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喵呜凑字数 (第4/7页)
信协议吗?” “有诚信协议。”莱恩先生说,“但我相信就算没诚信协议,所有的欧洲企业都会遵守诚信协议。” 竹子立马觉得有怀疑,因为她所在的C.B.集团有诚信协议,协议最基本的是不能同客户去夜总会也不能送客户超过两百人民币的礼物,但就算有协议,据竹子了解,几乎所有销售都不管诚信协议地进行销售行为。竹子于是不相信莱恩的话并且问他为什么。 “等你有了一定的销售年资就知道了。”莱恩没看不起竹子的意思,只是凭自己的经验告诉她事实,“让你不得不违反诚信协议的企业都靠不住。” 两年之内,竹子没想透这话的意思。 而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件让竹子很头疼的事情:戴查韦走了,临走时带走了团队的另外两个人,唯独剩下竹子一个人,正在S市的竹子慌了神,恨不得立马就飞回B市去。 第五章第一部分企业忠诚度 竹子首先给戴查韦挂去电话,问他为什么要走,戴查韦开门见山就对竹子说: “竹子你也别做了,跟我一起走吧。” 竹子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问戴查韦为什么这么说。 “竹子,你是个努力的SALES,你比任何销售都更努力也愿意吃苦。”戴查韦很具煽动性地说,“但C.B.的经营状况很有问题,两三年内肯定会有大的变故。” 竹子听不明白,她只是个新人,两年工作经验,她知道就算公司在一年内发生变故,对她影响也不大,毕竟她这个级别是最好跳槽找工作的。两三年对她来说太久远,根本就来不及考虑这么长久以后的事情。 戴查韦又说:“竹子,你刚做销售没多久,你没有大项目整个运作的经验,你也缺乏同客户长期关系的经验,所以你不清楚对客户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事实上,对客户来说,供应商的稳定很重要,如果被客户得知供应商内部总出变化,怎么能让他们相信供应商能按质按时供货呢?” 这话让竹子有点动心了。但戴查韦却很恰到好处地打住了,给竹子留下了个大尾巴。 挂了电话后,竹子对戴查韦的话始终耿耿于怀。莱恩看到了竹子的心不在焉,问竹子发生了什么。 竹子说:“莱恩,很遗憾,我老板走了,可能会来新老板,可能会结构调动,我也不清楚,以后我是不是还有机会负责你的业务。” 竹子心事重重问莱恩:“莱恩我很想做你的生意,但也许没机会了。” 莱恩很不理解竹子的想法,于是便问:“怎么会没机会呢?你不是也没跳槽吗?” 竹子想到戴查韦的话,心里一慌对莱恩说:“也许我过不了多久也会离开现在的公司了,究竟去哪个行业还不确定。” 莱恩被竹子的话闹得糊涂,他摊着手问竹子:“JESSICA,我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你疯了吗?在我们国家,C.B.是大公司,没人会想从C.B.跳槽出去的。你为什么要跳槽呢?是因为公司给你减薪了?还是公司对你有了歧视性举动。” “没有减薪,也没有歧视我。”竹子说。 “那你为什么会有离开的想法呢?这太疯狂了,我不理解。你现在刚开始工作两年,即使你跳槽了也不过做和现在差不多的工作,你的积累还不够,你还有很多要学,为什么就想到要跳槽呢?” 竹子接着一问:“莱恩,你这样说的确没错,但是,如果公司出现了问题,我们没工作了,那怎么办?” “公司就算出现问题,也不会不考虑员工的。”莱恩说,“这就是为什么在我的国家,很多员工都会在一个公司呆十年二十年,有的甚至一辈子。” 竹子只能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告诉莱恩:“这是在中国,在中国跳槽是平常的事情。况且一些在国外很厉害的跨国公司,在中国并不成功,经常做结构调整,妨碍了员工的发展。” “竹子我还是不明白。”莱恩很滑稽地耸耸肩,“究竟是因为员工频繁跳槽导致了公司的不稳定,还是因为公司的不稳定导致了员工的频繁跳槽?” “JESSICA,在我们的国家,像你这样年龄的雇员,正是表现员工对企业忠诚度的时候。”莱恩最后说。 莱恩的话让竹子感触很深,竹子甚至感觉脸红,觉得自己的职场价值观不正确。 之后,戴查韦打过两次电话给竹子,挖她跳槽,竹子不为所动。 果然在两个月后,亚太决策层宣布特种光源销售部门解散,本来归属在特种光源销售范畴的产品,分别打散归入到各个区域里,竹子没了老板。考虑到竹子在加入销售部门后七个月没做一张单,人力资源部的蒋晓燕给了她两个建议,一是回到她擅长的产品部门,二是继续做销售,但职位的地点在S市,这是唯一的空缺。 竹子当即决定S市,她太想证明自己的能力、也太想做销售了。 第五章第二部分和善型和分析型 竹子从S市回B市前,首先去了趟W市,到家里找父亲谈了话,冯楠对女儿的选择表示支持,并对竹子说:“你的确该趁着年轻时多走走,多了解这个社会。” 竹子反问:“你不担心吗?如果我BASE在S市做销售,很可能我连回家的时间也没有了。” 冯楠一点也不意外,他对竹子说他都知道:“销售可不是容易做的,无论是你管一个城市还是一个大区,” 竹子很感动,觉得有个这么了解自己和支持自己的父亲真幸运。 “你的男朋友支持你的这个决定吗?”冯楠又问。 竹子说:“还没同他沟通过,最近我忙他也忙。” “多跟他谈谈。”冯楠提醒道,“男朋友的意见很重要。” 竹子答应着,心里暗暗思忖,假如张菁能有冯楠一半理解她就好了。她回到B市后,同样在第一时间约出了张菁,对他说明自己的决定,张菁果然很不满。 “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不同我商量?”他很无礼地责问竹子。 竹子在张菁面前向来好脾气,照旧和颜悦色同他讲道理:“我也没办法啊,谁叫我们公司结构调整呢?假如没有结构的调整,我不还好好地BASE在B市做销售吗?况且去S市做段时间也不是坏事,至少可以多了解些别的城市的情况吧。” “可是你怎么会想到要去S市呢?我们都在B市生活了这么久,早就应该习惯了B市的生活,为什么会想要去S市工作呢?S市有什么好的呢?”张菁不依不饶地丢给了竹子一堆问题。 “S市的经济发展快啊,机会也多。”竹子辩道。 “B市的机会也多啊。”张菁说,“而且B市的发展比S市只快不慢。” “S市是贸易中心城市,B是是政治中心,S市的项目更多啊。”竹子说。 “政治中心同样有很多项目啊,何况零八年有奥运会,那是吸引无数人的大投资。”张菁反驳。 “可S市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