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华_第一百四十八章 宫车晏驾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八章 宫车晏驾 (第2/3页)

便传来消息,说晋王痊愈了。戴思恭的医术的确是无双国手,他不仅为皇爷爷诊治,所治无不立效,而且还曾被派去北平,给当时患“瘕”的燕王治病,在听闻燕王嗜吃生芹之后,当下开出一剂药来,当夜燕王就解下“细蝗”来,第二日病就痊愈了。

    “殿下,”戴思恭道:“老臣之前奉命探视晋王疾病,当时就对晋王说:‘能治好,只是毒已经侵入膏肓之地,若是再次发作,就无药可救了。’今日果然旧疾发作,臣无力回天,只求皇上不要加罪其他医正,这是臣的罪过。”

    朱允炆宽慰了他几句,就进入太庙之中。他一路走进去,直到前殿没有看到皇帝,走到中殿才看到皇帝站在空旷的殿中,对着孝慈皇后的神主,不知道站立了多久,也似乎没有听到他的脚步声。他眼里看到的皇爷爷原本很挺拔的脊背已经佝偻下来,而等他轻轻唤过一声之后,皇帝转过头来,遍布斑纹的脸上,一双眼睛浑浊而且没有方向。

    朱允炆心里不由得大恸,他跪在地上抱住了皇帝的腿:“皇爷爷,晋王叔薨了,这也是无奈何的事情,您千万保重身体,莫要过于伤心!”

    “唔,唔——”皇帝口中含混地不知道应了什么,最后把他拉起来:“我不伤心,我也是快要去见他们的人了!”

    七十一岁的洪武皇帝昨晚上梦到了自己的发妻,已经死去多年的孝慈高皇后马氏。梦里一片混乱,冥冥杳杳之中,他伏在马氏背上,马氏背着他疾行,他刚刚要感叹一声,却忽然堕地,马氏将他扔在地上,转头叱他:“咄!吾子何在?”

    他想起已经逝去的朱标和朱樉,顿时满面愧赧,无言以对。

    “标儿走了,我立了嫡孙允炆,”皇帝忽然振作起来:“你是知道的,这孩子天性仁孝,像他父亲,必然能克继大统,承继帝业。”

    “允炆荏弱,”马氏道:“良为可欺。”

    “谁敢欺他!”皇帝道:“我早已为他除去了一切祸害,他将来必然是个太平天子。”

    马氏就凝立他,道:“吾四子棣何在?何不立之?”

    皇帝皱起眉头,“棡儿还在,弟如何能先于兄?”他看着马氏,道:“我知道你最爱老四,我也爱他,只是他、他到底不是世嫡,他不是世嫡!”

    他和马氏的亲生孩子,只有标儿和宁安,其他的孩子,都是马氏抱养过来的,在马氏的眼里,和嫡子无差,而他平日也默许这几个孩子自称为嫡,就像晋王上表笺,自称长嫡,他也没有加罪。只是论到储位和世系,他们到底庶孳。

    “自我开创天下,”皇帝一遍遍对马氏解释着:“以天下传之庶孳,万世以后就有庶孳夺嫡之事,嫡庶何以区分?嫡不贵而庶贵,古所未闻也。他日骨rou相刑,都会怪罪我,是我开了这个乱,我先乱传下去,万世之传才乱,届时你我九泉之下,何以自安?”

    马氏只是摇摇头,用悲悯的目光看着他,皇帝伸手去拉她,“允炆是嫡中之嫡,是你我的亲孙,身份贵重——”

    他抓了个空,抬头就看到马氏已经化成了一团轻烟,而他也很快从梦中醒过来。

    醒过来他就知道自己真的是时日无多了,半晚不再合眼,第二日神思不属地上了朝,下朝却听到了山西太原的急报,晋王棡薨了。

    果然人死之后,魂其有灵啊!

    魂其有灵,他便能见到死去的马氏、标儿和樉儿和棡儿了,他能见到爹爹mama,自己这些年在太庙供享了了很多,再见总不是饿死的模样了吧!他能见到两个兄长,他这两个哥哥十分凶顽,这也传到了他们的儿子身上,他虽然废了两个侄子,但是那是罪有应得——而且他也将两个侄女养大了,嫁人了,还给了公主的名号,这也算对得起他们了吧!

    他还能见到徐达、常遇春、邓愈、汤和、沐英、胡大海、赵德胜、华高、俞通海这群人,是一起征战天下的老伙计了,他们还能在一起逐胡虏、除暴乱,廓清宇内,这些人与他保有始终,他们的子孙,便也与国咸休。

    当然还有很多人,他的眼里划过一双双不甘、怫郁、愤恨的眼睛,那是蓝玉、傅友德、冯胜、朱亮祖、廖永忠他们的眼睛,这些人死在他手上,成了鬼,在那一世要来讨债——他不怕!

    皇帝指着虚空中,“你们自己想想,朕待你们不薄,给予高官厚禄,赐大量土地,还跟你们攀亲戚,你们的儿子,都娶了公主,女儿也成了王妃,朕还颁给你们丹书铁券。本人或子孙犯罪,可以免死数次,朕有负于你们吗?你们是如何回报朕的,仗着有铁券,迅速腐化变质,杀人伤人、恃强凌弱、霸占土地、**妇女、吃喝嫖赌、贪污纳贿,甚至造刀枪、穿龙袍的都有。你们早已不是国家的柱石,而是蛀虫,早晚要把朕偌大的江山,啃成空心的筛子!”

    眼前人影绰绰,这些人的脸忽远忽近,他们一声声喊着皇上,又阴森森问他:“皇上,你的棘杖呢?”

    这戳中了皇帝的心,在懿文太子还活着的时候,皇帝只是恨这些骄纵的功臣们,不知道收敛,辜负了他的心,而在洪武二十四年太子去世的时候,皇帝就害怕这些能为自己所用的人,不能为允炆所用,害怕他们造反、江山不保,子孙后代会做别人的阶下囚。

    于是即算这些人没有犯法,依然得了鸩酒,毫无缘由地被赐死。

    皇帝双目一凌,这些鬼影又不敢近前来,喧喧嚷嚷地散去了,他看着眼前太庙中,东西配殿里二十一位功臣的神主,心道:“朕在功臣庙里,曾留下一百零八人之位,如今只剩下二十一位了!”

    他扶起跪在地上呜咽的允炆,道:“朕本淮右布衣,因天下乱,率众渡江,保民图治,今四十年矣。荷天眷祐,悉皆戡定,奠安方夏,复我中国之旧疆。”

    朱允炆的眼泪还未拭去,却急急道:“皇爷爷西平汉王陈友谅,东缚吴王张士诚,南平闽、粤,戡定巴、蜀,北定幽、燕,四方戡定,使民安田里,天下晏然,此诚千古未有之业——”

    “然,朕却有三恨,”皇帝道:“汝可知道?”

    见允炆摇头,皇帝道:“一恨定都金陵。”

    南京太过偏东南了,元朝残余势力仍虎视中原,伺机南下,建都南京有鞭长莫及的感觉;不管从国家管理还是战略位置来说,都不太方便。皇帝自己也说过:“朕今新造国家,建邦设都于江左,然去中原颇远,控制良难。”其二,若是追溯一下在南京定都的王朝:东吴从孙权到孙皓是58年,东晋从司马睿到刘裕代晋是103年,宋齐梁陈四朝寿命是一个比一个短,平均50年左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