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23 赵氏德媛 (第2/2页)
带着一家人在城外的蕃坊租了便宜屋子住,写了信去临安城向宗室们打探消息。如此才好决定进临安时,到底应该如何行止才妥当。 而京城里的老家人,除了住在大理寺衙附近照顾牢里的两个哥哥,不时也能传回来一些消息。 父亲还在明州里的时候,就知道京城里出了大事。 第一件,是宋金边境在楚州地界有了‘交’战。 第二件,就是这位季坊主了。 他们自家住在城外蕃坊里,当然知道这些日子以来,时常有京城里的大商人差了管事过来,拜访季氏货栈。 毕竟,他们租住的就是季氏货栈的屋子。 还是这位马脸长相的劳四娘子,便宜了租给他们家的。 所以他们都知道,季家两姐弟的官位都是楼云保举的。 而且,更要紧的是,刚才外面那泉州口音的陈家小厮一说话,三姐赵德媛就突然揭了窗帘看了外面的情形。还让船娘去打听了隔壁船上的主人家是谁。 得到了确实消息后,三姐脸‘色’惨白地告诉他: 季坊主已经知道她躲在这船上装病退亲了。 只怕从一开始,季氏货栈租屋子给他们家,都是早有安排,说不定就是楼云的指使安排。 而现在季坊主的船出现在这里,就是为了为楼云抓到他们两姐弟,带到京城去。 否则。岂能有如此凑巧的事情? 所以。为了全家好,他赵德明也壮着胆心,支持了三姐的决定。 事情已经败‘露’。现在除了他们姐弟主动向季坊主求情,向楼大人求情,他们还有别的出路吗? 难道等楼大人把三姐推到了父亲面前,再让父亲羞愧‘欲’死吗? 身为儿‘女’。岂能如此? 三姐就算是埋怨父亲不应该去退亲,她也绝不愿意就如此羞耻地嫁给楼大人。 劳四娘沉默站在榻后。一言不发。 季青辰当然也早有意料。 她一到明州城就遇上了顺昌县主,劳四娘又一力劝说她用顺昌县主来结好楼云,所以她就能猜到,这些都是劳四娘的安排。 只是她也没料到顺昌县主会主动找上她。 “常言道子不言父过。我本不应该说父亲做得不对。但这些话我已经当着父亲的面劝谏了。我也能向季坊主再说一遍。家里出了这样的事。楼大人不论是为什么要退亲。我也是无话可说的。但父亲要去出头退亲,却是不应该的。” 季青辰自然只是听着,并不会当真。 楼云势大。顺昌县主家落泊,楼云要退亲她们家就算是不愤又能说什么? 她自问。要是她和王世强的婚约是正儿八经地订下了来,他要是敢悔婚,可绝不会像是口头婚约这样轻易过去了。 更何况是大宋‘女’子? 顺昌县主不过是识时务者为俊杰。 然而她季青辰却未必有这必要,为顺昌县主出头去和楼云递消息。 赵德媛和楼云之间,并不是一‘门’婚姻的两姓家事,而是政争的漩涡。 她刚回大宋,还不知道水深水浅,她才不要冒风险被淹死。 “……县主何必担心,以我看,楼大人不至于见怪令尊大人的。” 她正‘色’说着,自问是义正辞严,绝不会让赵德媛察觉她是在敷衍推托, “论理,既然订了亲,本就是要患难相扶,才是两姓结亲的正理。就算是令兄如今出了差错犯了案子,但他并没有谋害楼大人,更没有和楼家过不去。而楼大人当初也是知道令兄的为人,仍是向县主家求了亲。如今再要来退亲,无论说什么都是楼大人理亏——” 赵德媛上了船之后,就一直意外不断。 一则是这季坊主。她的说话、打扮和举止虽然比平常宋‘女’大方一些,但看起来就完全是一名宋‘女’的模样,她和泉州城蕃坊里的外商并点不像。 二则,她上船后,季坊主客气有礼,却也并不热情,似乎并不是故意盯着她们姐弟。 现在听她说起楼云这桩婚事,立场公允倒还是小事,她赵德媛并不会马上相信。 但这们季坊主说起这宋人的家事家理,却居然也叫她这个土生土长的宗‘女’听不出什么差错。 难怪明州城里都传说,这季坊主对大宋十分倾慕,又熟读史册,所以才有眼光押在了那段内河工程上。 就算是四明王家悔了婚,她也没有废罢此事。 她此时不由就想起了,京城里老家人写信过来,说过楼府的楼大小姐楼鸾佩。 因为楼大小姐在京城的照顾。安排老家人们住在了临安城西大理寺衙附近的屋子里,一切妥当。老家人还能给两个哥哥送饭送衣,让他们少受些罪。 王纲首夫人楼大小姐是如此**,所以她听说了季坊主和王纲首的往事后,她本是万万没料到这位季坊主也是叫人不能生厌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