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户生晖_第三十章 正道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章 正道 (第2/2页)

过一辈子,再说了,他们有个好前程,母亲才会有衣食无忧的晚年生活,就是自已和大姐将来嫁人,也得要有个强势的娘家可做依仗。

    这个时代的家庭观很强,家族代表着一切,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关乎的可不是一两人,她又不是真小孩,事情总是要想得长远些的。

    过年前,二妞就开始筹划这事,虽然她自己对四书五经这类书籍教化出来的酸秀才,很是不屑,可也没得选择,总不能自己编出套教材来吧,且不说能不能为这个时代所容忍,她也没那个能力啊,目前为止繁体字还没认全呢。

    二妞这段时间也想通了,往往是不得志的最后才会自命清高,用酸儒来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相信大郎他们不会如此的,她亦会想方设法把它掐灭在萌芽阶段。

    茂山县城不大,可也有一个官学,还有三个私塾,跟现代社会的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的差别一样,官学的束脩比私塾的低,可坐馆的先生不如私塾里的学问高。

    二妞这段时间,早早的就会去官学和私塾前蹲守,有时下学时辰也去,她是个女孩子,这些地方不让进去,她就守在外边,把些进进出出的学子们,从穿着打扮到言谈举止,用眼睛耳朵了解个通透,还向周边的住家或是店铺,打听了些学里边的情况。

    二妞心里九曲回肠完毕,姜氏也喝下了碗里的最后一口水,她一边接过碗准备送回厨房,一边撂出一句话来。

    “娘,送我大哥去官学读书吧,他现在还小,没几个人会雇他干活的,咱家现在也不差那几个苦力钱。”

    姜氏听后,满是诧然。

    小女儿一个月前就有事没事在她面前絮叨,“男孩子去读书才是正途”“谁家的傻小子读了几天书去做了账房”“自己的哥哥都很聪明”之类的云云,真不知道这丫头怎么想的,这东扯西谈的像是在劝导自己,感觉她这个做娘的很不愿让大郎他们读书识字博个好前程似的,弄得她哭笑不得。

    姜氏教他们识字,是二妞先提出来的,又缠磨了几日才松口应下,所以一直以为她不愿大郎他们走仕途。

    其实是她误解了姜氏,做母亲的怎会不希望自己孩子成才的,以前没想过教他们认字,是她把自己读过书识过字这回事与很多的记忆都刻意的遗忘了,平日里用到时只是出于本能,二妞刻意提起后,就像是在她心里打开了一个闸口,连着几日都云里雾里的,脑子里全是些前尘往事,这在二妞眼里就成了她在推辞,于是有了自己的思量,出于体谅也没去问,最后变成了一个美丽的误会。

    她教了孩子们这些年的字,渐渐就与别家的孩子显出些不同来了,说话都是斯文得很,心里亦是高兴的,如今自己已有些词穷,也没时间教,送去学里最好不过,女儿这些天在忙什么她多多少少亦是知道的。

    只是今天听她这么一说,还是有些惊讶,她一直想着的是把二郎三郎送了去的,大郎过完年已经十二岁了,这还不是按虚岁来算的,问谁都会说现在送去已是过了试读的年岁,她自己完全忘了大郎不是初学者,自己算是给他开过蒙的。

    “你大哥都十二了,现在才开始读书,可也晚了些?不如二郎三郎他们合适。”

    “娘,才是十二岁,哪算晚,再说了,大哥也不是才开始读书的,您不是在家里教好些字了吗,现在给他看本论语都不成问题”,家里一本书也没有,论语能不能认全,她是不知道,说夸张点不是错。

    “有认得那么多字吗?”姜氏将信将疑。

    “我听说去官学读书,是要先通过考试才成的,去试试不就知道了”,其实考试是为了安排有基础的人插班用的,如果未曾开蒙,也有蒙学班。

    “哦,二郎三郎他们呢,不如一块送去。”

    “娘,咱家现在钱不多,得留着些,防备急用不是,让我大哥先去,下学后可以让他把先生教过的再讲给二哥他们听,等到明天再多送一个去。”

    二妞早就想好了,大哥的思想成熟些,性情刚毅,不会轻易被人洗脑,也不容易受八股哲学的腐蚀,上课用的书可以买两套回来,让他依样画葫芦教给三郎他们,自己还能旁听,既长了知识又能密切观察大哥他们的思想动向,防微杜渐,等二郎他们大点,再全送出去读书,这样既不妨碍哥哥们的进取,也减轻了经济上的压力。

    “这样好,等你大哥回来,我就跟他说去”,姜氏是个长子观念很强的人,听女儿这么一分析,乐得接受她的安排。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