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理科生_第040章 白驹过隙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040章 白驹过隙 (第2/2页)

抱有撼动杨寒算科成绩的地位了。

    “考试结束了,今天出去玩一下?”杨寒提议道。

    王勃摇了摇头道:“不行吧,王先生说这两日可能还有的考。”

    杨寒道:“就算有,还能难得到你们两个?”

    这时,身后的裴行俭走了上来,道:“王兄和卢兄的才华,在下十分佩服……这两年来,经历数次仿考,二位始终占据前两位,实在让我等佩服!”

    说着,其他的才子也都抬起手恭喜。

    王勃和卢照邻同时还礼。

    那裴行俭又道:“林堂书院一直以来并不重视算科,没想到这次居然把算科成绩提高到如此地步,特别是杨兄,裴某实在无法理解,如此刁难的算科之题,杨兄居然次次甲等……”

    王勃却哈哈大笑道:“裴兄莫要奇怪,我这杨大哥天赋异禀,任何数字看一遍,即可知道答案。说来惭愧,我王勃整日学习算科,居然赶不上从不看算科题目的杨大哥!”

    此言一出,众人皆露出惊奇表情。

    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了:天才。

    说话间,王绩缓步走来。

    学子们纷纷进入学堂。王绩今日也显得高兴。

    “想必这次仿考的结果你们都知道了,这次进士科和明经上没有大的变化,算科的成绩提高不少。不过,你们要戒骄戒躁,今年的秋季乡贡,要多多努力!”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中,常科的考生一般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生徒,另一个是乡贡。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後再送尚书省应试者叫乡贡。

    能够参加乡贡的,首先在地方必须有很高的才华,得到推荐者才可以直接参加乡贡。

    显然,以林堂书院的地位,以及背后各种的背景,能够参加乡贡的至少在一半以上。

    听到王绩的这番鼓励,大家兴奋异常。

    只见王绩又道:“除此以外,还有一件事。那就是绛州‘贤者学堂’的学生们将会来访,此次避免不了切磋交流,你们要做好准备。”

    学子们纷纷点头。

    这贤者学堂,他们早就知道了,那是除了林堂书院外又一大学堂,听说里面的才子不少,这两大学院都经常来往,彼此交流。

    不过之中明面上的交流,实际上也算作一种竞争,因为大家都在知道,在绛州这个的地方,第一的是林堂书院,贤者书院次之,想要改变这种次序,就必须打败林堂书院。

    “尤其是王勃与卢照邻,你们二人才学出众,到时不可丢了我们林堂书院的面子。”

    “是,学生知道了!”

    王绩又看了看杨寒,道:“贤者学堂的算科向来不强,到时无需理会。”

    杨寒无奈,看来又没有自己出风头的机会了。算科只能当作辅助,依旧不被重视。即便如此,没人敢怀疑杨寒的才学。

    “今日无课,汝等在此复诵论语,周达名随我去迎接贤者学堂的学子。”

    “是!”

    王绩和周达名一走,大家就快速地围了一块。

    此时杨寒王勃和卢照邻已经做成了一排。他们正好在中间位置。

    “王勃,这次要好好教训他们!”

    “是啊,卢照邻,出点难的……三年前,我们林堂书院和他们打了平手,让人家以为我们不比那贤者书院强呢。”

    “唉,只可惜,切磋向来不比算科,若是有算科,杨寒兄必定可以横扫贤者学堂。”

    众人纷纷点头。

    过了片刻,只听周达名跑了回来。

    “大家听着,去前院集合!”

    来了!众人面露欣喜,跃跃欲试,只一小会儿,就没了人影,只剩下杨寒和王勃,还有卢照邻。

    王勃见杨寒有点走神,道:“杨大哥,你怎么了?”

    杨寒没有回答,还在看着门外。

    王勃用手碰了碰杨寒,杨寒这才缓过神来道:“没事,可能是出来的久了,不知道龙门怎么样了?”

    王勃闻言,安慰道:“杨大哥,无需担心,有家书来往,报个平安。再者,杨大哥进步神速,如今骑马、射箭,我都不如杨大哥了!”

    杨寒呵呵一笑,君子六艺,除了文科诗词,杨寒自问不比他们任何人差,身体素质更是比他们都强。

    “走吧!”

    “嗯!”

    林堂书院的前院十分的大,能够容纳百人,因此是切磋论诗的好地方。

    而且前院的空地平坦,地面更是用石头铺成压平,两边更有石桌,不过为了论诗切磋的需要,还是准备了两个大桌子放在场地中央,上面放着文房四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