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九章 忽悠,接着忽悠! (第1/2页)
罗耀翔跟张伟屏喝茶,结果这个家伙要谈这个的北美发行的问题,然后他开了一个50万美刀,这个事儿…… 他还说自己开价给开高了,那他可怎么忽悠呢? 好吧,确实看上去就是忽悠的,可劲儿的忽悠,但可是,罗耀翔真的能忽悠的有理有据吗? 你还真别说…… “张哥,您要知道啊,这50万刀啊,它是美刀……”罗耀翔的这个话…… “……”张伟屏没言语,但不过他这心里都骂死了……放屁不是?谁不知道这是美元? 好吧,罗耀翔其实要说的是别的。 “那换算过来可就是400多万RMB啊,我可以直接在国内打到您公司账上。”罗耀翔这个说法就有意思了啊,因为如果这么搞的话,只要建立一个其他的名目,那么就可以节约掉资金的一个成本。 美元变成RMB,从美国到中国,这中间有很大的成本的,不是你想变就变的,没那么容易,几百万,银行在中间要抽走不小的一笔哦。 所以,这真的是一个有利的地方,张伟屏也是大老板,他如何不懂? 于是,张伟屏的表情还真的就没之前那么的不好看了,接着听…… 罗耀翔忽悠! “张哥,咱再看啊,这50万美刀,我要去找美国的公司去做发行,美国的渠道去做别的市场,比如DVD啊,比如各种吧,反正这里面有很多的成本啊,我拿出来50万刀是直接给你的,别的成本还没算呢。” 哎不错。罗耀翔这说的全是实话,这就是一个买断的正常方式,而这也是目前普遍的中国电影走向海外的一个模式。 应该说,好莱坞的片子来我们国内,现在叫分账片了,以前也是买断的,但可是,分账也赚不到什么钱,因为分成非常的低啊。 为啥这样呢? 因为一个电影走海外。这本身就有非常多的成本在里面,会有好多的公司跟人参与其中,没有成本都奇怪了,所以,不管是分账啊,还是买断,事实上差距不大,只不过是一个先期投资比较大,另一个没有先期投资罢了。 说白了,买断分账都是赌博。只不过是,买断如果搞对了,那么赚钱赚的多。而分账赚钱可能也不少,但也可能不多,可是至少不会赔太多,也就是风险小的多了。 但也不是没有风险,因为只要是实际做买卖的都知道,啥都好说,就是要钱费劲儿! 对了,当你的东西在别人那里赚钱了。可是你去要账你试试吧,老他妈费劲了,不比杀人抢劫容易,真心的。 所以,分账也不见得就那么的好,而买断的优势就在这里了,我把钱先拿了。 可是…… “这50万美刀也太瘦了呀!”张伟屏表示自己还觉得有点儿内个。 “哥哥,您得让我别担这么大的风险不是?我别的不说。就给你举点儿例子……”罗耀翔这还是愁眉苦脸的,“那冯晓刚导演的片子,您都知道吧?” “这……知道啊。”一提冯晓刚,这张伟屏还有啥不知道的呢? “对呀!王家兄弟的电影,可有哥伦比亚公司的投资吧?”罗耀翔这才点出了关键。 就是要说这个。因为有哥伦比亚公司的投资,所以。华宜的几部电影,,,这都是要在美国市场上映的,但是这个票房嘛…… 只听罗耀翔说道:“张哥啊,你可是听说过的吧?那冯导的在美国上映了,对不对?” 罗耀翔的这个话一出来,那张伟屏马上就…… 知道啊!当然知道了! 如何能不知道啊?而且当初张伟屏还好好的笑话了一下华宜来着! 那的票房……不知道! 秘密,反正就是没人知道,甚至你去查美国的网站,也没有这个记录,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上没上映? 上了!绝对上了,那么怎么就不知道了呢? 可就是不知道了,那这个票房…… 大家心里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幸亏哥伦比亚那是大公司啊,真的,一般的公司都得哭啊。 但要深了说这个事儿,特别的简单,就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以及如这一类的片子,东方的诙谐幽默,跟美式幽默差距巨大,巨大到你没办法来弥平这个坑! 就说现在就在美国东部小有名气的那个叫黄西的,这个人是中国出去的,罗耀翔知道他后来在美国更红,可是他的脱口秀,那是啥? 这个家伙一口的浓重的中国东北英语,而这个就是他的招牌笑点啊,口音本身就让美国人笑了,他在美国生活学习了这么多年,改不了吗?绝对的扯淡啊! 而且经常拿自己的族裔问题来开玩笑,就这么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