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中秋 (第2/2页)
的宝宝能顺利的生下来。平安健康的长大。” 佛经上说。若是人积德行善,等到老了以后就会升入西山极乐世界,变成仙人。若是人作恶多端,就会下到阿鼻地狱,永世不得翻,静怡郡主自然是信佛的。也信这世上的事恶有恶报、善有善报,柳易萍能够生下来那么懂事、优秀的一双儿女。想必是个积德行善的,自然能够保佑她肚子里的孩子。 东方德却是没有注意静怡郡主的神,越想也觉得可能大,他对文姨娘没有感。不存在“人眼里出西施”的说法,站着他的客观角度说,文姨娘既有作案的方式方法。又有作案动机,那时候柳易萍对文姨娘也很是客气。文姨娘也有机会 东方德越想越坐不住,索披了衣服出门,喊了一个隐卫出来,吩咐了去查这件事儿,这才略微放了些心。 转眼到了中秋节,中秋节讲究合家团聚,一早东方晴和宁晖一起去东方府里给老夫人、东方德、静怡郡主请了安,送了东方晴亲手做的月饼,陪着老夫人说了会子话,这才又回了娴王府。 今年是娴王府添丁进口的一年,不但在半年内娶了两个儿媳妇,还都是万里挑一的人物,各个夫妻和睦,娴王妃很是高兴,府里头服侍的人每人赏了二两银子的过节钱,把那些婆子、丫头们也高兴的不行,干活就更是卖力,把个中秋节办的闹闹的。 桌子摆在了水榭处,不但做了月饼,烧了满桌的菜,还煮了螃蟹,烫了上好的金华酒,还给娴王妃、东方晴、容歆公主几个女眷,起了梅子酒,请了个女先生在水中搭了台子说书,因为没有外人,就把两桌合了一桌,团团的围着一张大桌子坐下了。 娴王爷和娴王妃一左一右的坐了,宁远坐了娴王爷的下首,容歆公主坐了宁远的下首,宁晖坐了娴王妃的下首,东方晴则坐在了宁晖的下首,和容歆公主挨着。 碧桃、杜鹃、青芽几个大丫头团团围了,帮着倒酒布菜。
娴王妃望着儿子、儿媳妇承欢膝下高兴,很是高兴,就又吩咐大厨房了蒸了两篓子的螃蟹,开了几十坛的金华酒,让人在水榭外的草地上摆了十来桌,请了府中的下人们吃酒。 下人们就更是高兴,互相推着请了管事们坐了,那边丫头们则是拿了果子吃。 娴王爷的心中也高兴,抿了一口酒说道:“这螃蟹是苏州运来的,味道很是鲜美,远哥儿,你记得明里各家姻亲都送些。” “嗯。”娴王妃也点头,说道:“特别是你虞家舅母那里,你舅父不在京中,家中就她们娘仨,你们要和她们家常来常往才是。” “是,儿子记住了。”“儿媳记住了。”四个人的异口同声的说道。 娴王妃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则螃蟹凉,给你小姑母家送去的时候,要记得提醒她一句,不哟啊让她乱吃。” 众人都是呵呵的笑,把娴王妃笑的有些莫名其妙,用眼神询问宁远。 宁远笑着说道:“小姑母又不是小孩儿,自然是知道的,而且您忘了?小姑母还住着一位神医呢,若是连这点子事都照顾不到,哪里还称得上神医啊。” “是,是。”娴王妃笑着说道:“一高兴起来就容易忘事。” 东方晴却是知道东方府里是很少吃螃蟹的,就算是吃,也就吃上一点儿,东方辰在襁褓之中的时候,差一点儿被蟹酱夺了命,所以是不吃的,老夫人年纪大了,也是不吃的,现在静怡郡主有了孕,也是不吃的,只剩下了东方德,见妻子、儿子、老母亲都到不吃,自然也是不吃的。 东方晴想到这里,说道:“东方府那里不用去送了,统共四个人,三个人是不吃螃蟹的,送了过去也是浪费,还不如留了咱们府上的人吃喝。” 娴王妃这才觉得有这样一回事儿,点了点头说道“那等到时候单独蒸了,请了东方相爷来吃酒。 东方晴点了点头,微笑着说道:“好。” 众人说起了姻亲之间的事儿,竟没有一个人提起东平伯府,万岁爷虽然给四皇子和周宜家赐了婚,但是到底是在心里有中了个怀疑的种子,对娴王爷都有些疏远了。 宁晖虽然依然得圣心,却是更了解韶华帝的想法,不管是再厉害,再杀伐决断,再英明神武的君王,现在也是年纪大了,他开始不自信,觉得连娴王府都迫不及待的站队了,可见自己是真的老了。 宁晖虽了解韶华帝的想法,但是到底是没有办法劝韶华帝,心中就隐隐的觉得周宜家多事儿,自己明明已经是千金之躯了,随意找了谁嫁了,有东平伯府和娴王府照应着,子定然会过的顺风顺水,但是周宜家却偏偏肖想那皇后之位,宁晖对周宜家更是不喜了。 其他的人也都觉得这件事提不得,所以很自觉的没有提到周宜家,甚至是东平伯府,但是螃蟹该送还是要送的。 众人说着话,那说书的女先生慢声细语的说着书,月亮慢慢的升起来了。 大如圆盘,照在水面上,和水里的那个月亮遥相辉映,相映成趣。 第二,宁远早早的就出了门,等到一圈子送下来回到府里,已经是午饭时候了。 宁晖则是领着东方晴一早就进了宫,昨娴王府里特闹闹的,宁晖这的有些担心韶华帝。 同样是家庭宴会,韶华帝不一定有娴王爷的子舒坦,宫中的妃子们,无论老少,都是盼着万岁爷能够临幸她们的;皇子们没有哪一个敢拍着脯说,这皇位一点儿都不在乎;公主们也都是想要嫁个好人家的,不想沦为政治的牺牲品,才会到韶华帝面前承欢膝下。 这样的一家人,各个都是算计着到,吃了一顿宫宴,不过是徒增些烦恼罢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