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仙女_第一百零四章 酿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四章 酿酒 (第2/2页)

早的,可找遍了整个海岸市才买到的,单是计程车钱就用了上千毛爷爷。

    东西不是很多,也就2000斤墨江紫米,而阴阳泉池水温沛枫准备的比较多,大约有5000斤,酿酒所需要的水可不少,浸泡大米需要水,蒸大米也需要水,而且还是两次,最后发酵之前也需要水。

    将全部米和水搬进酿酒坊,蒋伟登和蒋振威马不停蹄的开工,打开全部麻袋,一边做一边为温沛枫讲解道:“酿造小曲酒的工艺流程大概就是:大米→加水浸泡→淋干→初蒸→泼水续蒸→二次泼水复蒸→摊凉→加曲粉→下缸培菌糖化→加水→入缸发酵→蒸酒。”

    “先将大米进行浸泡直到用手指捏断大米看到里面没有白芯,然后捞起大米淋干,将多余水分流走,蒸米的时候淋洒要均匀,水以细和绵为佳,之所以要淋开水是因为上面的米饭比较干没有外加的水补充很难蒸熟。要淋到看去比较湿露为宜。”

    “也可以采取双蒸法,也就是在大气冒起5-10分钟将米饭取出倒入一个大脸盆中,加80度左右的开水按粮食的10%左右搅拌让米饭吸收水分,然后再回笼继续蒸直至蒸熟为止,这个效果要好于前面的淋水。”

    “淋好后盖上盖子,继续蒸直到大气再次冒起,打开查看是否上面的已经熟了没有,如果没有熟再淋,再蒸直至熟了为止,蒸米的时候要注意米的成饭的状况,不能蒸得太烂要熟而不烂为宜”

    “米饭蒸好后迅速摊开摊薄,以加快冷却减少杂菌感染的几率,在夏天可以用电风扇加速冷却,趁热弄散饭团,接下来的工作就比较重要了,拌酒曲别小看这个直接关系到后面的发酵和出酒的口感。”

    “称量好酒曲后就要开始拌酒曲了拌酒曲时候米饭的温度最好在30度左右,搅拌酒曲别看那么简单要搅拌匀称,尽量让米饭松散(所以前面米饭摊开的时候要做好工作趁热打散)先取一小堆进行搅拌,然后将这一小堆搅拌好的米饭分散开来跟“大部队”混合。”

    “当所有米饭都搅拌匀称后,转移至缸中糖化,这里要说明下大米不同于高粱等粮食,不能在地上糖化应放入缸中,因为会产生酒酿如果放在地上就会浪费了,装缸的时候要注意缸要干净、容积不能太大否则会冷,缸最好粮食在缸中有个70%左右的是比较适宜的,装缸的时候要松散的装进不要用力压。”

    一连几天,温沛枫和蒋伟登、蒋振威三人没日没夜的在酿酒坊酿酒,吃喝拉睡的时间都没有,直到这天,将冷却后之搀有谷壳的墨江紫米饭,送进拌曲机,加入颗粒状曲粉,用拌曲机使墨江紫米饭与曲粉均匀混合后,装入陶罐中发酵,才有时间休息。

    “老温,你记得慢点开,这陶罐!”蒋伟登将所有装有正在发酵的墨江紫米的陶罐搬上货车,对驾驶室的温润玉提醒道。

    因为温沛枫不想浪费发酵的时间,所以说服了蒋伟登让他将陶罐带走,目的就是为了将陶罐搬进山河图,减少那十天的发酵时间。

    山河图30倍的时间差,酒坛根本就不会离开小灶酿酒一天时间,也就三个多小时,而且货车车厢现在根本就没有酒坛,早就被温沛枫收进山河图。

    知道真相的温润玉,白了一眼喋喋不休的蒋伟登,没好气道:“知道了,你就不能像个男人一样,唠唠叨叨的女人似的!”

    这几天来,温润玉没有像温沛枫寸步不离的呆在小灶酿酒,不过每天都有过来探班,每次过来都会买点小礼物,所以现在和蒋伟登非常熟悉,偶尔会开个玩笑。

    蒋伟登也意识到自己啰嗦了点,寒暄几句就放走了温润玉和温沛枫,然而他没有想到,温润玉离开了四个小时之后,有将车开了回来,说什么酒坛有变化,好像已经发酵完成了,可把他差点气死。

    不过当他掀开酒坛的时候,发现酒坛真的发酵好了,温润玉并没有说谎,而且这些酒坛也不是掉包过来的,是他酿的那些,别提多惊讶了。

    “我说老蒋,你还愣在这里干什么,去蒸馏啊!”温润玉见到蒋伟登的惊讶表情,别提多好笑了,笑呵呵的催促道。

    蒋伟登也不管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个结果,噢的一声,立刻叫来刚睡下的蒋振威,开始蒸馏,直到全部小曲酒酿制完成,都是糊里糊涂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