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0八章 宝行 (第2/2页)
也就是把没收的财产奖赏给检举人一半。这个政策一出台,当时的天下之人全都跑到官府举报,结果无数的商人为此倾家荡产,天下财富多归了朝廷所有。 现在行朝也缺钱,而小鬼头又津津乐道于“汉制”,所以有人就揣摩了上意,以汉法为例,打上了泉州商人的主意。但东否决了这个提议。 虽然兄弟我有时候也不太喜欢jianian商,可咱不能这样干,要不你怎么在将来建什么工商帝国?当然,盯他们交税紧一点是应当滴。 东的否决归否决,可这并不代表着朝中的夫子们就此不算计商人了,只不过是他们没想好怎么“找茬”而已。 等东端出了国债举措,朝廷的大佬们立刻就计上心头:让这些jianian商掏出钱来弄国债。 因为在他们的计划中,第三期的国债还要扩大,那么,最合适的地方是哪里?自然是最富庶的泉州。 苏夫子给陆夫子和赵夫子当场吃的宽心药就是:“请二位大人放心,关于国债的发行,在下准备在泉州,先将其摊到各商家。” 陆秀夫与赵与珞立刻又都点头。 陆夫子甚至还告诉苏夫子:“景瞻,这事你大胆地做,不必顾忌。” 说实话,在这些朝廷大佬们的内心里,根本就认为这是天经地义之事。 朝廷在恩赐你们这些jianian商钱财,你竟然还敢拒绝,不给朝廷面子,真反了你了?不行,这是必须滴。 但是,苏景瞻和陆夫子、老赵一样,现在最热中的,是如何圈天下更多的钱。陛下画的这个饼太大了,和它相比,其它都是小钱。 苏景瞻认为,按陛下的高论,真的有可能解决哪个长期困扰朝廷的缺钱之难题。 他和另两人说道:“陆相,赵大人,陛下的钱行之议,实为高瞻远瞩之策。朝廷国用不足的难题,今后很有可能会解决。虽然陛下讲了要慎重,但在下认为,为了以后更方便的实施这个举措,户部派驻各郡之人,就应兼顾国债发行和推行朝廷新的币制。” 陆秀夫与赵与珞明白苏夫子所指,因为陛下的钱币改制,可以说是现在朝廷的最大收益所在,这点决不能放弃。 而宋代的整个民间,也真的不能说没有钱。有宋以来,它的铜钱年发行量,北宋一般保持在三百万贯以上,宋神宗在位时,一段时期内甚至还达到了五百万贯。南宋时铸钱少了许多,甚至朝廷还关闭了许多钱监,这是由于印制会子来钱更省事、也更快。据有些学者估算,所有这些铜钱排列起来,大概可以绕地球三圈。 如果朝廷能将这些过去的铜钱再利用起来,这个财非常非常大。 “在下还建议两位大人,立刻上书陛下,先将大宋钱行在琼州和泉州设立起来。它们都有条件,而且也只有这样,朝廷才能积累相应的经验。” 说宋代的官员没有一点经济头脑,这绝对是错误的。 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朝廷在CD设交子务,正式发行“交子”时就规定:“界以百二十五万六千三百四十缗为额”,“以三年为一界而换之”。更重要的是,它还有另一个规定:“大凡旧岁造一界,备本钱三十六万缗,新旧相因。” 也就是说,宋代货币的发行,已经施行了后世的银行准备金制度,这个准备金为36万贯,而且准备金率超过了28%。 历史的确给我们留下了遗憾,也许我们真的可以断言,在某些做法上,所谓的超前,实际上也就超了一点点,或许差的,就是有个人来捅破这层纸而已。 苏夫子这次回琼州所导致的结果是,帝国户部很快就迫不及待地拿出了所谓大宋钱行的规制。 而东看了他们的奏章后,眼珠一阵乱转,然后迟疑地问道:“各位爱卿,是不是急了点?” 这也太快了吧,咱的国债还没玩几下,你们就要弄银行了,这绝对是冒进。 众夫子一点都没客气,他们一起翻了陛下一个白眼。 主意是你出的,道理也是你讲的,临到做事了,你却来了个“急了点”。 “陛下此言不确。古人云,……” “陛下,朝廷战时国用不足,臣以为,此事宜早不宜迟。……” “陛下,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 东差点没让口水给噎着。又来了,兄弟我脑袋已变大,受不了你们。 “既然各位爱卿如此有信心,这样吧,这个钱行,朝廷就先在琼州和泉州试试,但一定要慎重,多加总结经验。” 但他后面就杯具了。因为苏景瞻最后还来了一句:“陛下,近来臣颇思钱行之名不妥。想堂堂朝廷,焉能用此低俗之名?臣以为,还是宝行为佳。” 东差点趴地上去,奶奶的,兄弟我竟然混成了低俗之人了,杯具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