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步步惊心 (第2/2页)
,就算去前门听个大鼓书都有专人“陪同”,让他写信劝说江南的老太爷,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更令我娘没想到的是,她对父亲真的日久生情了…… 又过了一年,皇帝终于准许父亲回江宁了,此时的祖父已经百病缠身,而江南三省在祖父的治理下繁华富庶,百姓安居乐业,那劝说其起事的事,我娘越发说不出口了。更重要的是父亲对她的疼爱,还有大哥的可爱……到说底,她也只是一个柔弱温顺渴望温暖的普通女人罢了……” 阿离从地上捡起那封信,掸了掸灰尘:“至于我娘为什么会写一封无字的信,一是因为事关重大,她不敢走漏一点风声;再一个就是,她潜意识里不希望父亲知道这一切……反正长公主将来总会告诉您的,她之所以会写下这些字,只是想临走前能安心一些。 可是我猜,经过了二十年,看着儿子一天天长大,长公主的心意也改变了,她也许只希望大哥能过普通人的小日子,不愿意他再卷入宫廷混乱中去,因此并没有对他提到这些往事。” 阿离一口气说到这里,伸出手去轻轻放在曾雪槐的膝头,诚挚地恳求道:“如果父亲真的不能够原谅我娘,请您不要对大哥心存芥蒂可以吗?毕竟您养育了他二十年,我相信这份亲情是无论如何都割舍不下的……” 曾雪槐瞪着一双干涩肿胀的眼睛,低头望着女儿,努力挤出一丝笑。 “皇帝千里迢迢来寻访你大哥,足见对他的重视。我能看出来,皇帝很欣赏他,很喜爱他,你大哥以后定会前程似锦,我这个糟老头子却只能是他的绊脚石罢了……”
说到这里,曾雪槐的脸色突然变得凝重起来。他抬眼望着阿离,有些惊惶地说道:“刚才娴娘说,皇帝已经册立太子好几个月了?你大哥是在给太子作侍读?” “是啊……”阿离也反应了过来,疑惑地说道:“父亲不是说皇帝对大哥很欣赏很喜爱么?为什么册立的不是大哥呢?以前迟迟不册立那唯一的皇三子,怎么这时候又突然立了呢?” 曾雪槐的眉头紧紧拧在了一起,和孩子的安危荣辱相比,自己的那些伤心悲愤已经不足挂齿了。阿离说的没错,不管品南是谁生的,自己养育了他二十年,他就是自己的儿子,永远都是! “皇帝当然不可能立你大哥为太子了!皇三子虽然不是皇后所出,但他生母至少也是朝中重臣之女。可你大哥的生母是谁?能公之于众么?皇帝最多会说他是当年某个宫人所生,现在好不容易才找了回来。这样的身份如何能继承大统?立储之事岂有那么简单,除了自身的才学,还有母家的势力,方方面面的衡量。若是立了你大哥,只怕会朝野上下一片哗然,皇帝岂会这样草率。” 他凝神沉思了片刻,又缓缓道:“所以皇帝在见过了你大哥后,立刻立皇三子为太子,一方面是对太子的一种安抚,另一方面是提醒你大哥:他可以作一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能臣去辅佐他的皇兄,却不得僭越。” “可是……就算我大哥对此没有异议,那位太子爷肯放过他么?”阿离惴惴地问。 “所以皇帝不许他参加会试,也算是一片苦心……毕竟中过案首的人,万一进京赴试又蟾宫折桂,还是这样的身份,只怕会引起太子的嫉恨,对你大哥不利。” “那这样大哥就安全了吧?如果是这样,大哥弄个王爷当当也不错。当皇帝多累啊,有什么好争的,就让给他好了。”阿离抿唇一笑,神态轻松起来。 曾雪槐却无论如何都笑不出来。 小女孩子家把朝野中的事想得太简单了。只是你不想当皇帝就完了么? 皇帝希望的是兄友弟恭,品南能兢兢业业地辅佐太子,将来兄弟同心,合力治理天下。可太子会作同样的想法么?卧榻之旁有他人鼾睡,只怕会不大舒服吧? 想起当年进京面圣的时候,曾见过皇三子,他那深郁的性情象极了他父皇,曾雪槐的心无端一紧。 “你去把娴娘找来,我要详细问问京里和宫中的情形,说不定你八妹以后还能帮到他。”曾雪槐沉声道。 “父亲不会是要把大哥的身世告诉八妹听吧?”阿离吃了一惊。 “自然要告诉的,告诉了才好让她说得更详尽些。”曾雪槐顿了顿,疲惫地摇了摇头,道:“此时还要脸面何用?就算我不说,皇帝也总会下诏的,大家迟早要知道,还不如早些知道了好作些万全之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