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五章 无所事事 (第1/2页)
她的外祖父,她的母后,她的父皇,还有她的生身父亲,他们都无一例外地,与世长辞了。 长生一走,她如今连个消遣的人都没了。 这人间,还真是百般寂寥,无所寄托。 安宁连声叹气,开始怀念起在地府的日子来。 这纷纷扰扰的九州,若是寂寞起来,真的比无间还可怕。 人间地府,没个差别。 玉采曾说,他在荒山之中,一呆就是百余年,独自一人,只为修行。 那场面,安宁光是想想,就觉得可怕。 她如今再不济,还有建业呀,表叔呀,一大堆宫人啊什么的。不说谈谈知心话,简单调侃两句,也还是可以的。 那个独自修行的人呢? 怕是只能引吭长啸,对鸟弹琴了吧。 可怕,真是可怕。 她正专心于脑补这样的场景,不料头顶真有鸟兽飞过,好像还是一只信鸽。 从来只见青鸟传书,信鸽嘛,她还是头一回瞧见,真正派上了用场。 她见四下无人,又等了好半天,才确定这野味是寻着自己来的。 她以为自己孜孜不倦地写信,终于盼来了回音。 想想又觉得蹊跷,那人放着青鸟不用,转而玩起了信鸽,这是要闹哪样? 于是,她轻手轻脚地,解下书信,心中疑虑万分,期待又忐忑。 展开绢帛,她如梦初醒——原来这封信,是出自别人之手。从一开始,就是她自己想多了。 信是长生写的,他说,听闻小娘子一直盼着云中锦书,如蒙不弃,可将此信草草收下。 他在信中写道,边关困苦,战事连连,他也不是总有时间,能想着回信。若是晚了那么三两天,她且勿要见怪。 长生说,他是个有责任心的人,既然答应了她,这信就一定会写,会接着写,会不断地写。 他还说,自己也盼着小娘子能拨冗提笔,回上那么一两句。如果实在没空,写上三两笔,就当练练字也好。 他自然也不会忘了提醒安宁,将他的建议,好好考虑考虑。 他告诉她,虽已夏末,边关的雪还没有化尽。路途遥远,将雪带回去送她是不可能了。 他说,只盼有生之年,能平定了天下,带着小娘子一同前往,看看这大好河山。 安宁本来还有些失落,不想读着读着,竟然笑了起来。 这长生,倒还有几分意思。 她想着礼尚往来,自己须得着人寻些笔墨来,回上他三五句话,好像才说得过去。 但是,素来井然有序的皇宫,突然闹闹哄哄起来。 一大堆人紧赶慢赶,好像是看热闹去。 牛贺人向来以风雅自居,他们这般失了礼数,只怕真的是有好戏看。 安宁也随着人流,涌上前看热闹。 至于回信的事,她想着容后再说,便一股脑抛至九霄云外去了。 后来,热闹看完了,人群也散了,她才恍惚记起,好像有什么事要做,却冥思苦想,也想不起到底是什么事。 回信一事,因此搁置。 事情没往心里放,大抵就是这个样子吧。 此时,安宁叫住一个宫女,好奇问道:“你们这是去哪儿?” “回禀公主,胜神来了使臣,快到宫门口了,大家伙儿都赶去看呢。” “哦,一个来使,有什么看头。”她顿时觉得无趣,心生折返之意。 牛贺换了新皇,胜神无论出于礼节还是权谋,都要送人前来和亲,这是传统,也是惯例。 只是建业如今不过十岁上下,胜神嫁过来个两百岁的公主,按照安宁的话说,这不是扯犊子嘛? 牛贺人百岁以前完成生儿育女,胜神人却要等到两百岁之后。 这种以生孩子为目的的政治联姻,简直过于不堪。 更为可笑的是,建业是安宁的弟弟,和亲公主却是她的姑妈。 倘若两人真的成了亲,她还不知到底是弟弟变成了姑父,还是姑妈变成了弟妹。 这辈分上的交错,的确让人不知如何开口。 所以,安宁此前听闻这个消息时,一笑了之,并未在意。 不想宫中众人竟是为了个使臣,个个像花痴一样,没了规矩,她私以为,这使臣啊,不看也罢。 安宁正欲转身,却听那宫女一本正经地纠正她道:“公主有所不知,来的可不是一般使臣,那可是胜神的六皇子,公子琰哦。” 公子琰的行事作风,在全九州都不必赘述。他的为人有多浪荡,名号就有多想响亮。 燧人琰这三个字,自带传奇色彩。 人人都知道他不过一介酒色之徒,但谁都不能保证,不对这个酒色之徒动心。 至少本着猎奇的心态,他的到来,也成功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