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一章 帝国国债 (第2/2页)
别讲了朝廷和工部的状况,然后请各位大佬一议。 事实上,由于帝国陛下已有文官不得过问军中之事的旨意,除了陆秀夫,现在绝大多数的文官,只能通过朝廷的邸报获知军中的消息。即使是在五位尚书和杨亮节之中,也只有赵与珞和王德知道的多点,因为他们和军中接触的比较多。 这个“目前的形势和任务”一通报,好么,刚开始的时候,几位重臣的内心,真算得上是先加热、后凉拌,冷暖各一半。 可是,冷很快就变成了热。三个路的地盘,明明能拿下来的,不揣在兜里?他们的眼中露出了让高桂也恐怖的热切之色。 陈宜中首先发了话:“陛下,江南西路和广南东路,不可不全拿下。” 说完,他看了一眼赵与珞和王德,语气十分强硬地又说道:“户部和工部,必须为军中筹划好钱粮和军械。” 老赵和王德差点没背过气去,你这都是废话,有办法谁不知道去做? 吏部的赵樵简单:“陛下,朝廷扩军是必须的。” 这位的业务专长是“提拔人才”,所以出的主意还是在“人事”上,其它的也并非其所长。 杨亮节跃跃欲试:“陛下,臣以为,既然朝廷国用不足,而战事又如此吃紧,现在就应该恢复过去的赋税。” 好家伙,国舅爷干脆将“暂时”都给省了。 王德皱了半天的眉,总算开口言道:“陛下,朝廷既然昭示天下,免了百姓的赋税,现在更改的确不妥,但臣以为,往来的商税可以多征点。” 有点靠谱了啊。按过去来看,这的确“大有可为”。 其实所有人都知道,关键的还是一个字:钱。 只有陆秀夫和赵与珞一声不吭,他们都等着小鬼头来事。 徐宗仁不愧为当年帝国陛下的“赞读”,绝对和小鬼头一条心,他在想了一会儿后说道:“朝廷政令朝令夕改,极为不妥。依臣之见,当年陛下曾在琼州借粮,现在朝廷还可以再借。” 帝国陛下的嘴角终于露出了笑意,还是俺的“先生”好啊。 徐宗仁的话音刚落,他就拍手笑道:“先生此言大善,朕以为,朝廷的确可以再借。” 见小鬼头如此兴奋,朝廷的几位尚书重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从眼中看到疑惑。别是上了小鬼头的当,让他又能折腾了吧? “各位爱卿,朝廷要好好琢磨琢磨这个借。朕曾听闻,民间多有借钱与他人谋利之事。既然他们能借给别人,那就完全可以借给朝廷,毕竟朝廷要更牢靠,您们说是不是?” 众人点头。谁敢说朝廷不牢靠? 陆秀夫和赵与珞眼中闪出了光,他们已经有点明白了啊。 “至于这个借,朕觉得,一是朝廷一定要有信誉。”陛下看了看众位夫子。 别怪兄弟我腹诽啊,有你们这样喜欢砍半价的人在,这个朝廷是不是真牢靠,还真是要打个问号滴。 “二就是要自愿。千万不要像当年王荆公手下的人,强买强卖,好事弄成了坏事。” 好么,众人全都瞟了一眼陆秀夫。当年几乎等同于乱臣贼子的王安石竟被小鬼头如此欣赏,这都是你教的?难怪他喜欢折腾。 陆秀夫早已知道自己倒了大霉,这时候他也顾不了那么多,只是盯着小鬼头。 “三就是要给利钱。这个利钱,年利一成如何?要不月利一分?” 虽然这是在战时,而且是第一次,理应高点,可太高了也不好,那变成了高利贷,兄弟我承受不起。 赵与珞眼中光芒大盛:“臣以为年利一成较妥。” 徐宗仁不含糊,他立刻接言道:“臣愿借给朝廷。” 他一开口,其他人也纷纷附和:“臣也愿意。” 您千万不要以为琼州、流求没钱,咱都发了这么多年的俸禄,又购了那么多的粮,而且由于窝在这样的荒岛上,所有人的荒yin无耻生活都没怎么过上,至少朝廷的大臣手里,就根本不缺钱。 东“欣慰”地看了看众人,又接着冒了泡:“至于这个借钱的方式,朝廷可专门印制相应的借据,其面值可分为一贯、五贯、十贯、五十贯、百贯、乃至千贯。这样,无论钱多钱少之人,都可以借给朝廷。” 宋代本就印过交子、会子,做这样的事并不难。 “至于借钱的期限,朕以为可分为一年,三年,五年,最多十年。到期连本带利朝廷一起归还。一年期年利一成,其它期限长的,朝廷可年利给高点。到底是多少,各位爱卿可以商议,但不得超过十五。眼下刚开始,为了取信于民,朕提议还是先从一年期开始吧。” 帝国的重臣大眼瞪小眼,小鬼头就是会来事。 东看了看众人,“这个法子作为权宜之计,绝对可用,但以后复国了,一定要慎重,不可过。” 没有什么事是绝对的,有的只是度。将来你们别玩的上了瘾,弄得整个帝国破了产,那就真的是杯具了。 众大臣还在琢磨“圣喻”,小鬼头他笑眯眯地又来了一句:“朕觉得这个法子,以后就叫国债吧。细节如何,还请诸位爱卿再多加商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