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喵呜凑字数 (第2/7页)
数外资从S市涌入国内,有大把的机会,重要的是哪儿离竹子家太近。 W市是竹子的第三个选择,选择W市的唯一个原因是:那是竹子的家。 竹子拿不定主意,于是找张菁商量。 张菁是竹子的男朋友,在某个航空航天研究所担任研究员,两人的恋情维持了四年,从大学时直到现在,竹子觉得这份感情有点坚如磐石不可分割。 张菁是纯正的西北人,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念完大学后,考到了竹子所在的大学读硕士。竹子念大三时,作为勤工助学,她每周三天在图书馆三楼做科技书籍区图书管理员,张菁那时正在忙着小论文和毕业论文,隔天就在图书馆碰见竹子,竹子对他很好奇,张菁研究导航制导专业书籍,竹子就研究张菁,研究来研究去,研究出感情来了。 孙永红事件发生后,竹子就直接向张菁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我准备去做销售。” 张菁一听吓了大跳:“为什么去做销售?” “我现在的工资太少了啊。”竹子搬出自己那丁点儿工资给张菁说事儿,“你的工资也不高,况且我们俩的单位,工资增长幅度都太小了点儿。照这样下去,我们什么时候能买得起房子啊。” 张菁的脸上有点挂不住,他觉得竹子是在看不起自己,当即反对:“我不同意你去做销售。” “为什么?”竹子的心里其实已经敲定做销售的想法了,区别是在哪儿做,张菁反对她做销售,让她格外吃惊。 张菁却稳绉绉地说:“你不适合做销售啊。” 竹子有点犯迷糊,却仍旧尊敬张菁,她问说:“你怎么就知道我不适合做销售呢?” 张菁仿佛认定了竹子不能做销售:“你和我印象中的销售完全不像,你不会和客户死缠硬磨,你不会讲价,你也不懂得怎么欺骗客户。总之,你的性格就是不适合做销售。” 张菁这么一说,竹子反倒冷静下来,她小心思考了下自己的欠缺后,正色向张菁发问:“坦白说,你真觉得我的性格中有缺点让我不适合做销售吗?” 张菁又被竹子的认真劲下了一跳,他清楚自己其实不懂什么叫销售,于是立刻对竹子说:“我不懂销售,但我有种说不上来的感觉,你的性格真不适合做销售。” 说完后张菁感觉有点尴尬,于是整晚上不说话了。竹子同张菁吃完饭走路回家时,觉得格外迷茫。她再跟讨论,张菁却只是说不想让竹子做销售,别的一概不提。 竹子没办法,只能在回家后打电话给老爸求援。 冯爸爸叫冯楠,曾经是国营工厂的副厂长,曾经是国家第一批拍到美国学习的工程师之一。他在退休后宝刀不老,虽然在距离上相隔十万八千里,却总能给竹子些启发。 “我想去做销售,老爸。”竹子对冯楠说。 冯楠没给结论先发问:“做销售很苦,这苦是没做销售的人想象不到的,你能承受吗?” 竹子坚定地说可以。 冯楠又说:“如果你做销售,一定要在跨国企业做销售,跨国企业的销售更适合女孩子,你能做到吗?” 竹子也说可以:“现在的C.B.集团就有很多机会。” “那很好。”冯楠平稳地说,“假如你要做销售,还是来S市吧,那里距离家里近,做销售实在太苦,没个安稳的后盾不行。” 竹子想想张菁,心说这个死硬派一定不允许她去S市,于是告诉冯楠:“爸,这个等等再说吧。” 竹子觅了一个月,在公司内部觅了个空缺:特种光源全国销售代表,给个中国老板戴查韦汇报,BASE在B市。 戴查韦手下带二十个人,成天忙得不可开交,没空管教竹子。每次竹子有意识地找他,他就给竹子安排个地区,告诉竹子去这块地区做做看。 经理的人很NICE,只是没时间管竹子而已,竹子向他提出要求的那天,经理立马给了她些指导,并且给了她第一个ASSIGNMENT(工作安排)-----辽阳。 那日正好是竹子二十四岁生日。 第二章市场很大,但是没生意 刚开始的两个月里,竹子觉得自己真有点碌碌无为,头一个两星期,销售戴查韦安排竹子去辽阳,竹子在辽阳呆了一个星期,回来后告诉戴查韦:“辽阳市场很大,可是没生意…..” 戴查韦笑笑没说什么,又安排竹子去青岛,竹子到青岛呆了两个星期后,回来又无奈对戴查韦说:“戴查韦,青岛的市场很不错,但也没生意。” 戴查韦又是笑笑,问竹子每到个城市是怎么做的,竹子告诉戴查韦: “我每次去你布置的城市前,会先在B市做好准备工作。” 戴查韦好奇地问:“你会做哪些准备工作?” 竹子回答戴查韦,她会在B市花费大约两天时间,通过网络上的资源查询目标地的公司,而后根据号码一家家打过去约定会面时间,大约打通了一百家后,就会停止联络,第二天启程。 比如去青岛前,她会根据网络上的资料找到一百多家潜在客户,尔后去青岛,一一和那些客户见面。 “一百多家客户,你会见多久?”戴查韦又问。 “大约一天十家,两个星期差不多全拜访完。”竹子说完,又担心地问了句,“我觉得这有点像扫大街,可是我没办法,手上没一点资源。” “这是正常的。”戴查韦却很有意味地盯着竹子说,“我们当年也是这么做的。” 竹子很好奇当年是什么时候,“这么做的”又是怎么做的。 戴查韦于是告诉竹子,他刚开始做销售是在95年,当时他效力的公司刚进中国,没一点客户资源,他所能做的事情也就是以下几种: 第一种方法是,到目标地比如重庆、常熟那儿买本电话本,然后返回B市,根据电话本上的打过去约客户,约到一百多家后停下,乘火车去重庆或常熟,一家家客户拜访,大约一个月后完成拜访回到B市,继续根据电话本上的号码打。当时互联网不发达,根据电话打是最有效的方法。 “事实上大客户的电话都在电话本里,就看你是不是能找到。”戴查韦很自信地告诉竹子。 第二种方法是,到那些商业楼里,照着底楼的公司牌,看准了哪家公司有潜力就走进去。 竹子从戴查韦的话里得到了信心,至少自己走过的路是戴查韦曾经走过的,戴查韦也同样有打电话扫街的过程,况且她拜访客户的速度似乎比戴查韦还要快一些,戴查韦两周拜访五十家,她两周能拜访一百家,看似更有效率。 戴查韦的第三个ASSIGNMENT是让竹子去淄博,竹子花了更多精力和时间,最后仍然不得不垂头丧气回到办公室告诉戴查韦: “淄博市场还是很大,可仍旧没生意。” 竹子以为戴查韦会看不起她,因为在四个月里,她一个客户没谈下,一个灯泡没卖出去,甚至连她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