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三十八章 雅朗复上朝(上) (第2/2页)
弘历,你连襟被狠狠收拾,可不能全赖朕啊… 瘪完嘴的敦庆帝冲身旁的太监抬了抬手,太监立马扯着嗓子开喊有事上奏,无事退朝…” 太监喊完后,太和殿竟然出乎意料的安静起来,敦庆帝奇怪了,大臣们天天都跟打了鸡血似的要下旨禁止洋翰林入境,今儿都不吭声了?难道开始搞沉默的反抗?… 敦庆帝开始抚额了,都是成年人了,不要这么幼稚好不好… 分外安静的太和殿上终于响起了分外响亮的声音臣雅朗有事启奏…”倒不是雅朗声音太大,而是太和殿实在太安静了。 “啊?”敦庆帝楞了一下,嚯,出列的真是雅朗,真是邪了门了,雅朗突然想过味来了…呀,不对,雅朗不是出京去了嘛?这出去一趟受刺激了,难道眼睛突然看得见了?… 敦庆帝不由伸长脖子,想努力看清雅朗的眼睛,还好,没激动得直接叫雅朗抬起头来。 “臣雅朗有事启奏…”雅朗见敦庆帝没搭理他,又低头喊了一嗓子。 “雅朗啊,”敦庆帝站了起来,打算走近些看,“时候回京的啊…” “启奏皇上,臣昨夜到的京…”雅朗回道。 敦庆帝准备下台阶了,一定要确认一下雅朗的眼睛是不是好了嘛,却瞄到弘暄微微冲他摇头,只得硬生生的停住脚步,站在台阶处道,“辛苦你了…” “能为社稷效力,乃雅朗之幸…”雅朗回答得中规中矩。 敦庆帝赞许的点点头,号召大家都要向雅朗学习,然后才叫雅朗开始汇报工作,当然,发出这一连串指令的同时,敦庆帝依旧歪着脖子试图仔细打量到雅朗的眼睛,唉,敦庆帝左歪右歪了一阵脖子后,很遗憾的,好像眼睛没好啊,唉… 等敦庆帝终于确认时,雅朗已将出差总结汇报了一大半,“皇上,虽然朝廷对伤残将士有诸多照拂,可大家的日子过得还是令人心酸,自然,朝廷如今也没富余的银两,再给他们多拨银子实在也是不可行,所以,臣以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给伤残将士们寻个谋生之道显得更为迫切…他们能自力更生了,日子自然就会蒸蒸日上,朝廷也能少些负担…” “这想法不,”敦庆帝点点头,其实这属于老生常谈,没新意的,不过由如今的雅朗说出来,也得夸一下,“你有具体的想法没有?”敦庆帝转身朝龙椅走去,还不忘鼓励雅朗继续,唉,雅朗的眼睛咋就没好呢…没好也来上朝,嗯,看来多出去走走是对的,弘丰那小子是不是也得多出去走走才会想开啊,不对,弘丰这小子走得地方不少了…就是走得太多了,想得太开了… “臣如今只有个粗略的想法,尚不成熟…”雅朗压根不敦庆帝早跑神了,还在谦虚的阐述着,“臣想,不如朝廷出资办些作坊,专门请伤残将士上工…” 敦庆帝虽然跑神了,但还听见了,要办专门的作坊,可是伤残将士能干的活有限啊,哪有那么合适的作坊,但还是鼓励道,“这法子很好,打算开作坊啊?” 敦庆帝决定,不管雅朗要开烧钱的作坊,都批,不能打击雅朗的积极性不是… “具体的作坊还没想好,不过,缺胳膊的可以用腿,断腿的可以用手,眼睛看不见的,还可以吆喝几嗓子,总有他们适合干的…”雅朗道,“不一定非要天天到作坊上工,也可领了材料回家做,总之,各种形式都可以考虑…” 看来雅朗不是谦虚,而是实事求是,真的只是粗略的一个想法。 “这样,雅朗,下来你再细细说与朕听,如果可行,你就多请教一下九王爷…”敦庆帝不可能在太和殿上用太多去讨论一个尚不成熟的方案,便和颜悦色的告诉雅朗,下朝后再说。 “谢皇上。”雅朗又道,“至于钱的事,户部倒不用太cao心,臣以为,可以发行股票来筹钱…” 大家皆静默了。 只有十四王爷很激动,“皇上,臣以为这个法子可以好好考虑考虑。” “下来再说。”敦庆帝觉得有些头疼了,洋人的就是有后遗症啊… 雅朗见敦庆帝如此说,便应了声,“是。”然后垂手而立,没退回队伍,大概是有些估摸不到距离。 敦庆帝不由看得又是一阵心酸。 等雅朗说完了,众大臣们才纷纷开始请示或汇报各自手头的重要工作,大清朝廷有条不紊的运转着… 第三百三十八章雅朗复上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