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三十五章 教育之思(三) (第2/2页)
,险些忘记了大唐尚武,多数男子擅骑『射』,马车仅供于柔弱女眷罢了,没想到自己平淡一问,却掀开了孔老头儿的软肋。不过孔颖达倒也磊落,不会便直言不会,虽有些丢了脸面,但其风骨还是令人钦佩。 “那孔先生乘坐马车感觉如何?” 孔颖达吹吹白须,撇嘴道:“能有什麽感觉,舟车劳顿,沿途人烟罕见,气或炎或寒,尤令人疲劳困顿。” “那驾车的车夫神态又当如何”李承乾继续追问道。 “那车夫许是长年久月赶车,恶劣山水早已司空见惯,脸『色』倒也一往如故,或有时还能借着山风高『吟』几句曲儿呢。” 至此,李承乾扫了一眼孔颖达,随后仰着脑袋幽幽纳闷道:“那就奇怪了,同处一片山河,共乘一辆马车,为何心『性』差别如此之远乎?” 一声入耳,孔颖达独自轻笑,不以为意,然目光不经意扫到了那殿内的几十名学生,目光陡然一颤。 好子,转了这麽多弯儿,且最终还是在为高阳及武媚娘求情。 尤在此时,高阳及武媚娘担忧李承乾为了替自个儿顶罪惹怒了孔颖达从而使得其惨遭弹劾,因此两人急忙迈出殿外,却见孔颖达及李承乾正对立在殿外庭院的潇洒梧桐下,撺着素手,迎了上去。 武媚娘极为诚恳的深深鞠躬道:“先生,媚娘知错了,此事与殿下无半点干系,媚娘甘愿受罚”言毕,武媚娘亮出适才孔颖达留在木案上的那枚戒尺,迎目看向孔颖达。 另一边,高阳也只此事传出去或对李承乾极为不利,白兮兮的双手伸的笔直,眼里没了方才的傲慢,浅语道:“先生,高阳爷知错了,请先生责罚。” “干嘛呢?还不回殿内温习书籍”李承乾急身大喝,方才自己或可能已动了孔老头,而今两人却又自动送上门,那之前的那麽多岂不付诸东流尔? 孔颖达似笑非笑的看了眼李承乾,遂之脸『色』淡淡道:“听殿下的话,你二人先回去,顺便将长乐公主唤过来。” “额”李承乾、武媚娘、高阳三人虽各有所思,但此时心中却有着同样的疑『惑』--叫长乐出来作甚? “还不快去?”见着武媚娘及高阳傻愣在原地,孔颖达故意提了提嗓音。 武媚娘及高阳面面相觑,孔颖达虽为儒生,但绷着脸的威严丝毫不比武将孱弱,至此,二人有匆忙的跑回殿内。且不多时,长乐便着一身淡绿褥裙慢条斯理的行至李承乾及孔颖达两人身前。 实话这些年来,李承乾未曾与长乐有过多交流,并非他不喜欢长乐,反而他很宝贝这个meimei,长乐太过优秀且知进退,不会像高阳及汝南那样终日缠着自己。在李承乾看来,诸多兄妹中,长乐最为巧妙的继承了长孙的温柔贤雅,长得非常漂亮,生得更是眉如春山,眼若秋水,清丽明媚,婀娜娉婷。但神态却端庄异常,有种凛然不可侵犯的高贵气派。 长乐扬起脑袋朝着李承乾亮眼一笑,遂之转向孔颖达,温言细语道:“不知孔先生唤长乐前来所谓何事?” 长乐的笑容虽然含蓄温婉,但那灿烂的笑容,有着十足的感染力。 孔颖达早已收起那冷傲的脸颊,和蔼道:“长公主莫要心急,老夫只是有些事儿想向公主询问一番。” 长乐偷瞄了一眼李承乾,见李承乾悄然耸肩摇头,琼鼻微吸,回道:“孔先生只管询问,长乐知无不言,不过方才大兄之举实则为了高阳,还望孔先生莫要责怪。” 来到大唐,最令李承乾欣喜的并非皇权而是那让枣推梨的亲情,高阳如此,长乐亦如此,一个俏皮可人,一个温柔知心,或有时,李承乾也会对着夜空暗自揣度,自己究竟是踩了多少狗屎,才能得上如此眷顾? 李承乾人站在梧桐树下,心却畅游于际,孔颖达仍旧端着架子只是言语里没了冷冽,为师者,好学生谁不喜欢? “长公主,平素两个时辰的授业解『惑』是否感觉有些吃力?” “咦?”孔颖达之言募然将神游外的李承乾拉了回来,眼『色』一亮,颇为惊讶的看着孔颖达,这孔老头儿还当真有趣。 长乐许是不知如何作答,依闭樱唇,目光再次凝向李承乾。 且见长乐这般表情,孔颖达却也心生大概,稍稍撇了眼李承乾,叹气道:“长公主莫要介怀,但无妨。” ps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