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五十五章 庭院授业(一) (第2/2页)
四周,朗声道:“那麽现在开始,咱们便开始上课。”说完,李承乾拿起一支粉笔,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中,先用白帕子擦了擦黑板,遂之在黑板上奋笔疾书,写下三个大字“第一课”。 殿外安静的气氛烟消云散,窃窃私语声愈来愈大,且不论李承乾教授何等知识,当就那一块板,那一支犹如手指粗细的白棒子,便让程咬金哈哈大笑道:“殿下就是不一样,这等教学之法,古往今来何曾有之?啧啧,天见犹怜,俺老程终于熬过来了。” 众人哪有心情理会疯疯癫癫的程咬金,皆是目不转睛的盯着那块儿木板,不过一块普通的木板而已,竟能在此上面板书,要知道他们当年随从先生学习,那岂是一个“艰辛”二字所能道尽,先生按照古籍发音,他们只能一遍又一遍的默念记下,而有了这块板就不一样了,让学生知道生僻的字该如何书写,让枯燥的学习之旅增加不少趣味性,最为重要的是一块板且能让授业之人更又发挥的余地。 房玄龄直连点头,赞叹不己道:“学堂上授业之人能脱离古籍,向着学生板书文字,言之开天辟地之举亦不为过,若是利用得当,学生准确的认识生僻字不说,还能窥觑授业之人的书法哩。” 这时杜如晦也附和笑道:“更重要的这块板可以重复利用,只要用着抹布擦拭一番,便又崭新依旧,用起来得劲儿不说还不麻烦。” “普普通通的一块木板,怎么就如此神奇呢?”长孙默默念叨,随后瞧了眼身边的郑丽婉,询道:“丽婉,你可知乾儿是如何制作此物?” 郑丽婉柔色淡笑,想起了昨日漫天绯红下,前方少年浅吟低唱的那首曲儿,悄然间腮边跃起一抹好看的云晕,解释道:“木板乃是大郎昨日......” 话分两头,李承乾望着数十双懵懂的眸子,淡淡笑道:“长乐,你可还记得你初入弘文馆,孔先生教授你的文章麽?” 长乐合起手中诗经,秀目微眯,思忖了一会儿,开口道:“是中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闻言,李承乾点了点头,而后又朝着武媚娘询道:“媚娘,你呢?” 被李承乾大庭广众之下点名,武媚娘稍稍愣了一会儿,轻轻的回道:“媚娘比长乐公主晚些入弘文馆,所以学的是后来孔先生教授的。” 、皆出自,涵盖甚广,包含了哲学思想、教育思想、儒家大同思想、美学思想,是一部比较经典的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只是中的内容非常精简,属于概括性的书籍,老儒读起来或觉得精约简括,不失一辞,但初入学堂的学子读起来就显得有些吃力了。 莞尔,李承乾有握着粉笔,在黑板上写道:“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有谁知道此句之出处?” “”不少人脱口而出道。 “那此话又当何解呢?” “这......?”只在一瞬,一众大小萝莉又萎蔫的拉着笑脸,暗自揉眉思忖。 殿外程咬金挠了挠脑袋,颇有些尴尬道:“克明,你可知此话何解?” 杜如晦凝眉解释道:“天地万物皆有本有末,凡事都有开始和终了,能够明白本末、终始的先后次序,就能接近大学所讲的修己治人的道理,此句乃是劝人做事要有始有终,只是不知道殿下问这个作甚。” 不少人心中所想与杜如晦别无二致,屏气凝神的看着那侃侃而谈的少年。 沉静半晌,李承乾双手撑在木案上,身子上前倾斜,揽顾四周道:“长乐,你明白此句含义麽?” “大兄,恕长乐学艺不精,不知此句含义。” “那媚娘你知晓此句含义麽?” “媚娘愚钝,亦不知此句含义。” “那高......”李承乾正准备询问高阳小丫头,却不想那小丫头好似早有察觉,一双贼兮兮的眼睛不断地朝自个儿使眼色,李承乾那里不晓得小妮子的意思,莞尔,将到嘴的话又咽了下去,笑道:“你们当真不知道此句含义?” “大兄,汝南也不知道,你快告诉我们呀”小汝南坐在李承乾为她及竹璇特意打造的胡凳上,白嫩嫩的小手儿搭在两边的护板上,露出白兮兮的*牙,模样极为讨喜。 李承乾浅浅一笑,随后擦掉了黑板上的那句话,道:“想知道此句有何含义,待三个月后你们自然知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