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046章 将进酒 (第2/2页)
吊子水平,难怪以前在考试的时候连我都考不过,还说是什么三国之时崔周平的后人。杨寒在心里鄙视了半天。 闫太守倒是微微一愣,或许在察言观色上,崔士平明显不如杨寒,崔士平想要借助机会展现才华,可是不是时候,也弄错了对象。况且诗已经被收了起来。 不过碍于面子,闫太守还是哈哈大笑道:“好!说的好,尚缺一首,你既然自动请缨,就必定有你的把握,那这序就由你来定吧。” 崔士平又行了一礼,心想:这闫太守对明算不感冒,却对王勃十分看重。 想到这儿,崔士平道:“大人,学生的才华自是不及绛州第一才子杨兄,此人曾经在龙门预言粮仓大火,拯救粮仓,才智十分过人,学生以为这序应当由杨寒来作!学生愿意辅助杨兄。” 好一个jianian诈之徒,他从头到尾都知道杨寒是什么才智的人,在现代来说,那就是偏科,即便这两年来恶补了很多,但是要让他作序,几乎不可能。加上崔士平先是夸赞了一番,“绛州第一才子”可不是好当的,俗话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崔士平刚才的一番话无疑让杨寒再次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所谓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崔士平正是想要这种效果。 然而崔士平说的天衣无缝,且十分的恭维,让人看不出一点心机。 那闫太守狐疑了一下:“绛州第一才子?” “正是!” 闫太守这下也看向了杨寒,刘子璇和秦雪景也纷纷看了过来,露出惊讶的表情。能够被认为绛州第一才子的,那必须有真才实学。 目光集聚。 杨寒心中一凛,若是还畏缩,那畏缩给谁看? “闫大人,这序我是做不好,但赋诗一首还是可以的!不过,学生自知才疏学浅,所以学生要说的是,这首诗是我的一位朋友所作,学生以为此诗足可以名流千古!” 话说到前半部分,大家还有所疑惑,让你作诗,你就作,拿别人的始终不是自己的本事,可是“足可以名流千古”那就不得不让大家注意了。 “名流千古?杨寒,你只管诵读出来,让我等看看是否可以名流千古!” 杨寒心中道:对不住了,白哥,我也是迫不得已,今日我已说明这不是我所作,算不得剽窃,若是以后见了你,我在向你请罪!这白哥是杨寒现代的时候对李白的戏称。 只见,杨寒端起一杯酒,突然之间,仰天望去。 众人好奇,目不转睛。 杨寒朗声道: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诵读到这儿,杨寒顿了一顿,心中却是对自己现代之时没有将这首诗背熟而暗自后悔,尽管高中的时候,文科不好,但这些千古名句,被老师逼得总算会了一些脍炙人口的诗词。有些甚至是被体罚换来的。 这前三句引得周围一片安静,睁大了眼睛看着杨寒。 这是杨寒吗?往日绝对没有如此才学,豪迈,有气势…… 突然,杨寒又继续道: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这一句在场的才子们深有体会,可谓直击众位才子的心灵。不知是谁,甚至忘记了手中的酒水,弄湿了衣服都没有察觉。这一句简直是太好了!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终于,杨寒将这首诗诵读完毕,转身走回,放下酒杯。 环视四周,不由得吃了一惊,但见众人目瞪口呆的样子,好像魂丢了三分。杨寒仿佛想到了什么,又看了看闫太守,仅仅一瞬,他看到了闫太守在竭力保持惊讶,他在掩饰? 但,即便闫太守是不爱诗词之人,又敢听不出这首诗的绝妙之处? 刚要把眼神收回,却发现一道目光吸引了他,那是秦雪景,此刻完全处于走神的状态。仿佛还在沉醉刚才的《将进酒》之中。 他果真是才华出众之人,相貌同样出众……神思恍惚之间,突然发现杨寒正在看着她,顿时觉得一个激灵,仿佛被电打到,手臂一颤,碰到了桌子上的酒杯。 叮…… 众人被惊醒! 崔士平似乎忘记了在场只有他一个还在站着。 卢照邻和王勃也好像两个花痴……对了,杨寒曾经说过,他大病过一场,什么都不记得了,经常会偶得佳句。再想起两年多以前的清风楼,他接了卢照邻的一句诗……两人同时暗下了一个判断,这首诗是杨寒自己作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