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七章 父子(完全版) (第2/2页)
即使会死在这里又怎样?无论如何,我总要试一试的。” ----呵。原来如此……原来这就是你的“打算”,是你“想做的和必须去做的事”……我是不是该为你击玉节赞一声“好”呢?沈青蔷? 忽听外间喧嚣渐起,王善善进得门来,告禀道:“王爷,皇上回来了。” 董天悟闻言起,整肃衣冠,却听见王总管顿了顿,轻声续道:“万岁……似乎心不愉,还请王爷尽力宽怀为是……” 董天悟一怔,随即微微颔首,王善善舒了一口气,躬引着临阳王出了门,恭迎圣驾。 靖裕帝脸上果然满是怒色,直到见了自己的长子跪在阶前,方才缓和下来。温言道:“快起来吧,悟儿。怎么,几不见,便病了?” 董天悟抬头一笑,靖裕帝见他果然面容憔悴,光彩全无,又是心疼又是迁怒,不由得“哼”了一声:“你边伺候的人呢?都死绝了么?朕真是白养了这些废物!” 董天悟道:“父皇,人食五谷,病属寻常,这也实在没有什么,并不怪别人;总之是儿子不谨慎罢了。” 靖裕帝叹一声:“好了好了,朕不追究就是---只是你这样子,叫你母亲见着呢,她该有多伤心 董天悟听父皇说得恳切,忽然中一滞,忙从袖里掏出锦帕,掩在唇边,侧过头去,强自压抑着咳嗽起来。 靖裕帝双眉紧蹙,望着他,却不好再说什么,只有默默摇了摇头。一旁早有精乖的王总管,趁机道:“陛下,将入秋了,外头风凉,还是先请王爷进去吧。” 靖裕帝猛然醒悟,立时道:“是,朕倒疏忽了。悟儿,快进去,叫他们把茶水汤药都备上,朕听你咳,可实在揪心。”却又转吩咐王善善,“去把贵妃娘娘请出来,告诉她,悟儿回来了。” 王善善毕恭毕敬答:“遵旨。”继而小心翼翼回禀,“陛下,贵妃娘娘她……带着五皇子去了昭华宫,这会儿……可还没回转呢……” 董天悟眼见靖裕帝又要发怒,忙道:“父皇,倒也无妨。此事儿子还有些许不明,还请父皇先为儿臣分辨分辨。” 靖裕帝犹自忿忿,狠狠瞪了王善善一眼,只把王总管吓得一缩脖。他又转过头来,对这个儿子报以无比地和颜悦色:“悟儿,跟父皇来,父皇讲给你听。”
太极宫内,依然是一片青白冷光,奇香氤氤氲氲,蒸腾其间,盘桓不散。董天悟往常至此之时,都感觉清冷异常。仿佛置于广寒玉。可这一次,他却恍惚觉得,在那馨气之间。似有股隐隐的脂粉味道,就连那些满死寂、冷硬、面目狰狞的飞龙雕饰。也忽然生动而温起来----而面前地父皇,深邃的眼中更是一派煦暖如。 “……悟儿,朕知道这有些不可置信,有些……玄虚之处,但你娘是真地回来了。回来看我们父子,她不再走了----真地!”靖裕帝一边说着,一边兀自笑起来,“朕可真傻,朕一直以为,你娘她定然恨着朕呢……” 董天悟似颇为踌躇,轻声道:“父皇……儿子自然相信父皇的话,但此事实在是有些……有些……” 靖裕帝哈哈一笑:“朕知道,朕知道地。没关系。一会儿你娘回来,你见了她,自然就明白了。她虽然和以前的样子不大一样。可那眼神,可那看着朕地目光还是那样……不会错的。朕一辈子都忘不了。” 董天悟含笑点头;忽然躬起来。又是一阵咳嗽。 靖裕帝心痛不已,好容易听着董天悟的咳声渐渐平息。才叹一声,却问:“悟儿,朕前次对你说的话,你回去想过没有?” 董天悟道:“父皇,儿子依然还是那句回答,不必再想。儿子从北地到京城来,断不是为了这皇位的。一旦……诸事了结,定要交卸肩上地担子,从此广大天下,去做个漂泊的闲人,了此一生便是。” 靖裕帝道:“悟儿,朕知道你的心,但朕的体……眼见是一不如一了……也就是这几天,总算你母亲回来了,朕在夜里还能有场好睡----可是,毕竟岁月催人,莫可奈何啊!” 靖裕帝一向笃信仙道,最恨人提起“老”、“死”二字,此番却自己开了口,连董天悟都是一阵心惊,忙道:“父皇正当韶华盛岁,何出此言?” 靖裕帝呵呵一笑:“韶华?朕的状况自己心里明白,多少年了,连镜中倒影都不敢自顾----还说什么韶华?不过,好在一心求祷,总算是天可怜见,如今终于得偿所愿了。朕只求和你母亲携手共度这剩下的风烛残年;只想给这个天下,找一个合适的继承之人罢了。” 董天悟的声音更低:“父皇……二弟聪敏过人,朝中文武群臣交口称赞,他其实远比儿臣合适。” 靖裕帝又是一笑:“启儿么?他原是好的,但现在,已不够好了。叫朕好生失望……” ----说着,屏退众人,亲自起,卷起墙上一轴宋徽宗亲绘地。墙中竟嵌有一只小小木架,架上放着四、五只各色木匣。靖裕帝从架上取下一只匣子,交在董天悟手里,说道:“你且开来看看。” 董天悟满心疑惑,依言开了盒盖,但见匣中装着一只翠玉手镯、玉色凝碧,并非凡品;另有纸条若干,字迹各不相同,大多都歪歪扭扭,写着诸如“太子深夜密议”、“建章宫后槐树下有新土”、“建章宫屡有侍卫出入”云云,不一而足---只最后一张字迹工整,却是: “……掘地三尺,得尸一,为**人,臂戴翠环,面目稀烂不可卒辨……” 天悟惊道:“这是……廷报?” 靖裕帝冷笑:“的确是廷报----朕把御卫给了吴良佐,又把诏卫给了你,启儿对朕,果然便疏忽多了。他也不想想,朕好歹是个皇帝,总还要有自己的耳目。平素那些小事倒也罢了,朕可以当作没有看见。话说回来,此次原也不怪他,本是连朕也没有想到地奇迹;可他实在不该自作聪明,反弄出个尸体来攀咬杨妃----这样的儿子,既不够决断,又不够仁义;该冷酷无地时候优柔暗弱,该心存孝悌地时候又行事狠毒----朕若将江山交给他,悟儿,待朕百年之后,你还能安稳度么?这怎能叫朕放心?” 靖裕帝说完,自董天悟手上拿回密匣,放回原位,复用挡住,全无痕迹。踱回来,坐下,用极低极低、却绝对不容质疑的口气说道: “朕已经决定了----废太子。” ----说着又是一笑,笑容缥缈恍惚:“……也算给你母亲,出口当年地恶气吧。”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