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追求的清穿_第三百零四章 资助(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零四章 资助(上) (第1/2页)

    收费章节

    第三百零四章资助

    对于李家众人雪中送炭的精神,老实说,唐烨并不看好,夫妻大难临头还各自飞呢,又何况这帮没血缘的,哪怕是三牛和四牛,唐烨以己度人,觉得人家也犯不着为了李真和搭上全部身家。//78小说网无弹窗更新快//

    但见李真如此做想,唐烨也不好给李真灌输其实人都是自私的。

    既然李真的确将李家村当做了的家乡,那就干脆为家乡做点实事吧,不求立碑树传,只求广撒一个网,只希望,万一四爷日后牵扯到某些复杂的争斗,李家村能有一两人能让李真觉得人间自有真情在…

    “李真,我觉得村子里挺穷的,比兰州那边穷多了,咱们可以考虑为村子出点力。”在兰州的时候,唐烨就已经感叹过人们的生活在后世那是绝对的属于扶贫对象,可到了李家村,唐烨才,兰州郊外的日子俨然就是小康啊…

    唐烨楞是没瞧见哪个小孩穿了鞋的,一问,大人都说,小孩子费鞋着呢,哪有那么多布给他们做鞋啊…

    整个村子,除了里正,就李真家屋顶是瓦房,其余全是茅草屋顶,没哪家用上了玻璃的。

    李家如今不是分家了嘛,也就五牛娘的厨房里有一块腊rou,还是三牛置办丧事时剩下的rou给弄的,因五丫没在,三牛和四牛都在正房,也就是五牛娘那边吃饭,所以,rou就归了五牛娘。

    家里大人小孩的冬衣都是缝了又补的,反正,唐烨瞧到的都是补丁挺多的,除了五丫这边的被褥还不,其他屋子的被褥摸着都是硬邦邦的,里面的棉花不用了多少年,就这样,大嫂和二嫂还不住的感谢唐烨,说没唐烨和李真的帮衬,他们才过不上这好日子呢…

    而且吧,就这急待扶贫的生活,大家还感谢敦庆帝呢,“这几年朝廷的赋税少了好些呢,劳役也会免一半了呢,朝廷说了,明年开始服劳役,朝廷会给一半的钱呢…”

    唐烨心想,还是京郊好,从去年开始,京郊的农民就不用服劳役了,而李家村要从明年才免服一半的劳役…

    唐烨还是很理智的,这么大个国家,要一下全部免除劳役,国库肯定没办法支撑,肯定得只能一步一步来,所以没骂敦庆帝不管民生。

    唐烨突然想到,皇子们那么抠门,是不是因为敦庆帝天天给他们哭穷的缘由啊?呵呵,这样也好,至少不会有乾隆那败家子了,不过,唐烨觉得敦庆帝在节流方面也许做得还不,可在开源上就有些保守了,要丰盈国库,那肯定是要去美洲弄块殖民地啊,真不知敦庆帝想的,竟然不全力支持四爷的远洋计划,难道他的确不是穿的?一想到敦庆帝到底是不是穿越同仁,唐烨就一个头两个大,不能想了,这事从来都是越想越糊涂,还是想让李家村脱贫致富吧…

    于是,唐烨便将想法给李真说了。

    “出力?”李真问道。

    一个靠天吃饭,离县城远、又非交通要的小村庄,想发展经济,还真是无从下手。

    “爹当时会走到你们村子来的?”唐烨挺纳闷的。

    “这边去兰州要近些呢,就是路不好走,咱们这马车还能过,再往前走,就得翻山,没大路的。”李真道,“所以,商队不走这边,都从县城过。”

    喔,那就修路?唐烨摇摇头,修路开支太大,远远超过了自家的能力范围。

    要想富,先修路,看来是不行了,那么还能干嘛呢?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八个字于是出现在了唐烨脑海里。

    要改变山村的面貌可不是能一蹴而就的,得徐徐图之,那么教育就得提上日程了。

    唐烨觉得支持教育是非常可行的,如今官学不都开到各个县了嘛,朝廷的便宜不占白不占,“李真,要不你给里正说说,统计一下村里想送孩子读书或学手艺的人…”

    李真有些吃惊,“叶子,这花费不少呢,俺们应付起来怕吃力呢,的束脩不便宜,给匠人当学徒也得给钱的,村子里人不少…”

    唐烨白了李真一眼,“谁说咱们家要请了,县城不是有官学嘛,咱们在县城租个房子,请个婆子做一日三餐,咱们村去县城官学或官学作坊的孩子免费在那吃住,村子里能有多少孩子去,二十个,三十个?官学作坊可得排呢,不见得报名就能上,村子里每年最多就三十个人去,又不用大鱼大rou的,管饱就行,一个孩子一天的伙食费就算4文钱吧,三十个孩子,一个月就是3600文,加上房租厨娘,每个月6两银子足够了,这开支,咱们还能应付。”

    “每个月6两银子呢,”李真觉得这已经是笔巨款了,“咱们能负担得起嘛,这还不如请个私塾呢。”

    唐烨道,“那匠人呢?你得算这笔帐啊,真正送去读私塾的怕不多,庄稼人还是更多的想学门手艺…再说了,朝廷办官学,咱们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