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44章 袁崇焕 (第1/2页)
在造船厂待了半天,唐继光便回到铁山总兵府。刚刚好陈良策和宁完我联名送来的行文也到了,却是陈良策和宁完我对朝鲜布局的一些调整。 这些布局唐继光离开之前已经布置了,不过正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朝鲜那里也不可能不变化。因为西人党签下几乎卖国辱主的汉城之盟,使得下层士子激忿填膺,清流官员一个个瞋目切齿,这些唐继光也有所预料。不过这次反弹非常大,乃至于就连西人党内部也有不少人不如同这个做法。 特别是那些家人在平壤城、黄海左道的官员士子,他们的家,他们的财富,他们的土地,他们的根基全在那里。他们反应最为激烈的,甚至有人带头冲击东江军军营。不过东江军可不手软,来多少个就杀多少个,血淋淋的人头吓住了那些只会动口不动手的‘君子’。再也没有人敢冲击军营。 不过金自点等人可没有这个铁血手段,他们的府邸天天被士子围攻,丢鸡蛋烂菜就算好了,丢石头都不算什么!还有人趁夜丢火把去,不是一把两把,乃是数十把!都差点把金自点的家给烧了。也亏金自点府中家人这段时间被士子围攻得草木皆兵,一个个打醒精神,这才及时反应,打水救火。不过即使如此,也烧毁了两座偏房,一座草屋,波及了十多间房屋。 金自点等人心里面的憋屈就不用提了,他们纯粹是代人受过的。 李倧还算厚道。没有把三人退出去当替罪羔羊,反倒是领议班几个高官却是一副什么都不知道,没有出面劝解。李倧最后想出一个办法,让金自点等三人离开是非之地! 没有几天。李倧就下命令,让当初参加汉城之盟的三人外放出去。李贵被任命为咸镜北道节度使,加大都护衔,防备建奴。金自点和沈器远二人也分别调到地方为官,不过文官不比武官,朝鲜自称小中国,虽然很多风俗上和明朝差不多了。 比如文贵武jiàn),注意用词!‘jiàn)’这一个字就说了很多态度。明朝生员如果拜访总兵。送上的名帖是自称为侍教生,对于七品县令,用的定然是晚生。这就可见其中差距了! 李贵是武官,反倒不怎么惹人眼红。虽然是平调,但也没有什么人在意。金自点和沈器远两人却算是被贬职了,沈器远到地方当从四品的郡守。其实说是郡,但大不了多少。朝鲜不过弹丸之地,一国相当于明朝一省。国中设八道。后来一道又分左右或南北,变为十六道,相当于明朝一州。这道下面设州,相当于明朝一县。州下设郡,相当于明朝什么?镇吗? 金自点算是最倒霉的一个。虽然权力大,但因为品阶不高。所以贬为从五品的县令。这朝鲜郡下便设县,实在难以理解,如果说郡相当于明朝的镇,那这县相当于大明的什么?村吗?如果是村,那金自点他管的是什么? 言归正传,而朝鲜现在的局势,因为李贵、金自点、沈器远三人离开的缘故,自然空出三个职位来了。除了李贵的汉朝判尹,让人感觉吃力不讨好外,其他的都不差,都是品阶不算高,但实权不少的官职,典型的官卑权重。 比如金自点的大司谏不过正六品而已!但却是言官首领,那些相当于明朝御史的文官,名义上全是归金自点管的。 沈器远虽然差一点,却是正二品的吏曹参判,相当于明朝吏部侍郎。明朝的侍郎还有左右之分,朝鲜却没有,权力虽然比一把手判书差一点,但官阶上,一个是正二品,一个是从二品,从这一点可以看得出来,权力差距不算太大。 而且吏曹也就相当于吏部!是什么地方?在明朝,吏部尚书那可是称之为天官!六部中权力最重的! 按照陈良策和宁完我二人的意见,是把原来平壤节度使郑遵推为吏曹参判,至于那个大司谏就不想了,那是清流的地方。不得不依附唐继光的郑遵、许自俊等人到了那里绝对会别架空的。 不过二人认为可以把他作为筹码,换取几个好的官职,比如仁川港的水军节制使等,不过到底得到,还是得不到,最后还是要靠运作况。 陈良策也许在官场权术上一般般,不过宁完我,唐继光还是很信任他的目光的。唐继光很痛快的批示了便宜行事这四个字,表示这事上,全权让二人负责。 后面还有行文,都是陈良策和宁完我二人送来的,不过是不同的事,所以没有合在一起送来。是希望减慢撤军的速度,现在朝鲜很是动dàng)。因为汉城之盟,使得本来已经重创的朝鲜北人党死灰复燃,而且之前北人党虽然大,但分为很多派别。 只是现在光海君都被流放了,北人党这个时候还不团结,恐怕早就应该灭亡了。团结起来的北人党势力相当强大,当然了!他们只是控制中下层官员,高层的不是死就是流放了。但即使如此,靠着汉城之盟激起的民愤,他们在朝中影响力也很大。 陈良策和宁完我二人是怕朝鲜政局再出动dàng),所以想用东江军之兵威帮李倧稳住局势。 唐继光也觉得有道理,不过他给二人回信,认为帮李倧完全稳住局势是不可取的,要让朝鲜朝廷内陷入党争。如此一来李倧就分不出精力发展,自然无从谈起卧薪尝胆了。甚至为了取得东江军的支持,李倧对于东江军的要求,还会有求必应。 至于这里面的度,唐继光交给宁完我去掌握。毕竟唐继光远在铁山,接到消息后,都已经是数了。再想计策,那个时候局势又不同了。 唐继光在东江镇优哉游哉的处理事,北京城那里依旧是一片大乱,熊延弼因为意气之争。并没有在广宁大战中出力,战后还带兵撤退到山海关,这使得自山海关外一带的辽西走廊失陷。明朝这个辽东经略使,此时真的是名存实亡了。 好运的就是这些年来后金快速扩张,使得后金虽然明知道有一块肥在边上,却因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