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44章 二缝线  (第1/1页)
    棒球运动的进攻与防守总是交替进行。    因为有一位好投手,巨星高校在防守时绝对是个难缠的对手。    但进攻方面他们的威胁就十分有限了。    至少在和平学园面前,这种威胁十分有限。    矢部明男的二缝线速球按道理来说需要配合球速才能有一定威力。    但球速一直不是矢部的长处。    以高校级别的投手来说去年的矢部那平均时速一百三十上下的直球已经不算是慢。    但这种球速本身并不能成为压制对手的武器。    经过秋季和冬季的锻炼。矢部的身体强化计划有了成果。    而春大会到夏大会之间的时间里。矢部在李元让的建议下又强化了自己的下盘。    对于投手来说,下盘的稳健对球速、控球或者防止伤病都有非常重要的帮助。    下盘强化之后的矢部对自己的球速进行了测试。    四缝线直球可以投到一百三十七、八公里。    不过在队内的训练中,他投出的最快一球却是二缝线速球。    这一球的球速达到了一百三十九公里。距离突破一百四十公里大关只有一步之遥。在高校级别的投手中,特别是作为一名二年级的选手,一百四十公里的球速已经足以称之为“快”。    不止如此。如果把最近一段时间来矢部在训练中投出的四缝线直球和二缝线速球的数据统计起来做一个比较的话。    二缝线的球速比四缝线平均要高出一到两公里。    对于这种现象,矢部自己和八木监督都无法用科学理论进行解释。    不过在棒球领域,这种情况其实并不罕见。    虽然按道理来说四缝线直球的运行方式显然比二缝线更能突破空气阻力。    但是每位投手自己投球的习惯不同。二缝线比四缝线投的快的人也比比皆是。    今天的这场比赛,是矢部第一次用自己的新武器在实战中对付打者。    面对对方的第一棒球员。李元让只是试探性的配了两颗二缝线速球。    最后还是靠滑球拿到了一次三振。    而接下来的第二棒选手,因为没有什么长打能力。李元让选择全部用二缝线速球来对付他。    球是故意丢给打者去打的。    连续两球都配在好球区里并不算特别边角的位置。    不过打者大概也是感觉到了眼前直球进垒时的微妙变化。    连续两球都很迟疑没有挥棒。    第三球的时候,打者不得不打。    大概是因为挥棒的时机掌握的并不好。这一球球没有如李元让预期的一样成为內野滚地球。而是擦棒之后直接落入了捕手的手套。    不过不管怎么说依旧是两出局。    现在终于该轮到第三棒的对方投手仲村登场了。    能把棒球投出一百四十公里的投手,挥棒速度和力量肯定都在队内出类拔萃。    这也就是为什么高校棒球领域的投手经常是对内最好的几位打者的原因。    “刚才那就是二缝线速球吗?”    还没等李元让说什么,进到打击区的仲村先开了口。    “是啊,二缝线。”    “我其实一直想练那个来着,但是怕自己控不好。”    “我觉得你没问题的。投球的话。”    李元让不太了解作为打者的仲村是什么水平。但从投球的内容上来看。仲村在同龄的投手里肯定算是优秀的。    不仅仅是身体素质,对棒球的理解方面也是如此。    仲村的投球姿势显然不是什么教科书一般的标准。    与之相反,其实他用的姿势和高校领域大多数的投手都不太一样。    但李元让看来,从抬腿到发力最后手部的动作以及身体的平衡等各方面。仲村的这一套投球姿势都兼顾了力量与稳定两方面的平衡。    或许他背后有什么高明的教练或者前辈在指点。    如果没有的话,纯凭自己的领悟开发出这样投球动作的人,显然也能轻易的掌握新的球种。    对付仲村,李元让并没有直接用二缝线速球。一开始先是直钻打者内角低的变速球。    仲村没有做出任何动作。    棒球在本垒板前因为失速而下坠。最后落在了打者膝盖以下的位置。    这是坏球。    打者的选球眼看来不错。李元让也知道继续用这种模棱两可的投球去诱骗对手出棒恐怕并没有效果。    第二球直接是二缝线速球。而位置是外角低的边角位置。矢部的投球完美的控制在了好球区的范围之内。    这是对付有选球眼的打者才能使用的办法。    假设是没有选球能力的对手,外角低这种从体感距离上非常遥远的球路很多时候会被放过不打。    而李元让知道,对方现在的打者仲村是能看出这一球是好球的。而从他刚才特地询问二缝线速球这一点能预料到。对方恐怕会忍不住对这有挑战性的球种出手。    左投左打的仲村这一棒挥的相当坚决。    棒球以相当快的速度飞向了一二垒之间的位置。    和平学园的二垒手是今年新入学的一年级特招生渊田。单论反应能力,渊田在同龄人里算是相当不错。    不过一年级毕竟是一年级。手套上的功夫总还是差一些。    仲村的击球显然没有打中球芯。全靠金属球棒的威力,这一球足以破坏防守球员第一时间接球的动作。    棒球打在渊田的手套上反弹了起来。好在他的第二反应也非常迅速。    这一球最后还是赶在打者到达前及时传给了一垒手。仲村并没有拼尽全力去堡垒,更没有用危险的扑垒或者滑垒的动作。    作为球队里的王牌,仲村这场比赛里有更重要的任务要负担。    任何可能导致受伤的动作都要避免。    三出局,攻守交换。    李元让赶紧跑回休息区开始卸下自己的捕手装备。    下面马上要进行的半局里,他要作为先头打者上场打击。    主将矢部坐在他旁边,摘下帽子扇风。    “怎么样,球数确实很省吧。知道为什么吗?”    上面的半局比赛,矢部只用了九球。不过说实话,这并不完全算是二缝线的功劳。    “为什么?”    “今天我发现我长高了一厘米。所以投球的角度应该更犀利了。”    矢部明男从小学五年级开始身高几乎就没有变化。而他一直觉得这是制约他棒球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    “今天?早上量的身高?”    “对。”    “那你晚上再量可能就缩回去了。”    李元让换好了打击用的钉鞋,戴上打击头盔。走出了休息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