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准备回娘家 (第2/2页)
适时地插了句嘴,沈含闻言立即转身看他,却发现他依旧低着头,视线也放在膝盖上的书本上,并没有看向自己这边,她忍不住努了努嘴,这小叔子向来都是这样喜怒不形于色,相处起来也不似那么轻松,家里又是她这么一个守寡的女人跟小叔子,怎么都有些不自在。 “要是我走了,樵哥你在家……” “娘您就别担心我,大嫂三个月没回家,想必亲家那边也会担心,娘您去一躺也好除去中间的隔阂。” 沈含不得不佩服赵夕樵的细心,他说的这些其实她自己都没有想到,她拉着李氏回娘家只是为了有个带路的人,而且目的也很明确,那便是找娘家拿点钱救急,虽然娘家人能这么狠心将她嫁给这个没有了老公的家庭,可是她还是想试一试,二十两银子不是小数目,此刻她能想到的冤大头,就只有这个娘家了。 而赵夕樵想到的,偏偏是她跟李氏都没有想到的点儿,那便是将两家人的关系融洽。 “也好,说来含儿你嫁来我们家,实在是委屈了你,我这个做婆婆的也该陪着你一起回去,若是你爹娘舍不得让你跟着我们过苦日子,咱们也好把话说明白。” 沈含怎么都没想到,李氏还惦记着要将她送回娘家过好日子,虽然知晓她是一片好意,可是心里也始终不是滋味儿,她立即放下手中线,义正严词地申明:“娘,是您说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只要您不会舍不得给我那一碗饭,我就不会离开这个家!” 她这话说的真真切切,也的确是沈含的心里话,若不是发生了接生意外,她可能自己都没有发觉,在渐渐熟悉这个环境的同时,也已经慢慢的把自己当成了赵家的一份子,不只是一个可以遮风避雨的房子而已,而是一个家。 所以当沈含十分坚决地表态之后,惊讶的不只是李氏,连一直伪装淡定的赵夕樵,也忍不住抬起头,看着那个正无比严肃认真的侧脸。
对赵夕樵来说,沈含身上有着太多他看不清也猜不透的迷雾,想当初她嫁到赵家来的时候,是自己抱着一只公鸡跟她拜的堂,那时候她安静得很,谁也没想到到了晚上,当她发现没人掀开她的红盖头,最后还是母亲进房告诉她大哥已经不在的事实时,那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戏码,她足足折腾了大半个月。 那时候赵夕樵在心里说不上来是什么感觉,有些厌烦家里的吵闹,却又无法把这份厌恶加诸在这个被娘家蒙蔽,一无所知嫁过来的沈含身上,于是在她最后绝食的挣扎之后,大病一场…… 之后醒来,就变成了现在这样,不再哭闹不再埋怨,不但整个人好像转了性,还每日早起替母亲做饭,将以前母亲的活儿干了一大半,对此母亲也无奈的跟他解释,说是她大概是想通了。 因此赵夕樵身为家中唯一的男人,他每天趁着早起看书的时候,会替沈含将水桶里的水打满,再回到房间看书,这一切都是他自己悄悄做的,他不清楚沈含知不知晓,却依旧每日坚持。 而前日家里出事,她更是连想也没想就站出来帮忙,与母亲站在同一条线上,是什么使得她愿意冒险跟这个家一起共进退?而现在还信誓旦旦地表明自己的态度。 “好……好好好,只要你不嫌弃,咱们就在一起好好过日子。” 对沈含的突然表态,李氏惊讶之后便是感动,在她那爬满鱼尾纹的眼角,沈含也看到了一些晶莹,她忍不住动容地伸手抹去李氏眼角的泪花,并好似个孩子一般哄她:“娘别哭,这是好事呢!” “傻孩子,我这是高兴呢?” “高兴也不哭,高兴要笑,嘿嘿……” 被沈含突来的孩子气弄得有些哭笑不得,李氏还是没能忍住,笑了起来。 这还是沈含第一次看到李氏笑得这么开心,一直以来李氏将婆婆这个身份扮演得近乎完、美,该严肃的时候严肃,该缓和的时候缓和,却从来都没有见她像现在这般笑过,哪怕是在赵夕樵面前,她也最多是露出比较柔和的一面。沈含不由得有些感概,这么多年她一个人拉扯两个儿子长大,岁月和艰辛已经将她的快乐磨去,所以李氏也是个伟大的母亲。 接下来的两天,沈含感觉得是她来到这个世界里,最轻松的两天,因为跟李氏之间不再有那种隔阂,她们就好像真正的母女一般,有说有笑,李氏接的这副刺绣也终于完工,送到柳家的时候,对方因为感激还多给了几文钱,婆媳俩欢欢喜喜的回家,收拾东西准备第二天到清风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