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章 辽东有变 (第3/3页)
”巴特尔解释。 小‘玉’儿抿着嘴:“这事太重大了,我做不主,你还是快些通知王爷吧。” 巴特尔却上前一步:“消息来去太过缓慢,我准备亲自去趟朝鲜。” 小‘玉’儿看着巴特尔坚定的眼神,最终却是缓缓点点头:“你能得到消息,皇上那边也能,虽然也许会晚些,如今辽东又出变数,朝鲜那边不能这么慢慢来了。朝鲜那边能速战速决吗?” 巴特尔却是摇头:“刚得到的消息,说是王京只抓到了朝鲜王,百官后宫世子居然都没找到。朝鲜王很是硬气,拒不投降,杀又杀不得,各地抵抗也不断,虽然战斗力低下,八旗铁骑打过去摧枯拉朽,但是皇上还是很愤怒。” 小‘玉’儿愣了下,没想到印象里那个从来都是兵败如山倒的朝鲜倒也有血‘性’的一面,随即明白了,这兔子急了还是咬人的,为大明尽忠这块上,朝鲜倒是一直做的很不错。加上大清一直抓不到世子,朝鲜王恐怕觉得是有了可以谈条件的资本。 小‘玉’儿咬牙:“你到了朝鲜,见到王爷,若是那时还找不到朝鲜世子,让王爷亲自去打江华岛。” 巴特尔愣了下,朝鲜各种岛屿众多,倒是为了整理军情知道有这么个岛屿,没想到小‘玉’儿身在后方居然如此清楚这么个地方。这个岛屿不过是人参种植区而已,离海岸线过近,并没有什么军事价值,所以大军一路东进却暂时只是对那个岛屿控制并未登陆。 小‘玉’儿一看巴特尔的样子,想到反正已经说了,只能把话说开:“世子和那些什么中殿尚宫还有百官,都在江华岛。你去和王爷说,不要说我说的。“ 巴特尔定定的看着小‘玉’儿许久,才缓缓点点头:“我知道了。” “什么时候走?” “马上。” 小‘玉’儿这时才发现巴特尔的打扮是准备远‘门’的样子,只得点头:“天冷,又下雪了,路上小心。” 巴特尔点点头。 巴特尔走了,‘门’再次关上,把外面的寒冷挡在了‘门’外,小‘玉’儿却似乎完全感觉不到暖意。 满洲人少,虽然去年‘蒙’古八旗也建立,加上孔有德等人的汉军一旗,其实如今大清的兵力已经达到了17旗,加上外‘蒙’古的军队,但是这和大明比起来,依然少的可怜。‘蒙’古外军新归不可用,冬季出兵损耗又严重,大清现在没法支持两线作战。给崇祯献策的人正是看准了这点,趁着大清巩固自己后院的时候,大胆的‘抽’调了锦州的兵马南下攻打农民军。毕竟在明朝官员眼中,辽东再糜烂,也不过癣疥之疾,心腹大患在那些泥‘腿’子。若是不小心丢了锦州,但是若是因此平定了义军,那也是划算的买卖。 崇祯指挥不了祖大寿,孙承宗可以。而且孙承宗在锦州,甚至比祖大寿在锦州更为安稳。 关宁铁骑未必全部南下了,但是关宁铁骑的战斗力从来都不是人数多少能确定的,这一支由袁崇焕一手带出来的队伍,是明末最‘精’锐的部队,就算孙传庭的秦兵和卢象升的天雄军都未必是对手。 皇太极若知道关宁铁骑离开锦州,一定会迅速结束朝鲜的战争。这是战机,稍纵即逝,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松锦大战会提前不成?小‘玉’儿看着火炉里跳动的火苗却是有些烦闷。虽然已经喜欢了各种历史改变,但是这种无力感却还是深深的击中了小‘玉’儿。现在只希望,朝鲜世子在江华岛的事,没有因为这蝴蝶的翅膀而发生了改变吧。 而此时的祖大寿却是率部日夜兼程的往北。锦州不能丢,丢了锦州关宁铁骑就没了家。没了家的关宁铁骑还有多少战斗力,祖大寿自己都说不出来。崇祯终于允许关宁铁骑返回锦州了,祖大寿心里暗中唾骂那个把关宁铁骑给出卖的告示,一边只能督促大军继续赶路,一定要在那些奴寇发现不对之前赶回锦州。 在关内和义军作战的这段时间里,祖大寿有些恍惚,似乎又回到了袁帅还在时战无不胜的年代。那时所谓八旗看到听到宁远二字都只能绕道,结果袁帅一死,自己就被八旗个擒了,虽然说是为了大凌河的百姓,自己降了,然后自己又反悔了,这般的出尔反尔,自己有的时候想想都觉得老脸发烫。可是自己能怎么办?一家老小在锦州,如今老督师回来了,没有计较自己之前的投降之举,说让自己带着关宁铁骑去给皇上解围去。祖大寿入了关才发现,原来这些年来,京城的那些“大人”们,是这么看待关宁铁骑的——缩在在锦州寸步不敢动的乌龟。虽然那些所谓文人是不会用这么粗俗的字眼的,但是意思没有差就是了。 祖大寿因为老督师而产生的一点点愧疚顿时烟消云散了。 他知道那些酸儒们一向看不上辽东苦寒,‘女’真蛮奴。他们眼中,那些人不过是些穿着破烂衣服,不通文理,不辨是非的野蛮人。根本不需要‘花’那么多钱养着关宁铁骑。哪怕关外土地一丢再丢,八旗铁蹄一再惊扰京师,那些人的榆木脑袋就是没有把那现在已经改元称帝的大清放在眼里。只是在听说这么个部落首领居然称皇帝的时候叫嚷着要把这个蛮夷给踏平。 踏平,谁去踏平?现在八旗有了自己的红衣大炮,有了‘蒙’古助力,听说皇太极那个蛮子正在打朝鲜。祖大寿觉得此番回锦州,还是凶多吉少。 还好这次入关,却是认识了洪承畴。洪承畴听他讲辽东,能体会他的不易,明白他的苦楚,并表示一旦这些泥‘腿’子被平定,他一定自请前往辽东助自己一臂之力。 如今闯王高迎祥身死,义军群龙无首一盘散沙,祖大寿相信洪大人很快能平定叛‘乱’的。 说起义军,祖大寿若有所思的看着跟在自己一边的那个大汉:“秉忠,你若不愿意随我去关外,便留下吧。” 被称为秉忠的人却是只是道:“但凭大帅做主。” 祖大寿对这个义军首领之一却是很有好感,也对他这副沉默的样子很能体会,降过一次的人才知道作为降将的悲苦。辽东之地和八旗对战,和所谓义军完全是两个概念,关宁铁骑如今面对八旗也未必讨得了太多的好,但是面对义军却是摧枯拉朽之资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正规军和乌合之众的区别却是巨大的。 随后这个大汉却是带着一些人停住了赶路的脚步,而是在原地停留了许久。 “老大,我们真的去投那个什么洪承畴吗?”一个白面汉子问秉忠。秉忠却是冷哼一声:“我们去找老回回。” 其余几个汉子一愣,随即大喜:“老大,我们就知道你不会甘心投降朝廷的。” 秉忠却是瞪了他们一眼:“我本来以为这关宁铁骑都是些好汉,谁知道这祖大寿却是个胆小之人。” 旁的汉子被他一瞪却都没了声息。 秉忠看了一眼北方,却是拉动了缰绳,往相反的方向绝尘而去。 盗版的你敢不敢把我的章节感言打出来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