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章 红楼五十七 莫名其妙 五 (第1/2页)
““目今是薛姨妈的生日,自贾母起,诸人皆有祝贺之礼。”“巧了”,正好却是薛姨妈生日,看来曹雪芹要把“战场”推向最前线, ““黛玉亦早备了两色针线送去。”正是如此,特地提到黛玉,不说不言而喻,也定是暗有所指, ““是日也定了一本小戏请贾母王夫人等,独有宝玉与黛玉二人不曾去得。”这里已经很明显道出宝玉和黛玉情之更深, ““至散时,贾母等顺路又瞧他二人一遍,方回房去。”这样看似“平淡”甚至很“平淡”的话,却似乎向人表明,紫鹃的“计策”起了相当有效的作用, ““次日,薛姨妈家又命薛蝌陪诸伙计吃了一天酒,连忙了三四天方完备。”这话却象曹雪芹撒的又一烟雾,好用来“遮掩”上面的“效果”, ““因薛姨妈看见邢岫烟生得端雅稳重,且家道贫寒,是个钗荆裙布的女儿,便欲说与薛蟠为妻。”这也是曹雪芹的惯用但是却是极好的一个手法,因为极其自然,而且避免用笔过力,如这里避免写宝玉和黛玉过力,这是曹雪芹艺术的小小的一点,而这里可见薛姨妈的实在,娶媳妇的标准竟完全是朴素稳重,通俗一点讲就是前面贾母提到过的“模样儿性格儿好”, ““因薛蟠素习行止浮奢,又恐糟塌人家的女儿。”薛姨妈的善良, ““正在踌躇之际,忽想起薛蝌未娶,看他二人恰是一对天生地设的夫妻,”果然!两人几乎可以用“相溶”来形容!(XX注:这又叫什么,曹雪芹不是说要有宝玉黛玉那样的爱情吗?(外人注:曹雪芹说过吗?如果每个人都象宝玉黛玉那样当然好,但是能有多少个宝玉黛玉呢,这里表明曹雪芹一个态度,如果媒人都象薛姨妈这样善良和识人识事,定也会撮合多少美满姻缘)) ““因谋之于凤姐儿。”凤姐儿不但是贾府权重人物,更是薛姨妈的侄女,也是过来人,与邢夫人要贾赦纳妾请教凤姐儿的原因几乎一样,只不过请教的过程和结果就完全是两样了,而且这里巧的是又与邢夫人有关, ““凤姐儿叹道:"姑妈素知我们太太有些左性的,这事等我慢谋。"”这个叹自然是因为自己曾经间接“坏”过邢夫人的事,想到又要与她打交道,难免怕她会反报复, ““因贾母去瞧凤姐儿时,凤姐儿便和贾母说:"薛姑妈有件事求老祖宗,只是不好启齿的。"”哈哈,这正是凤姐儿鬼的地方,她跳过邢夫人,直接告诉了贾母,因为她知道如果直接去问邢夫人,邢夫人肯定会给她好脸色瞧,如果这还其次,那如果事因此没办成,更是逆了她姑妈的意,而就算办成了,可能还会欠邢夫人一个情,凤姐儿这一招可谓“借刀嫁人”, ““贾母忙问何事,凤姐便将求亲一事说了。贾母笑道:"这有什么不好启齿?这是极好的事。等我和你婆婆说了,怕他不依?"”有贾母出马,有贾母这句话,凤姐儿轻轻松松就完成了此事, ““因回房来,即刻就命人来请邢夫人过来,硬作保山。”连贾母出马都要“硬作保山”,可见凤姐儿如果出马,说不定就跌下马来, ““邢夫人想了一想:薛家根基不错,且现今大富,”这里透露两个信息,邢夫人首先是重利的,第二个信息是薛家是“大富”,这个靠山是相当有根基,这个根基不要和其他比,就拿黛玉来比,与其相去何止十万八千里? ““薛蝌生得又好,且贾母硬作保山,将机就计便应了。”邢夫人做事倒很会给自己找理由, ““贾母十分喜欢,忙命人请了薛姨妈来。二人见了,自然有许多谦辞。”(XX注:什么谦辞?(外人注:自然是委屈你家姑娘了啊,我们高攀了啊之类的(大白纸注:是吗?)) ““邢夫人即刻命人去告诉邢忠夫妇。他夫妇原是此来投靠邢夫人的,如何不依,早极口的说妙极。”果然妙极,不但投靠邢夫人,更是靠上了薛家这座金山(XX注:我靠!(外人注:说什么?!哪里学的?!(XX注:第一章里有...(外人注:好的不学!))) ““贾母笑道:"我爱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