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八十一章 红楼七十四 高潮 一 (第2/2页)
就是擅长缓和和化解各种矛盾,同时还不失权威,不但与下人们关系良好,而且“非下人们”绝大多数也很喜欢她,甚至下人们都愿意甚至乐意受其管制,但平儿的一个缺点也是很明显的,她虽然知道贾府的一些弊病,但她却一点改革改进的胆子甚至心思都没有,而探春却是相当有改革改进方面的胆子和心思的,但被宝钗那句类似“过商”即利欲熏心,说得没了言语和脾气,更不用说要通过王夫人和贾母这一关了,甚至贾母都还是可能会赞同其中一二甚至更多的,但探春想获得贾母支持的最大的人物障碍是凤姐儿和王夫人,更是邢夫人和赵姨娘等,因为前者可能会涉及到他们的权威和平时固定或说顽固思想,后者更是直接触犯其利益,而最大的制度障碍自然就是当时的封建制度,说句不好听的,可能“改革”才刚刚开始,就被抄了家了,简直是弄个屁呢!(外人注:...在那时几乎是天方夜谭) ““一语未了,只见贾琏进来,拍手叹气道:"好好的又生事。前儿我和鸳鸯借当,那边太太怎么知道了。”如何,才提到邢夫人,邢夫人就来了, ““才刚太太叫过我去,叫我不管那里先迁挪二百银子,做八月十五日节间使用。我回没处迁挪。太太就说:‘你没有钱就有地方迁挪,我白和你商量,你就搪塞我,你就说没地方。前儿一千银子的当是那里的?连老太太的东西你都有神通弄出来,这会子二百银子,你就这样。幸亏我没和别人说去。‘”这“幸亏我没和别人说去”显然在威胁乃至敲诈贾琏了,而贾琏通过鸳鸯儿从贾母处拿东西当的事果然成功,但邢夫人能知道,可见贾府太小,一个声音就能隔墙有耳,一个小动就能百米外有眼,再加上似乎贾府现在“集团分化”越来越严重,各下人丫环等也许都在不自觉“悄然”地加入各自利益集团,所以这通风报信实在平常之极,连前面都有赵姨娘的丫头没利益都来通知宝玉明天要大考哩, ““我想太太分明不短,何苦来要寻事奈何人。"”贾琏却不明白,邢夫人哪能白见别人得利益,要么别人也不得,否则岂有自己白白看着的理! ““凤姐儿道:"那日并没一个外人,谁走了这个消息。"”凤姐儿也不想想,那日只是消息,但实施此事时她如何能全程监控? ““平儿听了,也细想那日有谁在此,想了半日,笑道:"是了。那日说话时没一个外人,但晚上送东西来的时节,老太太那边傻大姐的娘也可巧来送浆洗衣服。他在下房里坐了一会子,见一大箱子东西,自然要问,必是小丫头们不知道,说了出来,也未可知。"”如何?傻丫头前面刚有戏,这里她娘又有点晴之笔,不能让傻丫头的出现太过突兀,仿佛只为了这一件春意荷包的事,这就不是曹雪芹了, ““因此便唤了几个小丫头来问,那日谁告诉呆大姐的娘。众小丫头慌了,都跪下赌咒发誓,说:"自来也不敢多说一句话。有人凡问什么,都答应不知道。这事如何敢多说。"”当然是如此说,而且呆丫头的娘可不一定呆,说不定便可以猜得出来,然后告诉邢夫人,再立“奇功”一件,(XX注:间谍?(外人注:...如果说是间谍的话,贾府的间谍那可不少哦!) ““凤姐详情说:"他们必不敢,倒别委屈了他们。如今且把这事靠后,且把太太打发了去要紧。宁可咱们短些,又别讨没意思。"”凤姐儿前面那番话后果然心气儿小了不少,甚至都变得有些“不象”凤姐儿了, ““因叫平儿:"把我的金项圈拿来,且去暂押二百银子来送去完事。"”嘿嘿,有趣,前面因为小太监这金项圈已经“压”过一次了,可见曹雪芹暗藏的黑色幽默, ““贾琏道:"越性多押二百,咱们也要使呢。"”简直在闹银子荒了!所谓见银眼红了, ““凤姐道:"很不必,我没处使钱。这一去还不知指那一项赎呢。"”有名的拆东墙补西墙可能甚至要大量发生在贾府了! ““平儿拿去,吩咐一个人唤了旺儿媳妇来领去,不一时拿了银子来。贾琏亲自送去,不在话下。”邢夫人不好惹啊,凤姐儿已经深“知”此话,搞不好邢夫人还真会到贾母那告一状,那对凤姐儿来说是比前面那句话更狠更实在的一棒了,而到此,邢夫人等实际上已经着实拿住了凤姐儿等的重要xue位,(XX注:死xue?(外人注:现在还至于)) ““这里凤姐和平儿猜疑,终是谁人走的风声,竟拟不出人来。”可见间谍及保密工作已经进入“专业”化了, ““凤姐儿又道:"知道这事还是小事,怕的是小人趁便又造非言,生出别的事来。当紧那边正和鸳鸯结下仇了,如今听得他私自借给琏二爷东西,那起小人眼馋肚饱,连没缝儿的鸡蛋还要下蛆呢,如今有了这个因由,恐怕又造出些没天理的话来也定不得。”“没天理”自然是贾琏和鸳鸯儿不干不净甚至更厉害的话,鸳鸯儿刚发过毒誓,听得这话,不知会做出些什么来,而且更要注意的是,邢夫人和鸳鸯儿可是有相当之仇的, ““在你琏二爷还无妨,只是鸳鸯正经女儿,带累了他受屈,岂不是咱们的过失。"”此话却极真,其中也见凤姐儿和鸳鸯儿之间的情意, ““平儿笑道:"这也无妨。鸳鸯借东西看的是奶奶,并不为的是二爷。一则鸳鸯虽应名是他私情,其实他是回过老太太的。老太太因怕孙男弟女多,这个也借,那个也要,到跟前撒个娇儿,和谁要去,因此只装不知道。”这话却可能大大出乎许多看官的意料,原来贾母是知道的!但也许就仅限知道鸳鸯儿的此事,但如果贾母知道,那贾母对贾府的经济到了何种程度也是比较明了的,所以再联系到宝钗黛玉与宝玉之情或直接说之婚姻,贾母更“愿意”哪个,恐怕更“明了”了! ““纵闹了出来,究竟那也无碍。"”原来拿东西出来当的这事还不算大,(外人注:所以说这事拿不住凤姐儿的什么死xue(XX注:有道理(外人注:...)) ““凤姐儿道:"理固如此。只是你我是知道的,那不知道的,焉得不生疑呢。"”所谓谣言猛于虎也, ““一语未了,人报:"太太来了。"凤姐听了诧异,不知为何事亲来,与平儿等忙迎出来。”此太太是王夫人,且先到此,本回的最高潮这才到来!” “高潮?”小戒愣了半天。 “唔,”小猴想了想,慢慢道,“试着想想?看象不象?” “文字、情节之高潮,皆有其理。”老沙也慢慢道。 “什么皆有其理?”小戒暗想。 “触类旁通。”小唐念道。 小戒愣了一会,又暗道:“触什么类?旁什么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