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77开张在即 (第3/4页)
得一手好字画,他们工厂就曾经采用了小怪才画的年画娃娃。 谭向阳随信附上了一张照片,瓷器上的年画娃娃线条有些模糊,并不能看出绘画者的功底,却也不能否认白白胖胖的年画娃娃非常俏皮可爱。不管怎么说,一个11岁未经教育的山区聋哑孩子,能画出这样‘逼’真的年画娃娃,办公室里的四人都非常惊奇。 “这个孩子的确天资聪颖,但要资助却很困难,原因在于他们家在外县,而且地方非常偏僻。”陈墨一语中的:“我查过了,M村,地处龙泉与Q县‘交’界处的高山上,至今汽车不能直达。从华阳出发,坐大巴需要六个小时,然后还要爬上一个多小时的山路。一来一往最起码要16个小时。” 潜小麦看着照片,细细斟酌了一下。谭向阳素来是谨慎的人,这些情况肯定知道,但他还是发出了信,想必有他自己的看法。便道:“我这几天正好有空,不妨明天走一趟M村。顺带也去看看谭老师,他调回龙泉,我都还没去看过他呢。” 话一出口,潜小麦就做好了被挨揍的准备,不知道等下南薇薇会如何收拾她。这下倒好,不用彭辰煞费苦心阻拦,那些大城市统统都跟她拜拜了。 “好可惜哦,我们明天都有课。不然和你一起去看谭老师。”孙红梅遗憾地道。 四人又细细讨论了几个日常问题,紧接着,陈墨便先出去办事了。 见管理室内没有了外人,孙红梅便迫不及待挤过来摇潜小麦的胳膊:“快说!你刚刚什么意思?内刊有什么地方出错了吗?” 潜小麦不答,老神在在地喝茶,难得说了这么一大堆的话,渴死了。好不容易,半杯茶下肚,她才笑笑地对王志高说:“你去给她买点清心丸,我怕说了,她等下会发飙。” 王志高轻笑出声,并不当真。孙红梅瀑汗,心痛如绞地问:“真的……那么差吗?这个把月来,我每天忙到凌晨,没有十易其稿,也有七八易了。” “那以后,你编写内刊之前,先给我拟个具体的内容策划。省得做了又全部作废……” “你说什么?”还不等潜小麦说完,孙红梅就从椅子上“噌”地跃起,心如泣血,小食指指着她簌簌颤抖:“全部……作……废?” 最后两个字,简直是呜咽出声。自己千辛万苦的劳动成果,被别人一言否决,恁谁都不会好过。何况是孙红梅。尽管她大学念的是教育心理学,但一直以来都非常喜欢读书写作,好歹也在校报上发表过几篇豆腐干。现在却被一个“破裁缝”嫌弃得一文不值,她能好过吗? 孙红梅纵然再沉稳,但到底,遇事还是王志高冷静。 “真的……全部都要……重新返工吗?”王志高字斟句酌地问,生怕一不小心,再次伤到妻子已经碎了一地的玻璃心。 “嗯。”潜小麦不容置疑地点头,但凡正事,她素来干脆利落:“我已经帮她改好了。其他栏目的文章必须全部重新编写……孙红梅的文笔没话说,但问题是她的谴词用句过于深奥,编写的内容也是泛泛而谈,没有什么现实意义……” 看在同学加老乡的份上,潜小麦把话说得稍稍圆润了点。 但恼羞成怒的人是很难听进去的,这不,孙红梅火烧着耳根子,把内刊小样往桌上一拍,学着陈墨的样子捞过一张白纸,又信手拈起一支圆珠笔,把开关按得“啪答”“啪答”响:“破裁缝,你今天不给我说出个一二三来,你就休想直着走出去……” 孙红梅的声音明明很甜糯,却非要说些大姐头式的威胁话语,怎么听都是天雷滚滚。潜小麦被雷得七荤八素,不厚道地大笑出声,全然不把她的威胁放在耳里。就连王志高,也悄悄闪到电脑后面抿‘唇’轻笑。 其实,孙红梅也深知自己的底气不足。刚刚,她有快速阅览潜小麦修改过的。不得不说,这丫头够心狠手辣,她手里的红笔,仿佛就是她终日不离手的剪刀,手起刀落,哧溜到底,遇绸杀绸,遇帛杀帛,愣是把千余字的裁剪修改得只剩下三百字。而且文笔遒劲,言之有物,读起来朗朗上口,令人马上惊羡钦佩。 “快说!”孙红梅红着脸、凶巴巴地催促。 再次轻抿了一口‘花’茶,潜小麦如她所愿,言简意赅地道:“我对内刊只有两个要求。” “第一,文字要尽可能地‘精’炼简洁。8开4版的内容,我希望总的文字加起来,不要多出四千字。我们的内刊主要传阅服务于青少年聋哑儿童,尤其是农村的聋哑儿童。他们的文化知识水平,普遍低于正常孩子,根本看不懂、也不会愿意去看长篇累牍型的报刊。你不能拿他们,跟城市学校的孩子比……” 听到这里,孙红梅的脸变得更红了,却也马上虚心请教:“那该怎么办,就那么点字,会有很多空白的地方哎?” “很简单,用字画和照片填补。”潜小麦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王志高听了,也点头表示赞同。 “那第二呢?”脸上的红‘潮’渐渐褪去,孙红梅变得更加认真。一旦确定潜小麦不是无缘无故‘鸡’蛋里挑骨头,所有的意见她都可以虚心接受。 “第二,内容请最大限度地向现实靠拢。” “我已经很现实了。”孙红梅情不自禁为自己辩解:“在里,我向小朋友介绍了美国著名聋‘女’作家海伦.凯勒的事迹;在里,我向家长小朋友介绍了一些对恢复听力有益的‘药’物食品。” 对孙红梅的说法,潜小麦给予了认真的回答。 “在谈海伦.凯勒之前,我想你应该先认真看看孩子们填写的报名表。在‘我的偶像/最喜欢的人’一栏里,绝大多数孩子填的都是爸爸mama、亲朋好友这些身边的人,除此之外,出现次数最多的人物是‘小燕子’,而开播至今已经六七年了。这很大程度上说明,孩子们吸收外部信息的能力很有限。他们不知道王唯,不知道钱钟书,更遑论是八杆子打不着边的海伦.凯勒,我甚至怀疑他们是不是知道世界上有一种叫‘作家’的职业。” “至于里的文章,你都是从书刊和网上摘录的吧?” 孙红梅的脸“涮”地又红了,几不可见地点了点头。 “在没有和专业医生请教论证之前,咱们的内刊,绝对不允许出现道听途说的医‘药’知识。”说到这个,潜小麦的声音陡地变得严厉起来:“你千万不能低估家长和孩子们的求医心切。耳聋带来的痛苦和绝望,医生和旁观者是永远不会懂的。再加上农村家长大多文化知识不高,又都有些‘迷’信,痛苦绝望之下,你就是告诉他们石灰拌饭能治耳聋,他们也会信以为真的。” “我知道了,以后会注意的。”孙红梅声若蚊呐地答应下了。 这时候,一直静静倾听的王志高,从电脑屏幕后面探了出来,问:“小麦,你们家没有聋哑亲戚啊,你怎么会知道得这么清楚?我妈……哑了这么多年,我都还没有你知道得多呢。” “呵呵,不做足功夫,我哪会随便砸钱,开办‘可爱的你’。”潜小麦笑笑地转移话题,婉转对王志高说:“孙红梅刚出社会,有些事情考虑不周,你有时间在旁边稍稍提点她一下。” 王志高应下了,然后替妻子问出了最重要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