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08 高丽宫变 (第1/2页)
阿池并没有和她再多说,甚至把她身边的小‘女’寺奴也带回去了。 就因为他这样小气,她差了姬墨去打听唐坊消息。在她走回松风居的那一刻,她果然听说: 后山两条山道解禁了。 她可以回唐坊了。 然而更让她吃惊的,却是驻马寺里四面‘激’动的哄叫声突然响起。 那是十七座客居里避难的平氏族人们发出的呐喊声,带着绝处逢生的嘶哑。 “大娘子,我再去打听——” 她摇了摇头,转眼看向了松风居的院子里。 楼云仍是一身雪袍宽袖,腰下拖剑,他正站在松风居前阶高高的廊道上。 他皱着眉,听着谢国运比手划脚的说话。 她很难见到谢国运如此震惊的模样。 楼云这些日子来,也很少有这样严肃的表情。 “传话下去,让秦庄头和劳嫂子他们不用来接我了。我们今晚就回去。” ——反正她又不是和楼云说亲事,实在也没必要再呆在一个屋檐下了。 传到陈家叔侄耳朵里,并不是好事。 “是平氏嫡子找到了?” 她上前,停在了廊道下,仰头问道。 楼云垂眼向她看了过来,只是一瞬间的对视,她看出了他眼中的谢意,还有无奈。 谢意。是因为她派了两名库丁,送回了楼铃和楼叶。 他眼里的无奈,却是在提醒她,他要告诉他的消息,会让她更失望。 “是小国主找到了。” 谢国运双掌一击。笑得诡秘无比, “那位小国主在海战里,被平清盛的夫人抱着跳海自沉。现在被救回来了。他脖子上还拴着他们扶桑人的国主之印。” “……” 在她的无语中,楼云在阶上点了头,道: “有小国主在,九州、四国的封国更不会愿意投降了。” 东、西日本各有一位国主。只怕就如同中原魏晋之后的南北朝一样,从此互相攻战不断。 在这样的局面下,三郎要‘混’水‘摸’鱼抢地盘,凭着唐坊内库和田庄粮食,就足够了。 ——他不会愿意跟着她回大宋。 “师妹……季坊主。虾夷人那边的消息?” 谢国运明显就是一副唯恐天下不‘乱’的兴奋模样。 他不敢叫她师妹,却急不可待跑下了三级前阶,凑过来要打听虾夷人的消息。 她正是一肚子不如意的时候,恨不得一脚踹飞了他。 突然间,楼云的宽大袖袍垂了下来,光滑柔细的绢面轻轻抚过了她的头顶,啪地一声盖在了谢国运的脸上。 她仰头之间,正看到他冷着脸吩咐谢国运。道: “……去通知陈家,让他们不用上山了,我们今天就下山。” 她和谢国运的同时疑‘惑’间。他淡淡道: “准备回朝。” 说话间,他已经转身向屋里走去了,谢国运在阶下目瞪口呆地嚷了一句,道: “这个时候,你还这样急着回去?” 然而又丢给她一句,“一定是临安城里有消息来了。他那小书童刚才已经上山了。” 谢国运追着楼云去了。她站在廊下也来不及为这突然的消息发呆,慢慢向自己的屋子走去。拐一个角。果然看到了熟悉的身影。 “大娘子。” 季洪低着头站在廊板的后阶下,茂盛的七月树影里。他的马面鬼脸虽然仍然吓人。但等了十天消息的季青辰居然也看得分外亲切。 廊板上的隔屋子里面都是空的,不论是楼府家将还是唐坊坊丁都在外面办事。 她便召了他过来,在拐角处,低问道: “二郎回来了吗?” 她皱着眉,看着季洪,“都已经十天了,怎么完全没有消息?他在高丽忙什么?” “……似乎是开京里有变‘乱’。” 季洪的声音很小,脸‘色’也明显不好。季青辰一时无语,却也并不是不相信。 现在的高丽王,本来就是十几年前由掌军大将所立。 再加上,地方上由各姓大族掌权,高丽王其实就是一个空架子。甚至朝政都要由掌军大将决定。被称为军帐幕政。 所以高丽王对大宋儒学和科举制十分感兴趣,他才会在官学之外,允许本国的儒者在开京城郊建立的十二徒‘私’学。 这也就是二郎读书的地方。 “既然‘乱’了,难道反倒要留在那里?怎么还不赶紧回来?” 她几乎忍不住要说,实在不行的时候,直接去开京城的王氏货栈避难。四明王氏在高 丽有上百年的人脉关系,那边主持生意的王氏族人经常和唐坊打‘交’道。 “你见到二郎了没有?” 她本没有让季洪去接季辰龙,但从高丽港到唐坊只有三天海路,从开京城也可以坐船到港口。 这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