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二章 及时雨 (第1/2页)
第三十二章及时雨 崇德二年对小‘玉’儿来说,实在是个很‘精’彩的一年,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直到入了冬,下了第一场雪,终于一切风平‘浪’静,似乎所有的忙‘乱’和烦躁就被掩盖在了风雪之下。听说大明和义军在川陕等地先后大战,互有胜负。两红旗试探‘性’的出动劫掠了一番在年前却班师了——大明没有因此松动了对辽东的防御。这年辽东有些灾荒,大清定了朝鲜,抢了皮岛,也需要休整一下。多尔衮从朝鲜回来后倒是却是没再出征过。小‘玉’儿却是笑着道难得过了一个团圆年。 宫里各方妥协后的暂时同盟在六阿哥不死不活的拖着,皇太极绝口不提立太子之后,逐渐土崩瓦解。但是关雎宫之事动静太大,皇太极直接越过了哲哲。下了狠手,结果一直到第二年开了‘春’,宫里都没再发生过任何值得去记录的事情,哦,不,大概是有的,两个庶福晋生了儿子都满了月,这让儿子不多的皇太极很高兴——关键是海兰珠也没对这两个庶出儿子表示不满。似乎只要那个儿子不是大‘玉’儿生的,海兰珠虽然也会泪涟涟的说自己已经除了皇上没人怜了,却不会有太大反应。大概是因为误伤了大‘玉’儿,心怀了愧疚,只是这一提大‘玉’儿就发狂的症状,也没有再发作过。这事多尔衮犹豫了一下,还是告诉了小‘玉’儿,小‘玉’儿却只是淡淡笑了笑:“不发病了也不是‘挺’好?”多尔衮就没在说什么,但是到底还是记下了。 虽然难得的团圆年,但是这年的头其实开的不算好。气候有点反常,过年之后再没下过一点雪,这在辽地是极其罕见的。一直到三月,天气格外的热,所有人都知道怕是要旱了。如今的大清修皇宫筑城墙纳流民圈耕地,已经不再是过去的游牧民族那样可以随水草而居了,去年也是个小灾年,收成不是顶好,本来还指望今年的,结果看样子天公不美。皇太极很愁,管着户部的多尔衮这几天也是忙的脚不沾地,一身疲惫的回家准备歇着,却是突然平地一声惊雷,把所有人都震的惊喜万分,多尔衮一时也赶不上休息,连忙冲向户部,果然他没出‘门’多久,这三月不见往下落的水,终于落下来了。似乎要把过去几个月的水都给一次清了,这瓢泼大雨一直下到了半夜都不曾停。多尔衮在亥时的时候才回来,虽然还是很疲惫,但是‘精’神头却是好了不少。 “不管怎么样,总是下雨了才好。”多尔衮倒不用懂农时,但是也知道这旱了不好。总归看到庄子里的奴才跪在雨里‘激’动的样子也知道这雨来的及时,大清四处出击打仗,打仗打的就是钱粮,他管着户部,这些就是他该‘cao’心的事。 小‘玉’儿现在接近临盆,却是很浅眠,多尔衮原本只是来瞧瞧她是不是睡了或者有什么不妥,结果一推‘门’就小‘玉’儿就醒了。多尔衮一看小‘玉’儿醒了,也就没了负担,索‘性’进屋换了湿透了衣裳,见天‘色’晚了就没喊人伺候。 雨声太大小‘玉’儿也有些睡不着了,、就起来靠着垫子和多尔衮说会话。 两人聊了两句多尔衮就穿着中衣出来了。小‘玉’儿往里挪了挪:“雨太大了,就歇在我这吧。”多尔衮也不多话躺了进来,刚说想睡了,却听到外面敲了‘门’。 敲‘门’的是多尔衮身边一个跟了许久的奴才,算得上心腹,多尔衮跟他说了几句回来却是拿了外套:“你先睡吧,有点事要我去处理。” 小‘玉’儿皱着眉看着多尔衮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以为户部出了什么事,但是她撩了话说不管所以不跟她讲,也就没介意,拉了被子说:“那我先睡了,别忙太晚,身子要紧。” 多尔衮应了就随着人出去了。多尔衮一走,小‘玉’儿倒是更睡不着了。听着雨点噼里啪啦的不知道打在什么上发出的响声,心情莫名的有些差。 多尔衮刚才出去的样子有点不对劲…… 多尔衮出了府却没有往户部去,而是拐了个弯,墙角口站着的却是一个乘着伞的‘女’人…… 一道响雷砸下来,把‘女’人的脸印的明明白白,是苏沫尔。 雷也把多尔衮的脸明白的照了出来,虽然撑着伞但是早就湿透了的苏沫尔丢掉了伞也不顾地上老大一片水洼,扑倒在多尔衮脚下,拉着多尔衮的衣服下摆哇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