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三章 判断 (第1/2页)
收费章节 第二百七十三章判断 庄亲王遇刺给民众的生活倒没带来太大的改变,朝廷并没借此加强人员证件检查,至少唐烨在北京城没。//78小说网无弹窗更新快// 当然,庄亲王遇刺还是让民众小小沸腾了一下,老百姓都是善良的,庄亲王一没强抢民田,二没强霸民女,三没强买强卖,反正京里的百姓不,因此,京城人氏私下里都还挺义愤填膺的将刺客给好好谴责了一番,好日子过腻歪了不是? 不过庄亲王的人缘也没好到让民众自发的聚集起来要求朝廷严惩凶手,所以,除了茶馆多了些谈资外,市面上也没变化。 唐烨虽然心里挂念着,可却也没其他渠道了解更多的进展,在寺庙给雅朗祈福后,回到马车行将云南特产的清单拿出来好好检查了一番,没白药,唐烨失望之余倒也没去寻这有名的特效药,以为这大概是药铺必备的常用药,没在这上面过多纠结,只是发动员工积极寻找各种治疗刀伤的土方子,----珍贵药材雅朗肯定是不缺的,名贵补品雅朗更是不会少,特级大夫雅朗绝对也是找得到的,唐烨便没不自量力的在这上面去卖力气,而是另辟奇径。 然后,唐烨便该干嘛干嘛,好似生活完全没受到影响,的确也没受到影响,除了心中不时期盼能传来雅朗平安的消息外… 日子一天天,转眼便过了两月,庄亲王遇刺一事在民间基本没人再提了,而宫里似乎也没再炒作此事,唐烨两次进宫探望蜜儿,都没得到进一步的消息,弘历那懒家伙在给蜜儿的家信里竟然一个字也没提雅朗… 两个月还是很能干许多事的,比如方六少进京了,和李真会面时红了眼眶,请李真给七娘递个口信,说有二阿哥在,家里一切都好,叫七娘尽心伺候公婆,好好相夫教子… 就捎带这么个话,方六少眼眶都红了呢? 因为方家两姑娘的婚事给定了下来了。 能不定下来嘛,大概是为了平息皇子争权的议论,一向只关心蒙古娘家的皇后破天荒的给方家发了两道指婚懿旨,方家谁敢说不? 期间方家族长的确想将七娘家的其他小姑娘立马送进尼姑庵去,奈何太子妃又插了一杠。 太子妃首先游说了公主,然后拉着大清朝最得宠的,---目前为止没有之一的---公主去找到皇后,说要搞个女学,泼辣是旗人姑娘的优势,但是得有忧患意识啊,光泼辣行,琴棋书画也该都懂点吧,这样日后才能成为一个全能的额娘啊,要,一个好额娘可意味着能教养出一大家子的优秀子孙呢… 皇后被忽悠了,叫太子妃和公主去试运行吧… 结果太子妃竟然一改常态夺了公主的权,主持起了大局,直接给各大有着渊源历史的家族发了通知,叫他们将女孩子的名册报上来,她要挑选些十至十三岁的姑娘到京里的女学来学习学习,也好为学校良好的风气做出点贡献。 而来方家传旨的侍卫就被太子妃委托收集方氏家族闺女名册,方家族长在这个接骨眼上可不敢乱动。 而且至少在女娃娃们十岁前,方家族长也不敢乱来,谁太子妃届时会不会照着名册乱点给点中了呢?万一太子妃选中的人进尼姑庵了,一发神经,一嚷嚷,那方家的名声可不就糟了… 因此,方六少知晓了此事后,那感激得叫一个涕零啊,为了七娘,为了方家,二阿哥可没少cao心啊… 关于太子妃将公主排挤到一边,当起了女学的主持人一事,京城各大家则都在翼翼的观察着敦庆帝的反应。 而敦庆帝竟然没反应…大家一想,明白了,敦庆帝是在告诉大家,公主再得宠,日后也得看太子妃的眼色过日子呢,如今还是先适应适应吧,那么,日后能给公主眼色的,除了一国之母,还能有谁呢?摆明了,不就是告诉大家,弘暄太子之位稳得很嘛… 太上皇虽然觉得开办女学有些胡闹,但还是表扬了敦庆帝两句,总算分寸了,再疼闺女也得有分寸不是? 敦庆帝翻了个白眼,“安安最近很忙,她对洋人的蒸汽机的上心了…” 得,敦庆帝是心疼闺女呢… 皇家的事,唐烨得并不清楚,一是唐烨没刻意去打探,二是蜜儿也只捡觉得好玩的说,所以,对于女学这些弯弯绕绕,唐烨是完全没留意,只是感叹了句,希望过个二十年,平民家的女子也能入学… 然后呢,唐烨便开始倒腾梭子了。 唐烨虽然派人在天津寻到了一合作村,本来是想在天津买个庄子的,结果囊中羞涩啊,只好搞合作了。 唐烨派去的管事和村子的里正签署了协议,租借里正的一块地十年,在上面建几间房,房租一年一付,聘请村妇在农闲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