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二十九章 非秦大将军不可 (第2/2页)
赫,虎目彪炳,于此刻声音也渐渐小了下来,双目幽幽的眺向李承乾,歉意满满。 得嘞,李承乾这才听个明白,感情自己遇上了一个无良的父亲加上一个心大的师傅,不怪苏聆月身法太强,只怪自己这命运颇为不济。 柴绍倒是不嫌李承乾心如冷川,继续添语笑道:“也就是说二郎认为秦老哥会教授乾儿使用长戟,而秦老哥则笃定乾儿跟随二郎学习横刀使用之法,如此一来,两边不通气,乾儿用着十二式长戟的身法耍起了横刀?” 李世民、秦琼不约而同的撇向柴绍,随后齐齐点头。 “哎”柴绍深深叹息,尤为心疼的拍了拍李承乾的肩膀,一副感同身受道:“这麽个练法,打不过聆月,不丢人。” “噗嗤”苏聆月竟发出一声悦耳浅笑。 李承乾有些怀疑自己那未曾谋面的姑姑身上存有某种魔力,但凡与其亲密之人,诸如苏聆月、柴绍,说出的话或有意或无意总是冷不丁的让自己坠入从西伯利亚吹来的寒潮里,凄风冷雨,天凝地闭,身下双腿直至脑门天灵盖寒气肆虐横行。 “乾儿?”柴绍试探道,他有些困惑,为何秋高气爽的绝伦天气,李承乾竟站在原地哆嗦的打摆子。 秦琼心怀亏欠,毕竟是他当日没说清楚,故开口道:“陛下,要不我与乾儿断绝师徒关系,毕竟臣不会使用横刀。”说罢,目光又落于正在神游的李承乾身上,眼角那一丝不舍在场的人都能瞧的清楚。 “这?”李世民有些举棋不定,他的确很想亲自教授李承乾,可倘若允诺秦琼之言,定会寒了秦琼赤心,此乃是君王大忌。一边是引以为傲的儿子,一边则是赤胆忠心的良臣,作为天子的李世民霎时之间不知如何是好。 “师傅,乾儿不会与您断绝师徒关系”缓过神的李承乾,趋步走向秦琼身侧,诚恳道。 “可为师不会耍横刀矣”说到这儿,秦琼竟有一丝懊悔,为何当年学习长戟及双锏而不是横刀。 李承乾弯曲身子,深深一拜道:“往后乾儿不用横刀,改用长戟。纵观大唐,谁人敢持长戟与师傅一战?” “所以,乾儿之师非秦大将军不可!”李承乾虽为后世之人,但有些事看的却比古人还要郑重,譬如拜师,古语有云,天地君亲师,天者,国也,吾畏也,地者,王也,吾拜也,君者,君子也,吾往之,亲者也,父母也,吾孝之,唯师也,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拜入秦琼门下,秦琼倾囊相授,且于北伐龟兹途中,不断向自己讲授兵法谋略,丝毫不敝帚自珍。如此慈师,李承乾怎忍心与其脱离师徒名分? 古人最为看重的乃是气节,柴绍从起初的戏虐到如今的敬畏,他且因少年之气节所动容,大赞道:“好好好,好一个非秦大将军不可,秦老哥,你可算是捡到宝了。” 霎时之间,李世民心中郁结亦一扫而空,作为储君身法差了些又如何,只要心怀仁厚,再厉害的高手也为自己所用,他瞧着秦琼动容的眼神,心里却是替李承乾欢愉不已。 人便是这样,当他人对你愈加关怀在乎之时,你会倾尽所有更加设身处地为其着想,秦琼便是这般铮铮铁骨之士,他清楚明白长戟使用之困难,且观大唐,使用长戟者不过寥寥数人,能耍的炉火纯青者更是凤毛麟角,故此秦琼却也是笑着推辞道:“乾儿莫要感情用事,长戟不比横刀,修长且笨重,若想发挥横扫千军如卷席之势,恐怕甚难哉。” 从起初的“殿下”直至而今的“乾儿”,虽然是唤词,却也涵盖了秦琼一路的心态变幻,此间他打心眼里将李承乾当做了自个儿宝贝徒弟,掩去李承乾的太子身份,将其与自家儿子秦怀玉放置了同等水平,或许日后眉眼不眨为李承乾肝脑涂地,不知不觉间,只有李世民才发现,那秋阳下的傻小子悄无声息间竟俘虏了大唐开国将军的一颗赤诚之心。 大唐名帅贤儒如夜空繁星璀璨满目,未曾一败的军神李靖,策定天下的尚书左右仆射房杜,深谋远虑的长孙无忌,犯颜直谏的老顽固魏征......这些人无一不是翘楚人杰,秦琼或与这些人相比且隐约落入下乘,可那又如何,秦琼之所以是秦琼,便因其他不畏生死,豪气万丈。隋末动乱,每有战乱,皆是他手持瓦面金锏,威风赫赫,于大军之前,作为先锋,傲然直扑贼人军阵,这是一个能在万马千军可取敌将首级的勇将。 袒身露背,论伤痕战迹,谁敢与上国柱秦琼一争? ps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