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98章 三必败【上】 (第2/2页)
奴分而击之的错误。并且出兵期定在四月,此时经历了一个寒冬,建奴战马瘦骨嶙峋,定然不堪重用。” 唐继光问道:“出兵期好!只是十四万兵马……辽东可以派出这么多兵马吗?虽然不太清楚,但据在我离职之前,辽东最多也就十五万大军。而且这都是加上那些辅兵、乡兵在内的况。刨去分守各处的兵马,还有运送粮草物资的士兵。辽东最多也就应该可以调动十万人左右!” 袁可立说道:“辽东的意思是他们出十万大军,朝廷调三万浙兵、川兵、土司兵到关外。再加上其招抚的蒙古人也有约莫一万人,如此组成十四万大军。” 顿了顿,袁可立问道:“晃之你在辽东呆过一段时间,你怎么看这事?” 唐继光沉默了一下,敷衍道:“应该可以克敌建功!从纸面上看,天出兵,建奴经历了寒冬后,战马瘦削。而且距离冬天有九个月时间,减少辽东苦寒对浙兵、川兵、土司兵的影响,此乃天时!抚顺、清河原本便是我大明所筑,其优劣皆在大将腹中。丢失不过年许,当地百姓自然支持。兵力上更是倍之于建奴,此乃人和!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 虽然唐继光说的锦团花簇,但袁可立也不是傻瓜,仔细一琢磨,就发现唐继光这话潜意思里面,其实是不如同辽东经略袁应泰的计划。要不然唐继光就不会说,‘纸面上’这三个字。这不是暗示袁应泰纸上谈兵吗? 还有唐继光的话里面多次出现‘应该’这个词,这个看似不确定,实在是撇清自己的意思。如果看好这次作战,会撇清自己吗? 袁可立沉默了半响,道:“虽然和晃之今天是第一次见面,但总是感觉我们很有缘。有些话请晃之坦白一点说,这话之入你我二耳而已。晃之似乎并不看好此战吧?” 唐继光似乎是在犹豫,沉默了半响,道:“袁大人,这事我们在这里说再多也没有什么用处。袁应泰是东林党人,而现在楚党出的熊经略被贬,我也被革职。东林党必须打这一仗,显示出他们有足够顶替熊经略和我。要不然他们怎么面对天下悠悠之口?现在说这些,又何必呢?” 袁可立摇了摇头,道:“东林党和晃之你的事老夫不太想管,老夫只是想一心为国。只要此战于国无利,老夫拼着没有了这乌纱帽,也要劝说陛下!” 唐继光犹豫了一下,但最后还是没有说,只是摇头叹息。 袁可立再三劝说,唐继光这才脸色戚戚的说道:“党同伐异太过厉害了,晃之也怕了!这事,晃之只说,后再有人上门提问,晃之可不认!袁大人可是想好?” 袁可立毫不犹豫的说道:“万历二十三年,雷霆击宫门,老夫上表呵斥大行皇帝何尝惧之?一上疏,剥俸禄一年,二上疏,帝怒罢官!至光宗乃起用!至今老夫也没有后悔过。袁应泰之流比之大行皇帝如何?” 虽然明知道袁可立和东林党党魁叶向高、高攀龙交好,自己以后十之和他敌对多过合作,但唐继光还是不住佩服其风骨。 叹了口气,说道:“辽东此战有三必败。” 闻言,袁可立脸色登时大变,不住打断唐继光的话,问道:“如此严峻?” 唐继光脸色沉重的说道:“袁大人请听晃之细细道出来!便知道我所言不虚。一必败,招抚蒙古!那些蒙古人能战之兵已经过万了,其老幼如何?怎么样也有三四万人。但袁应泰不独自划一地让其居之,反而放于沈阳、辽阳城中。虽然我在京城,但也听说不少其消失。蒙古人多不尊明律,多潜于民居.掠。城中多士兵家眷,军中将领多有不满,为之劝谏。但袁应泰则仍为自己是仿效先人之智,不以理会。” 说到这里,唐继光顿了顿,看着袁可立带着老人斑的老脸,问道:“袁大人也带过兵的,可知如此一来,军中士气如何?” 袁可立哑口无言,心中仿佛压着一块大石的。 袁可立过了好半响,这才脸色沉重的问道:“不是三必败吗?” 唐继光知道袁可立还不死心,便接着徐徐道来。 ps:第一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