足以让他了解大宋以前的做法。 而他一旦知道了,以他“没事都会找事”的性格,自然就更要在其中“玩”顺水推舟。何况他所要折腾的事,不过就是对后世高考进行某种照搬。 但是,尽管宋代已经有了某些初步的做法,像这样举动,绝对也会引起众人的侧目和揣测。 事实上,参与拟定此事的吏部赵樵在会商结束后,就紧随着陆秀夫回到了他的官署。 “陆相,陛下如此举措,其究竟为何?” 赵樵向陆秀夫问道。 遇到如此变幻莫测、喜欢来事的陛下,赵樵同样是不能不多想的。 况且像这样本属于教部的事,却找来他这个吏部尚书商议,而又没有让朝廷的其它尚书重臣参与,这里面就一定有什么含义。 陆秀夫看了他一眼,淡淡地回道: “其实一直以来,陛下他对朝廷的体制都不满意。” 听了陆秀夫的话,赵樵的心里“咯噔”了一下。 “这个不满意,主要在朝廷的框架上。因为他认为其中的职责不清,更不够明确。” 说到此处,陆秀夫起身从自己书案上的书稿中取出了一份文稿,并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