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098 嫁妆箱子 (第2/2页)
” “是,大人。” 清凉的凌晨山风中,楼‘春’应命时是一脸笑意,楼已听到这里,也暗暗松了口气: 今晚的事情总算开始顺利了…… 楼云越过驻马寺墙头,踏进空空的寺奴寮,第一眼看到的并不是楼铃,而是谢国运身边的小厮谢‘药’头。 同一时刻,季青辰离开了秋荻院,终于到达了空明大师的圆止佛斋。 廊板上是六间相连的板屋,她看到了法止僧官的房间里,有着两个熟悉的身影。 法止和法显都已经在等着她了。 斋里的寺奴打着手式,暗示着这佛斋里还没有外人潜入。 而最后的那间斋房里。佛灯明亮。 她移步走了过去。 当眼看到的,还是空明盘坐在蒲团上,苍老的身影。 “……慧空来了……” 她爬进屋,忍着泪,慢慢挪近到了他的面前。 她感觉到了。这曾经给予过她温暖的老宋僧,确实已经停止了呼吸, “慧空来晚了……” 她轻轻握住了他冰冷的,还缠着佛珠的老手。 眼泪落在了他苍老脆薄的皮肤上。 “慧空很快就要回大宋了,我还没有告诉你,我在金国买了一座大宅子和十几个田庄。” 她哽咽着。说着她在金国洪灾地贱时,托黄七郎给她买下的户籍和田地, 比起嫁到陈家,她回大宋还有她必然要去办的事情。 “等我去了金国,就把你送回五台山。你高兴不高兴……” …… 隔壁屋子里,直柱灯盆上油灯明亮。 姬墨向法止、法显两位僧官深施了一礼。 “多谢两位大师。” 板屋中,两个寺奴抬出一口旧黑木大箱放在屋子中央,箱盖陈旧的莲‘花’纹铜锁口上挂着一把重锁。 姬墨取出了季青辰给她的钥匙,上前轻轻地开了锁。 团子一样‘肥’胖的法显也盘坐在蒲盘上,看到他手里的宋制钥匙。 这年轻却福气团团的和尚有些皱了眉。 虽然这钥匙应该只有一把,也不是普通锁匠能复制。但他记得两个月前,师兄法止差人去了国守城。 他请了一个铜匠回寺里。说是为了修补重华殿中的铜佛像。 法止以往是不关心这些寺务的。 而他也听说。那国守城里的老铜匠曾经和宋匠学过治铜治锁的手艺。 姬墨揭了箱。 箱中也并没有他猜测的珠光宝气。 堆满的全都是一册册旧佛经。 僧衣磨响,探头过来看的不仅是四面的寺奴、库丁,还有法显僧官。 他看到佛经便惊噫了一声。回头看向了蒲盘上的另一位年轻僧官——师兄法止。 法止生得面‘色’清淡,额头有一颗天生的‘rou’圆痣,正捻着佛珠为师尊默念往生经。 在灯光下,果然是宝相庄严。 “都是梵语佛经。” 法显告诉他,法止僧官似乎早有所知,便也只是点了头。 姬墨看那梵话佛经书页上。不时有几个汉字的旧印章,便也知道它们的来历。 这些佛经。都是老宋僧多年来收集到的流失佛经。 它们本来是中土僧人,经由万里跋涉。从天竺圣境带到中原的。 又经过了战‘乱’,才流失到了海外。 不过,他也在箱子一角看到了两个堆叠在一起的小铁木箱子。 并没有上锁。 他伸手再打了开去。 第一只铁木小箱子里果然是银光满眼,让他吃了一惊。 他也是唐坊里见过无数珍奇的老手了。他一眼就认出,小箱子里是一整套纯银佛器。 粗粗一看,就有银水钵,银摇铃,银佛牌,银香炉座、银泊莲‘花’等物。 更少见的是,这些银器都是古物。 他伸手取了一只,在灯下细看,有一只银摇玲法器上还印着东大寺鉴真*师的佛印。 他知道,这位是唐末时东渡扶桑传法的高僧。 这就是空明给她准备的嫁妆了。 果然不菲。 至于下面第二只铁木小箱子,他只要伸手一拿,就知道里面是上百封的信件。 当然都是大娘子写给空明的书信。 “大娘子说,这些也不带走了,就准备在老禅师面前焚化了。” 正说着,外面的脚步声杂,圆止佛斋外走进了两排的小沙弥,在念着超渡经文。 他们来接空明的法体到前殿佛会,颂经追魂。 法显和法止同时站起,颂了一声佛号。 院子里的火缸前,还堆着空明大师要求焚化的各类遗物,及各院寺送来的祭礼。 而姬墨知道: 十二位老宋僧里,包括空明大师在内,有五位老宋僧是希望归葬山西五台山金阁寺旧地的。另外七位,包括大娘子十分感‘激’的一位不知名老武僧,却并不在意。 按他们的愿望,大娘子早已经把烧化的舍利撒在唐坊外的东海中了。 一念起,一念灭。 无牵无挂。Q ps:鞠躬感谢童真无暇的粉红票,鞠躬感谢md12的5张评价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