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九章 镇倭(十二) (第1/2页)
见到敌方骑兵撕开防线后一直前突,张伟便知自已没有猜错,急忙下令身后的两千神策军向炮兵阵地移动,又因张鼐的金吾卫防线所受压力较小,又急调金吾军两千奔援。 那两千神策军士原本便做为保护火炮而排阵于后方,张伟命令一下,便立时奔赴设在身后的炮兵阵地,面对日骑奔袭而来的方向以五百人一阵列队,以专门对付骑兵的步兵方阵待敌,四个方阵组成了四个四面向外的刺刀从,严严实实的挡在不远处冲击而来的敌骑面前。因方阵需要面对强大骑兵的压力,故而被选中保护炮阵的两千神策兵士大半是最初的镇远军老兵,这样才对在敌骑将自已团团围住时保持战意与斗意,若是四面方阵只要有一面坚持不住先跨下来,整个方阵必将被敌骑轻松突破,造成惨重的不对称损失。 由于面对骑兵的高速,所有神策士兵一枪未发,直接在优势骑兵布下了两千支由火枪及刺刀组成的近两米长的刺刀从,神原康胜原本未将对方留在后方的这点军队放在眼里,在他看来,相等数量的步兵也休息抵挡他的骑兵冲击,更别提对方显然没有在后方留下大股的部队,这样,没有任何防护的炮兵部队,必然一个个惨死在他刀下。 正当他带着部下举旗不定之际,急调而来的两千金吾枪兵却已在神策刀阵后列好了横队,开始举枪瞄准射击。砰砰的枪响惊醒了神原康胜,眼见自已的属下没有接战便一个个被火枪击倒倒地,愤怒之极的神原康胜令道:“向前冲吧!虽然会面临可怕的死伤,可是胜利就在眼前了!” 无论如何,他也不能接受优势骑兵不冲锋就被几千火枪兵撵走的事实,可他唯独忘了织田信长用障碍物挡路,以落后的火绳枪击败武田骑兵的事实,于是,虽然手下的骑兵与战马都对那一片片刺刀从心怀恐惧,孤掷一注的神原康胜仍下达了冲击的命令。既没有成建制的枪骑兵,也没有后世欧洲人对付步枪方阵的经验,更没有适合骑兵做战的队形,近七千骑兵就在火枪兵不断的射击下,向眼前刺眼晃目的刺刀从冲上过去。 第一波接近的骑兵虽然挥刀狂舞,却根本靠不到方阵内神策军士的边,疾冲而击的战马连同骑士,直接被刺刀刺倒在地,或是被惯性抛上了天空,直接落在了刺刀从中,整个人身被刺刀捅穿,挂在半空。这样的强攻虽然可以突破刺刀方阵的第一层,可是亦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随之而来的却是一直排到五层的方阵等待前冲的骑兵,初始的锐气很快丧失,纵然神原康胜一直督促部下前冲,各级大将也拼命呼喊鼓气,可是眼前就是明晃晃的刺刀,耳边是火枪不停开火的砰砰声响,长途奔袭撕破敌军防线后的勇气已然丧失殆尽,剩下的,便是如何逃脱这可怕的战场吧。 与此同时,张伟的火炮部队却一直没有停止过射击,霰弹已近在激烈的轰击中迅速消耗干净,又换上了普通的开花弹与实心弹一直不停的向前方的日军步兵阵中猛射,纵然敌方骑兵近在咫尺,心里明白断然不能让敌大队步兵突破防线的朱鸿儒只是不理,命属下军官安抚好炮手的情绪,无视身边神策、金吾两军与敌方骑兵的生死搏斗,只顾着不停的向敌步军发炮。他这般稳妥坚毅的表现,自然让张伟全盘看在眼里,原本担心炮阵会因敌骑袭扰而混乱不堪,失去对敌步兵的威压打击,现下在朱鸿儒的指挥下,炮弹仍是不停的倾泄在大股的日军阵营中,不停的夺去日军步兵的生命。战斗从中午打起,眼看已是黄昏时分,日军不但没有突破防线,反而不断的被炮火逼的后退不止,武士的勇气和战意在不停的炮火打击下,已然接近崩溃边缘。 “家督大人,咱们后撤吧?” 面对不停的火枪射击,加上难以突破的刺刀方阵,神原康胜身边不停的有人劝他后退,“是啊,这样打下去,我们会全军覆没的,还是后退保存实力,以图再战吧!” “混蛋!你们回头看看,刚刚我们冲进来的敌阵已经又再度合围,而我方步兵给对方的压力越来越小,我们现在回头,那些竖起长枪的敌人必然放枪追杀,待我们冲到刚刚的敌阵前,你当他们还会那么轻松的放我们出阵吗?” 神原康胜虽是如此回答,心中却是在急速思索着突围之策,原路而返是不可行了,只能先向右突围,往长崎城方向而逃,至于下一步是不是能突破敌军的封锁,也只能见步行步了。看着畏缩不敢硬冲,只是向征性的在敌军方阵前纵马来回奔驰的部下,神原康胜怒从心起,心知再拖下去整个部队必然将四散而溃,只得恨恨下令道:“全体突围,向长崎方向突围!” 说罢自已抢先调转马头,双腿用力一夹马腹,向左面长崎城方向纵马逃逸。他抢先一逃,整支队伍顿时大乱,属下各骑皆是不管身边战友死活,拼命调头向长崎方向逃窜,神策方阵的士兵眼见对方阵势大乱,所有的骑兵皆是不顾拥挤与身后的枪击,甚至将手中的武器抛却,以方便纵骑逃跑。当即便有都尉校尉指挥,散开阵型,放下长枪,开始装药射击,日骑虽然拼命奔跑,但是因队形混乱,甚至有自已人被挤踏而死,一时半会却又能逃的多远?于是只听得身后枪声大响,显是适才列阵的敌兵开始举枪射击,众骑兵皆是心胆欲裂,拼了命的向前逃窜,那手中有刀的,甚至就向眼前挡路的战友劈去,种种混乱模样,当真是不堪之极。在留下近千匹战马与两千余具尸体后,剩下的四五千残余骑兵终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