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六章 路上 (第1/2页)
亲们国庆节快乐~~~~~ 国庆节要记得收藏推荐啊~~~~~ 等马车驶得远了,莫望和李家大妞慢慢收情绪,变得平静了。 等到车厢里静了的时候,张牙婆缓缓地睁开眼睛,看了两人一眼道:“怎么样?可还好?” 两个人均点点头,用手擦掉脸上的泪痕。 “那以后就要听话,以后可不准像今儿这样了,在别人家,最重要的是要学会隐藏自己的情绪。”张牙婆冷冷的说道。 莫望愕然,现在就开始说教了?这么快? 可是两个还是很受教的样子。莫望觉得张牙婆说的对,在以后,要学着练一张面具,若是把自己的真面目呈现给了别人,到时候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张牙婆瞥见了莫望手里的包裹:“那是什么?” 莫望急忙把包裹展开:“是一些吃食,张婆婆,您尝尝。” 张牙婆也不客气,拈了一颗放进嘴里,嚼了嚼,觉得味道还可以,但到底是小地方的东西,不怎么精致。 莫望又递给李家大妞,李家大妞扭扭捏捏,硬是不敢拿,因为她从小就被教育再饿也不能吃别人的东西,那是很丢脸的事。最后莫望还是抓了一小把放进她手里。 “刚刚那些人是你什么人?”这话显然是问莫望的,张牙婆刚刚看到陈家人了。 莫望低着头道:“是隔壁的婶子和她家人,她家的女儿是我的好姐妹。”古人不说朋友,朋友是读书人之间相交的雅称,女孩子关系好的称姐妹,男孩子关系好的称兄道弟。 张牙婆道:“难得遇上的有情之人,你好运气!” “谢婆婆夸奖。”莫望展开一丝笑颜,有人夸陈家人她还是很高兴的,到现在为止,陈家人是她心里唯一的一方净土。 张牙婆也笑眯眯道:“实心眼的丫头,老婆子我眼光不错,你是个知恩图报的。” 莫望心头一跳,不知道张牙婆在打什么主意,会不会已经想好把自己卖到哪里去了?若是自己反抗,她就说对自己有恩?可是抬眼看张牙婆,她脸上没有一丝异样,仍旧笑眯眯的,好像那句话只是随口一说。 正在莫望想着怎么接那句话的时候,张牙婆的注意力又转移了,“那是个什么?” 瞧见张牙婆正看着自己手里的荷包,莫望捏了捏荷包,“这是一个荷包,我的姐妹送给我做念想的。” “给我瞧瞧!”张牙婆便显出了极大的兴趣。 莫望把荷包递了过去,张牙婆仔细地翻看了一下道:“瞧那女娃年纪不大,绣功却是了得,比许多大一些的女娃还好上一些。” 莫望真诚道:“我也这么觉得,陈婶子手艺很好,梅子有她的指点,自然也不差。”莫望一点都不担心张牙婆会打梅子的主意,陈家没可能卖女儿的。 张牙婆把荷包还给莫望,随口问道:“你可会这手艺?” 莫望心里掂量了一会,才道:“一知半解,恐怕不及梅子的一半儿!” 莫望没有梅子的天赋,也没有梅子那么好的条件学,所以能学个梅子的五成都觉得很厉害了。 张牙婆听了心里有几分欢喜,难得遇上一个有点绣活儿功底的,卖儿卖女的穷人家哪有什么时间学绣活儿?都是干粗活把一双手弄得满是茧子,比人家宅子里的小厮手还粗,所以这样的女娃自然只能去当粗使丫头了,越当越难往上爬。遇上莫望这样子有点手艺的,实在是有点运气。别人家买的绣活好的,不是犯了错的,就是小妾,实在抬不起价。 不觉又放柔了语气,张牙婆又问道:“你这绣活儿是你娘教的?” 莫望摇摇头:“是陈婶子教的,她教梅子的时候也顺便指点一下我。” 果然不出所料,张牙婆想,有能够教出那荷包手艺的师傅,莫望再差也差不到哪儿去吧?自家的儿媳绣活儿也不是顶尖的,若是能让那些串门的媳妇子们指点一下,莫望的手艺还是有的提高的。张牙婆盘算着,嘴角不由得露出笑容。 莫望看到张牙婆嘴角的笑容,觉得有些奇怪,不知道自己回答得哪里好笑。 张牙婆压抑住心里的欢喜,又转头问李家大妞:“你可会绣活儿?”心里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