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两百五十一章 相互揣测(二更) (第1/2页)
军帐内,季景斋起身来回踱步,随而停在案前,盯着那封看了又看的信笺,陷入了沉思。 他万万没想到,竟然会收到来自广陵的投靠信。 广陵卫齐瑞,当年那个与卫齐峥并称江淮双雄的男人,此时此刻发来了封投靠信,说是如果答应他的条件,他愿意带着十五万广陵军归顺季氏,这不禁令季景斋心生疑虑。 虽然此刻正与北地怀王对战,可江淮的动向他丝毫没有放松。之前浮霜来信说过,卫氏有分裂之态,卫齐瑞拒交兵权。后来他安插在润州的眼线也回报说,卫东鋆发兵桓城时,卫齐瑞和卫东淳都曾带兵围困过润州城,可见浮霜的消息是真的。 只可惜卫齐瑞没有抓住机会,白白错过了卫东鋆南下的时机。如今卫东淳已经不着名目的死了,等卫东鋆攻克了广州全境,怕是就该转过头来对付卫齐瑞了,卫齐瑞最终的结果,与前一世不会有什么不同,终究是个兵败圈禁。 可恰恰在此时,他竟然收到了卫齐瑞的投靠书这可是上辈子从未发生过的事儿 是接受还是拒绝若从常理上说,自己没有拒绝的理由,白送上的十五万大军,不要的人就是傻子至于卫齐瑞开出的那些条件笑话,届时兵权在手,卫齐瑞就是过了河的桥,不拆简直都对不起自己 可若真接受了,江淮的局面可就会发生极大的变化,卫东鋆立刻便会有名目撕破停战联盟。转而攻打西蜀,此刻他正是刚胜了广州越王。势头最盛的时候,会否出现难以预料的变化这就不得而知了。 到底是摆在眼前的十五万大军重要还是保持原样。以不变应万变重要这两项一比较,季景斋不禁犹豫万分。 西蜀的总兵力也不过才五十万左右,十五万大军对他而言,诱惑力是相当大的。尤其一想到这十五万兵力是硬生生从江淮挖来的,则更令季景斋激动,所谓此消彼长,这么划算的事他如何能不动心 然而与北地怀王的作战,却令季景斋充分尝到了重生的甜头。在战场上未卜先知,简直就是神一般的感觉曾经对战过的细节他记得清清楚楚。此番便是闭着眼睛都知道陈氏是如何布阵、设套、整顿防务的,敌军在他眼中压根就没有秘密 这种预测局势的力量,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比单纯的兵力增加,更加令他沉醉不已。 此时若是自己贪图那十五万大军,收拢了卫齐瑞,便等于递了个把柄给卫东鋆。 越氏如今已经是砧板上的rou、蹦跶不了几天的了,而他季景斋得了这十五万大军,实力暴增。若给他时间消化整合,江淮便再没有了一战之力。所以以卫东鋆那小子的脾性,怕是会立刻与越氏停战,调回大军讨伐西蜀。 而江淮若是此时与西蜀开战。便等于给了怀王陈氏最后一搏的机会,他一定会联合卫东鋆两面夹击西蜀,极力将他季景斋的主力牵制在北三省境内。好让卫东鋆直下豫州 到那时,他季景斋表面上虽是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得了五十万兵力。其实却两面受敌,消耗的更多。也占不了什么便宜。 所以一番推断下来,这十五万大军他还不能要,这就如同一块肥美的诱饵,一旦吃进肚里,怕是会动一发牵全身的。 下了决断,季景斋忍痛又看了看那封信,便随手扔到火盆里烧了。 待到信笺都烧尽了,季景斋突然又走到案前,铺开了张纸,提笔写了几个字,随后对折封口,喊了外面的亲随进来。 “去,把这封信按规矩送到润州去。”他吩咐道。 亲随领命去了,季景斋方才搁下笔,心中定了定神。他突然有种怀疑,为何上辈子卫齐瑞被卫东鋆打到山穷水尽之时,都没有发信投靠;而今卫东鋆还在广州作战,未曾开始清算,卫齐瑞就急于投靠他了呢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 得问清楚江淮诸事,万万不可有重大变更 浮霜接到密信的时候,已经是她回到润州的第五日上了。 季景斋这封信来的蹊跷,上面只问了一件事:广陵卫齐瑞可有变故 收到这封信时,浮霜惊的失手打掉了一个茶盏。她第一反应便是广陵有变,假冒的卫齐瑞露了马脚,季景斋得知真卫齐瑞已死的消息。可很快她便反应过来,并不是这么回事。 如今季景斋亲自带兵北伐,人在济州,与广陵的距离颇远。卫齐瑞是二十天前身亡的,就算是季景斋在广陵有眼线,第一时间得到消息,飞报济州也需要起码十七八天的时间。也就是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