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空出世之眼花缭乱_第二百三十一章 红楼五十七 莫名其妙 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三十一章 红楼五十七 莫名其妙 六 (第2/2页)

,而且道出了岫烟的另一个性格弱点:小家儿女气,这样如果不是遇到宝钗,必已成第二个迎春,而且不是被夫家人害死,竟是被自己家人害死,

    ““并不是作亲后方如此,”宝钗不愧是心理大师,不但解决岫烟的实际困难,还解决岫烟的心理问题,意思是不要又多出新的负担,

    ““你一来时咱们就好的。”完全是我宝钗出于姐妹情,这样,岫烟就不会觉得“亏欠”薛家所有人,而加重心理负担,

    ““便怕人闲话,”正是如此,

    ““你打发小丫头悄悄的和我说去就是了。"”还省了脚力,

    ““岫烟低头答应了。”这个低头用在其他地方也不过就是低头,但用在这里却只能说“绝妙”!而且“答应”二字也堪称极其“丰满”的两个字,这“低头答应”四个字将岫烟的性格和心理刻画得可谓淋漓尽致!

    ““宝钗又指他裙上一个碧玉珮问道:"这是谁给你的?"岫烟道:"这是三jiejie给的。"”探春是有心的,宝钗能看出,她自然也看出,当然,探春不能象宝钗如此帮她,探春现在只是挂名的三管家之一,甚至还在避讳这个避讳那个,而宝钗虽然也是荣国府的挂名管家,但她却更似薛家的实际管家,

    ““宝钗点头笑道:"他见人人皆有,独你一个没有,怕人笑话,故此送你一个。这是他聪明细致之处。”探春有智有才,但不会欺负老实人,

    ““但还有一句话你也要知道,这些妆饰原出于大官富贵之家的小姐,你看我从头至脚可有这些富丽闲妆?”果然,连贾母都说宝钗太素了些,但宝钗的心显然是极其淡定的,

    ““然七八年之先,我也是这样来的,”如有照片,一对比,便定会感叹甚至赞叹世之人之变化了!

    ““如今一时比不得一时了,所以我都自己该省的就省了。”宝钗很有先见,也可见薛家“大富”的主要原因,否则光薛蟠就挥霍不够的,

    ““将来你这一到了我们家,这些没有用的东西,只怕还有一箱子。”宝钗将这些归为“没有用的东西”,这句话石破天惊,宝钗让人的赞叹实在是停不住的,

    ““咱们如今比不得他们了,总要一色从实守分为主,不比他们才是。"”宝钗见岫烟这样一个朴素好性格的人儿,也是怕在这里沾染上了这些攀比奢艳的风气,

    ““岫烟笑道:"jiejie既这样说,我回去摘了就是了。"”岫烟这个“笑道”完全是释然的笑道,因为很可能正合她心意,

    ““宝钗忙笑道:"你也太听说了。这是他好意送你,你不佩着,他岂不疑心。”宝钗的“教育方式”结合“实际情况”,实在让人不得不听进心里去,所谓连黛玉都不得不心服,

    ““我不过是偶然提到这里,以后知道就是了。"”正是如此,

    ““岫烟忙又答应,”岫烟当然听得懂,和宝钗说话,相当多的人大概都只有“答应”的份,更何况是岫烟,也只有黛玉能反驳她几句,可见前文中黛玉为宝琴儿的地理诗谜所说的话儿,

    ““又问:"jiejie此时那里去?"宝钗道:"我到潇湘馆去。你且回去把那当票叫丫头送来,我那里悄悄的取出来,晚上再悄悄的送给你去,早晚好穿,不然风扇了事大。”宝钗做事,从头至尾,一丝不苟,完美开场,完美过程,完美收尾(XX注:只是太罗嗦了些(外人注:哈哈))

    ““但不知当在那里了?"岫烟道:"叫作‘恒舒典‘,是鼓楼西大街的。"”曹雪芹的大包袱就要猛地甩出来了!

    ““宝钗笑道:"这闹在一家去了。”原来当到薛家的铺子里!

    ““伙计们倘或知道了,好说‘人没过来,衣裳先过来‘了。"”宝钗说得好大笑话儿!(XX注:她多说些这笑话儿该多有趣!(外人注:那还是宝钗吗,有这样一大句你就知足吧!))

    ““岫烟听说,便知是他家的本钱,也不觉红了脸一笑,二人走开。”岫烟也实在有趣,要是碰到湘云,以湘云那抓住大好机会便不会放过的促狭话儿,岫烟必会羞到极点。这个宝钗来看黛玉的正曲的插曲却着实精彩而必要!”

    “妙!”小戒拍手笑道。

    “果然是妙人儿!”小猴也笑道,“妙人儿碰到妙人儿,便知妙事妙话不断了!”

    “呵呵,接下来两个最妙的人儿就要碰面了!”老沙笑道。

    “阿弥陀佛,菩提本无花,妙树心中开。”小唐念道。

    “好深奥!”小戒听得大吃一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