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月钱 (第2/2页)
碰上娘子这样的情形,多是下了葬就改嫁了,就是不改嫁也都回娘家住着,哪里还管夫家的事。我同老头子背地里常感叹,如今像娘子这样有情义的可真是不多-----”华婶说着说着就落泪了。 见她又抹起了眼泪,润娘只得端着笑脸傻愣着,倒是知盛给润娘解了围:“阿娘,好好的你这是做甚么,我还有话回娘子呢。” “看我真是老糊涂了,满嘴里不知道瞎说甚么。我还是去厨里看着,免得在这里招娘子伤心。”她抹了泪,忙忙的出去了。 见华婶走了,润娘突地想起一件事来,问知盛道:“你们这个月的月领了么?” “月钱?”知盛和秋禾齐声问道:“甚么是月钱?” 这下换润娘傻眼了:“你们干活都是白干的么?” 知盛道:“端午、中秋、年节的倒有几络钱。” 润娘嘴角直抽搐,这家人还真能剥削人啊! “只有这三个节能领钱!” “是啊,反正咱们吃穿都在家里,也不用甚么钱。” “不用钱!”润娘叫道:“不用钱就不用放月钱了?从这个月起,每个月十六日发月钱。” 秋禾道:“这,咱们又不是长工,哪里还按月拿钱的。再说咱们拿了钱做甚用呢!” 润娘白了她一眼:“你拿了钱没有不会存起来当私房钱!” 秋禾还嘀咕道:“真的没用么。” 润娘气得往她脑门上狠命一戳:“没听过那句话么,‘有甚么别有病,没甚么别没钱’!” 知盛皱着眉道:“只怕阿爹阿娘不答应。” 润娘同样送了他一个白眼,道:“你看着聪明,也是个没脑子的。老话不是说‘吃不穷用不穷,算计不到一世穷’如今咱们收了这么些租子,也算小有点家底了,难道就糊里糊涂的过。每个月的花销要多少大家心里全没底?现下家里人口不算多,过也就过了,将来要是添了人口呢,只这么糊涂过,金山银山也不够了。”
一句老话倒叫知盛很是受教,不自觉的点了点头:“这我倒是没想着,娘子看着要怎么办。” 润娘想了想,道:“这样,你爹娘、鲁妈、易嫂子同我并阿哥,一个月一贯钱,你、秋禾、大奎、你姐、你姐夫一个月----八络钱,至于那三个小的,每人每月三络。” “这样-----”知盛依旧皱眉道:“光月钱一个月就去了十贯零九络钱,一年就得一百三十贯零八络,是不是太多了。” 一百三十贯零八络这个数字着实惊到了润娘:“这么多!”她张大了嘴巴,想核一下知盛报出的数目,可惜她的脑筋已纠成一团死结。最终她放弃了核实的想法,得巴得巴嘴,道:“的确是太多了。”心里不由鄙视了自己一把,数学差还乱开口,哎真照她这般办,再加上一家人的吃喝用度,那数字她都不敢算,看来还是得靠知盛:“那,发你怎发想?” 知盛略一沉吟,道:“娘子每个月的一贯钱不改,阿哥就不要给了,他还小呢,真要使钱,娘子给他几个钱也就是了。至于我爹娘他们一个月就三络就得了,终究吃穿用度还是家里的,给得多了他们反不高兴。我跟我姐有个两络也就足够了。那三个昆仑奴,就句不好听的,谁家里还给奴隶发月钱的,娘子既说了,一个月每人给他们十个钱也就是了,果然忠心做事,等大了些再添也不迟。这么算下来一个月也就三贯两络三十个钱,一年也就三十八贯七络六个钱。到于家中的吃穿开销,除了猪rou并酱、醋、茶、盐之类要花几络钱,其余咱们地里都有的。因此算下来一年咱们的花销满打满算有一百贯也就够使了。” 润娘听他报数字,脑子都听得抽筋了,缓了缓神才问道:“你只算了吃呢,穿呢?” 知盛回道:“上好的棉布一尺是二十五个钱,细葛布是十八个钱,粗葛布是十五个钱------” 润娘听他又要长篇大论的同自己报数目字,忙摆手阻道:“一个数目字,听得我脑瓜子疼,你只告诉我,咱们一家人一年的衣裳要花多少钱就是了。” “多不过一贯。” 润娘再次张大了嘴:“才这么点?” 秋禾撇嘴道:“娘子真是好笑,咱们又不穿绸披缎的。在这村里我也没见几个有一身一身的上好棉布衣裳。到了夏天,这村里有几个男子还穿棉布衫子的,不都是一件背褡罢了,女人们就都是葛麻的,又便宜又凉快。” 润娘被她抻得有些讪讪的,嘟囔道:“我这不是不晓得么。” “其实,一贯钱都是多的,咱们知自家地里也种棉花,到明年帐算得细了,除了钱倒要叫他们按老樟窝子的例,交些东西上来的才是。” 润娘摆了摆手,道:“这细帐你不要同我说,你自己算去就是了。月钱也按你说的办,你先给你爹说一声,他若是不答应,你细细把道理讲给他。再有就是-----”润娘扯起一抹冷笑:“咱们人也买来了,家里的事也摆弄清楚了,等天晴了,也该去望望咱们姑奶奶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