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回 巾帼何需让须眉(八) (第2/2页)
” 蒋素娥眼睛一眯,以同样声量反问:“什么条件?” “晋王百年之后,皇位转禅于太祖长子,现今的武王!”此宫廷密事只有极少数人知晓,头些年,坊间还会有类似的谣传,可随着太宗皇帝迟迟不立储,而武王、文王的处境愈加艰难,这件事便渐渐不敢再有人提。 李眠儿在云台山得见诸多前朝元老,这才确信此事并非谣传! “哦?此事,我也略有所闻,不过,我从来不相信太宗皇帝会心甘情愿地再将皇位传回太祖一支手中!相反,他会赶尽杀绝,使得皇位最终仍归属于他的儿孙们!”蒋素娥面泛冷笑,毫不怀疑自己的推断。 “外祖母所言极是,武王预先似也料到这一点了,是以,他一直都有准备,没有坐等着到最后落个束手待毙。所以,他除了平日禀规遵法,还在暗中悄悄准备一条后路!”李眠儿说这话时,难抑心头的紧张跳动,此时,与其说她正在争取蒋素娥的支持,不如说她正在赌蒋素娥的心意,“而周昱昭,则是武王最大的筹码!” “周昱昭?”外孙女儿讲起这些朝局密事,头头是道,蒋素娥说不震惊是假的,“梁太祖驾崩后,只留下一双儿子,武王和文王,如今周昱昭是太祖一脉唯一的孙子!如果没了周昱昭,即便皇位继予武王,最后,还不是得回到太宗的儿孙手中!” 李眠儿早知外祖母是极聪明之人,无需自己多费口舌,便将其中利害关系捋顺:“正是,因为周昱昭的存在,太宗皇旁迟迟不立储,其居心委实叵测,如果他到了最后不顾手足之情,对太祖一脉仍要赶尽杀绝,不给武王退路的话,武王是不会坐以待毙的!”
而只有独子的武王一旦成功继位,为了防止后患,他很可能在一继位后就传位给儿子,让太祖一脉将皇位传承下去。 “哼,武王根本就不应该抱有幻想,别指望太宗老儿会乖乖地把皇位吐出来!他既想霸住皇位,还不会留下隐患!我看他,之所以留着武王至今,多半是因他早有察觉武王的实力不容小觑,若非如此,对武王,他定然不会心慈手软!”蒋素娥分析道,丝毫没以为自己说话的对象不过十五、六岁的小姑娘,“这么看来,武王还真是深谋远虑,如果他当初只想着安分守己,偏安一隅,恐怕也活不到今天!” 李眠儿点点头,深以为然。 “既有这一层关系,那去年太宗老儿为何派周昱昭来南疆?还让他同彭旭升那老废物搭档?”蒋素娥年纪虽大,可思维仍然十分敏捷缜密。 “其实您忽略了,去年一道来南疆的还有军师汤宗亮!”李眠儿知道蒋素娥的意指,“彭旭升是个废物,不过汤宗亮却是个军事大才,兼且他还是太宗安插在彭旭升幕府中的人!” 有关彭旭升还有汤宗亮的事,还是李眠儿月前在云台山时从石洵等人口中听来的。 “那又如何?”蒋素娥皱眉追问。 “太宗派彭旭升和周昱昭二人前来南疆,照如今看来,他原指望能一箭双雕的,想着借此拔掉彭旭升,同时也能将脏水泼到周昱昭的身上!只要有汤宗亮在,不管这二人如何捣腾,总归在战事上,大梁不会亏到哪里去!只是事情的进展,似乎并不如他的意!”李眠儿声音轻巧,吐词清晰,条分缕析。 蒋素娥一边听的同时,一边在心里越发止不住得惊讶,惊的倒不是大梁的这些肮杂事,而是外孙女年纪不大,却生得恁样玲珑心思,面对如此错综复杂的关系,她能理得这般清楚,倒真是难得! 李眠儿没有注意到她外祖母的神情变化,还在继续道着:“太宗当初想是低估了南秋的战斗力,也低估了……舅舅……的指挥力。” 李眠儿适时地改口称秋尼尔嘉为“舅舅”了,不知他本人知道了会作何反应,念头一闪而过,她接着往下说: “太宗,他反而高估了彭旭升的混帐力,一上来,大梁就被打了个满头闷,损失惨重!而失败的恶果,连京都都听到传闻,皆因彭旭升一意孤行。至于周昱昭,因为巧妙地笼络住人心,没有给太宗留什么把柄!即便他后来想临时换人,可周昱昭带兵能力有目共睹,包括汤宗亮也不得不服,后来,迫于战事着想,他才提周昱昭当了主帅!结果……就是彭旭升确实被拔掉了,不过周昱昭却因此声名大噪、军威赫赫!!” 这么长的一番话说下来,李眠儿不觉有些口干,可是为了说服外祖母,这些话还非说不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