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四章 政治(五) (第1/2页)
帝国陛下前往广州,张德并没有随驾,他被留下来保卫皇宫的安全,毕竟琼州还有帝国太后和卫王。但圣驾刚回,他就被刘师勇招到兵部密议。 高桂在旁,刘老大则亲自详细地向留在琼州的茅湘和张德,讲述了兵部在广州商议的整个过程。然后他冷冷地说道:“陛下严旨,兵部不可给人以口实。所以兵部在广州时即已拟定,岛上诸军众人,若有对此事敢在外面乱嚼舌头者,当场捉拿,上军事法庭。张德,你立刻把此令下到督军司。” 张大嘴“咔”的一个立正:“末将遵令。” 高桂的声音也很冷:“皇宫哪里的安全,从现在开始,更务必要加强。” 张大嘴再度“咔”的一个立正:“末将明白。” 茅湘则马上点了点头。 东提醒兵部的人绝对是好意,自然,这小子肯定也有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含义在内。而在事实上,即使没有他的那番话,文天祥、张世杰、刘师勇、苏刘义、高桂等人也绝不会让军中有流言蜚语,尤其是文天祥和苏刘义。因为他们更清楚,这在过去是有生死教训的。 狄青曾为朝廷立下了赫赫战功,当他任枢密使时,就是因为手下的士卒不知天高地厚,每得衣粮,皆曰:“此狄家爷爷所赐。”引起文官们的恼怒,尤其是当时的朝中重臣文彦博。 于是文彦博就建议宋仁宗,给狄青两镇节度使的头衔,撵他出京。狄青不满,就向宋仁宗申述:“无功而受两镇节麾,无罪而出典外藩。” 宋仁宗就把这话告诉了文彦博,并且也和他讲道:“狄青是忠臣。” 但文彦博当着他的面却说:“太祖岂非周世宗忠臣。” 老赵家的老底都被别人揭出来了,宋仁宗顿时“默然。” 然后文彦博又直接告诉前来置疑朝廷决定的狄青,“无他,朝廷疑尔。” 狄青脸都青了,当场吓的倒退数步。 待狄青出镇后,文彦博又每月两次遣使慰问,“青闻使来,即惊疑终日,不半年病作而卒。” 一代名将狄青,就是这样因下面士卒引起的“口祸”,死在文彦博的手中。宋人自己都说,狄青之死,“皆文公之谋也”。 所以,文天祥、苏刘义和军中重将是绝对不会不重视此事的。 兵部的人现在和陛下,就算不是穿一条裤子的,也穿了大半条。帝国新的国策,实际上至少在琼州的核心重将,知道的就并不比文官们晚。 既然新的国策针对的不是兵部,而且对自己还有好处,所有的人在广州就达成了共识:一要防止有人故意找茬,二更要保护陛下的安全。至于其它的,他们也就懒得问了。 只不过他们在皇宫这一上劲,在外人眼里,别的含义不讲,联系小鬼头刚刚所说的:他要带着人跑路,这就已经明明白白地昭示,贼配军是会跟着他跑滴。 帝国的重臣又与哪个令人讨厌的小子见面了,可这个开口,还是难题。 反对,基本上已经没用;支持,又不好出口,就是他们中间,也都意见不同,你让谁来说?只能找词了。 这次是赵与珞来打破了这个僵局。 “陛下,臣等又议了一下这个规制。其中这个两成的赋税,实在是重了点,与历代相比,相差太大。即使考虑到朝廷过去的各种杂税,仍显过高,在天下赋税已均的情况下,似有不妥,且与陛下过去所说的、要笼络天下臣民之心不符。” 你小子“英睿”归“英睿”,可也够“阴”,“阴”的连自家人都整,太祖怎么会有你这样一个“阴睿”之后啊。 其实对于打压帝国宗室,老赵也是明白的。但别人更多的是给田给地、拿好吃好喝的、甚至美女给你供起来,只要你当个享乐的王爷等等之类,不拉拢朝臣、不聚私兵、不参与国事就行了。可啥事到了这小子手里,全不是这路数。 不过,有些话是你自己以前说的,你总要给大家一个交代吧? 东看了看老赵,他也许是真感到自己有些过于cao切了,但这时候他肯定也没有了退路。 这小子温言说道:“赵爱卿,朕定的田赋,真正的数额,是一成五。” 好家伙,所有人的眼又睁的滚圆。“圣心”果然难测啊,这小子就是成心折腾你。 东抬了抬头,看了看远处。 算了,咱也别玩拍脑袋了,就按后世共和国所定,这个数额,也不是什么一时心血来潮,它其实也有增加社会积累,为国家工业化准备资金的目的在内。 咱现在虽然弄不了什么工业化,也不可能整什么铁路、机场,可全国的“公路”和“水道”,绝对将来需要朝廷出面强化,这也是发展、推进工商经济所必须。更何况,它们的建设,实际上还隐含着帝国对偏远地区加强控制的作用在内。至于其它的什么水利、教育、养兵,这钱真要花起来,也就像水一样。 “这个多出来的五分,朕把它命名为战争税。也就是朝廷在面临大的战事之际,所征收的一种额外赋税。一旦天下平定,无有战事,朝廷应立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